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潘岳 《理论前沿》2004,(13):12-13
一、什么是公众参与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政府追求的是公共事务的综合发展成果,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公众?当然是政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也由过去热衷于抓经济管企业,逐渐向以主要抓公共事务管理过渡。公共事务,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它提倡在多元社会背景下,通过公民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公众参与环境立法从实际上来说就是通过协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协商民主理念。本文试图从协商民主的角度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并提出在协商民主视域下如何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方面政府在强调公众的参与时是群众路线的延续,依然是一种动员式的参与;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的主要平台—民间组织在法律上没有获得独立地位,依然是政府工作的协助性团体,没有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现有法律依据谈起,介绍了国际上主要国家通行做法。从而说明在我国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该制度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公众自身合法权益,弥补国家环境保护的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的阐述,分析了我国环保法有关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完善环保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论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原则又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环境法的精髓和灵魂,其作为构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准则之一,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必要性。我国以往的环境保护立法,对公众参与虽有一些规定,但与实现环境法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公众参与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1.通过立法确认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环境权内容具体化;2.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机制作出明确规定;3.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4.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团体开展环境保护活动;5.建立环境陪审员和环境案例听证会制度。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指公众有权平等地参与环境立法、决策、执法、司法等与其环境权益相关的一切活动。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仅仅作为一项原则已不能适应当代环境保护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应努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暴露,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损害各方环境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在于环境保护立法公众参与程度低,若要摆脱此困境,必须树立环境立法的民主与法治观念,拓宽环境立法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协商形式,现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在实践中显露出协商文化薄弱、协商动机私利、协商主体低能、协商代表片面、协商制度粗放等问题。人民政协作为实行协商民主的专职机构,具有制度、组织、智力、功能和文化等优势,能够为基层协商民主提供支持、引导与借鉴。本文着力探索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路径,并提出增强参与有效性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环境问题成为当下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所以,公众有责任也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在环境法中,加入公众参与的制度,充分赋予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将大大有助于环境法的实践操作。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环境法中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研究公众参与制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研究了国外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一些措施,以求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参政党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参政党应正确认识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必要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创新精神引领新时期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开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已成为多数国家的司法惯例.根据我国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检察机关介入案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建议从理论上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形式和范围进行严格限制,正确处理检察权、审判权和行政权之间平衡与制约的关系,针对公益诉讼案件的不同性质,动态调整检察权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中,决策失误或不科学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决策应当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吸收广大民众参与,尤其是与其有特定利害关系的社会群体参与,全面听取各有关利益群体及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以便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立法对公诉案件被害人在庭审中权利保护的缺陷,使公诉案件被害人参与法庭审判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公诉案件被害人参与庭审的作用。所以应在立法中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在庭审中的量刑建议权;采取相应措施使公诉案件被害人在庭审中免受第二次伤害;承认其与公诉人辩论的权利以及完善公诉案件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我国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等。 我国参政党作为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政行为必然具有公共属性。本文主要从参 政党的参政宗旨、参政方式、参政产品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参政行为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而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则离不开立法活动的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公众参与立法,而公众参与立法在加强民主立法、促进良法之治、提升公民意识、协调利益关系以及监督国家权力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条件关系"是对应着"因果关系"而提出来的。行为与某种损害结果构成"条件关系"需要具备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客观上行为人没有实际预见,主观上行为人没有掌控某种损害结果的意志自由。"条件关系"的构成条件反面地说明着"因果关系"的构成条件,故"条件关系"的引入是对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一种深化。"条件关系"能够"阻却"结果犯或结果加重犯的成立,即"阻却"刑事责任的形成或升级,从而成为刑事责任的一种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状况,学界、政府、企业与公民必须重新审视政府主导型的海洋管理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公众参与海洋保护的态度,为其提供参与的途径和程序,如果没有程序性的法律规定,那么实体权利义务规定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陆源污染防治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陆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机制畅通,调动企业防治陆源污染的积极性,加强对公众海洋环保意识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