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 ,是监狱事业发展的保证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警队伍 ,监狱工作就无从谈起。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是目前监狱工作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2.
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掌握着罪犯教育改造权,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监狱工作的成效。监狱如果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就无法完成自身使命。监狱机关必须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警、能力强警、素质育警、机制管警,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警察队伍。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监狱人民警察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守护者和捍卫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重点解决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加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在整个公务员队伍中,还是在人民警察群体中,监狱人民警察都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身份边缘化"会带来监狱警察情绪低落、思想保守、工作绩效不高、职业倦怠、心理疾病等负能量问题,导致监狱人民警察自身素质提升慢,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内生动力不足等不良后果,最终不利于罪犯矫正质量的提升。缓解、消除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边缘化"现象已经成为消除监狱发展障碍、提升监狱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5.
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主、客观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模糊,甚至存在认同危机.应当从多视角,科学、全面看待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问题.同时,从持续推进监狱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以及持续推进监狱警察职业现代化等方面塑造监狱警察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监狱行刑的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因此,塑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通的监狱警察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国家刑罚的执行者,也是社会上一种职业,自有其特定的职业要求。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角色规范、社会地位进行分析,对于国家建设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促其职业专门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位分类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位分类必须要从监狱工作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力求方法简便易行。在职位分类中要遵循系统、动态和对应等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进行职位调查,搜集与职位相关的背景信息,选择工作标杆,收集职位信息,对职位分类信息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9.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一般社会群体.找出并分析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职业压力源,对有效地维护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提升监狱警察队伍的执法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抓好监狱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认真总结监狱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新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把监狱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开创监狱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