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蒋胜伟 《行政论坛》2006,(2):69-69,72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避免陷入以下误区:“人事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家族管理”还是“职业经理人管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薪水留人”还是“事业、感情留人”?人是“成本”还是“资源”?  相似文献   

2.
食堂班长殷桂荣看着餐桌上原封未动的饭菜,奇怪地扭头向后屋嚷道:“谁还没吃饭哪?”“黄宝荣。”“怎么回事?”“她哭了。”“为什么?”“不知道。”殷桂荣不再问了,对黄宝荣她还是了解的,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她今天为什么哭呢?这确是个谜。殷桂荣想来想去,还是先找黄宝荣比较知心的赵素芬谈谈,也许她能知道些情况。于是殷桂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之一:改良还是革命?改良能不能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分别渊源于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改良派。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潮,这在社会民主党内也是公认的,如奥地利社会党的领袖克赖斯基说,“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革命势力,而是一场高标准的改良运动”。他强调德国社会党人弗里茨。塔尔诺在1931年莱比锡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4.
闵戈 《瞭望》1984,(11)
孙中山在六十年前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在政治上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救党(国民党)救国的根本大计?在提法上,究竟是“联共”,还是“容共”——“溶共”?民革中央宣传部提供的这篇文章,以确凿的史实为根据,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谁在推动人才市场向前走?人才市场也有“反推动力”?人才“待价而沽”,是进步还是退步?人才“不停地流动”,又该如何评价?面对人才流动潮,国有企事业单位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唐敏 《瞭望》2001,(42)
翻开各类报刊,这样“节”、那样“会”的广告目不暇接,看着热情的邀请和如此众多的名目,禁不住有些担心,“文化搭台”真正实现了“经贸唱戏”的有多少?商家、企业对如此的活动还有多少积极性?而“搭台的”一方到底是出于政府行为还是市场运作? 挟“北通宛洛,西带秦川,南遮湖广,东瞰吴越”交通优势的襄樊,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令正在打造成商家力争之地。2001年中国湖北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暨中国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经贸洽谈会的举行即意在于此。尽管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但在名目众多的节会中是流于俗套,还是独树一帜,招来“金凤凰”,达到预期的目标?还  相似文献   

7.
以讲演闻名全国的青年教育家李燕杰、曲啸在深圳讲演受阻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社会振荡,成为教育家们和青年人的热门话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是好事还是坏事?是青年自身困惑了还是教育家困惑了?如何评价当代青年?等等。“风波”为何发生在蛇口  相似文献   

8.
青春演绎     
青春是什么?是优美的抒情诗?还是浪漫的交响曲?是香醇可口的琼浆玉液?还是扑朔迷离的斯芬克斯之谜…… 宇宙无垠,生命有限,上苍公平地给每个人一次生命,没有来生转世,更没有轮回。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青春这“良辰美景”,如半夜昙花,似海市蜃楼或闪现的灵感,稍纵即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东坡因此吟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惋唱。生命短暂,才令人们只争朝夕;青春瞬逝,不更应珍惜分秒?发现电光的“科学之父”富兰克林劝诫我们:  相似文献   

9.
企业怎样才算“活”?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关注而又困惑的一个问题。是靠倒腾、靠投机取巧来赢得效益,还是不断以高质量、新品种去开拓市场赢得效益?对此,武钢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老头子”娶回了“洋媳妇”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27)
经济学家和科技界人士共同探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发生争论,表面上看是两个界别产生分歧,实际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即我国的科技国情究竟是什么?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定位又是什么?以及国家目标的定位由谁来体现?谁来实施?主体是谁?  相似文献   

11.
一位支部书记当了党委副书记后,还是和过去一样与工人交朋友,吃过晚饭还是赤着膊打兰球,星期天骑着自行车与一帮子青工去郊游,被工人们称为“合得来”书记。不料,某位上级领导却对他严肃地指出,当了领导了,不能象过去那样随便,要注意影响。一番劝导,令听者愕然。毫无疑问,当“官”之后,当然有个影响问题。你的一言一行,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但是,用什么“影响”群众呢?“官气”还是“民气”?这不单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水平问题。当年,刘少奇和时传祥,虽然一个位尊国家主席,一个是普通清洁工人,但彼此却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同治到底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光绪究竟是恶疾而死还是慈禧所害?这些“清宫疑案”,长时间以来众说纷纭。同治帝6岁登基,一直是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同治12年皇帝才亲政,13年12月就“驾崩”,终年仅19岁。有一种说法:同治帝是在韩家潭妓院染上了梅毒,当时还没有治梅毒的特效药,宫廷太医们为了掩盖这不光彩的事实,将同治说成是“出  相似文献   

13.
混沌理论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似乎正显现于中国经济。只 不过“蝴蝶翅膀扇动”换成了物价上涨:这意味着什么?宏观经 济是走向良好还是过热?一场争论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4.
是坏事,还是好事?骆遥:在上海,听到一些朋友在谈论城市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人才“流走”,流向民间、农村、乡镇企业。有人为此忧心忡忡,说是民办企业、乡镇企业“冲击”了国家。这个冲击波的浪圈正在扩大,你说是坏事还是好事?吴昂:是大好事。回想十年动乱时,以崇高名义、革命言词,动员甚至驱赶知识分子下乡,他  相似文献   

15.
不是小品     
某镇曾辉煌过好一阵子,可如今“老辉煌”遇到了新问题:资金短缺。为了引资,需要开会。开什么会?自然不能叫“引资会”。那样,岂不是“此地无银”吗?叫“新闻发布会”?又听说上边不许。对“老辉煌”来讲,变“不许”为“许”,是办得到的。可是,要办,手续太繁,何如改个会议名称,叫“城镇发展战略研讨会”!记者还不照样到吗?实质是一样的。“城镇发展战略研讨会”的方案定了以后,接下来最要紧的是:请人。没一定身份的人到场,会议的档次就要受到影响,连登报都要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16.
何谓多层次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九条”意见中,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这是一个很到位的提法,清除了过去许多误导性概念。多年来,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的认识一直模糊, “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之类的提法,让人搞不明白到底说的是板块还是市场。 纳斯达克国际公司总裁约翰·沃尔来华访问,有记者问:“你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吗”?他回答道:“我不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在我们这里交易买卖,为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二板市场呢?无论是按股票交易量算还是  相似文献   

17.
调查·证据     
看完以反腐败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算来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总不能忘却剧中章台市两个头面人物的一段对话——当黄江北问到为什么不调查田副省长的腐败罪行时,林书记说:“没有证据,怎么调查?”黄江北立即反问:“不调查,哪来证据?” 好一个“怎么调查?”!好一个“哪来证据?”!究竟是证据在先还是调查在先,这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讨论一样,一时说不清。证据是用来证明事物的凭据;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在反腐败斗争中,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证据来惩治罪犯。由此可  相似文献   

18.
乱译一例     
一部翻译作品译出了这样一句:“他大学毕业后在彭塔冈工作了五年。”看到“彭塔冈”这个词儿,谁都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一个州?一个城?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可如果一旦弄明白这里的“彭塔冈”,原来是“五角大楼”或“美国国防部”(Pentagon)之误译,恐怕就会连呼“上当”了。 此例并非本文杜撰。译文质量不高已成困扰翻译界、出版界乃至读书界的一大顽症。 近日读到法国外交事务专家艾里克·洛朗的专著《从信息革命到情报战争》的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一些厂长、书记们在争论,一些工人群众在议论,一些工厂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和上级党委也在评论:是“中心”大,还是“核心”大?是厂长大,还是书记大? 怎样对待这一矛盾?华丁同志在《了望》周刊1989年第48期和1991年第6期上,两次发表文章,谈“要‘哥俩好’”:厂长和书记要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形成一股向心力,企业就一定能管好,出质量、出效率、出效益。 我赞赏华丁同志的厂长和书记要“哥俩好”的观点。但又觉得光“哥俩好”还不够。因为今天好,明天可能又不好;在  相似文献   

20.
高海深 《理论导刊》2005,1(2):34-35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这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观点,已被学界大多数同志认可。然而,人的需要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多样的,还是单一的?是社会的,还是纯自然的?是历史的,还是永恒的?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能否科学地理解人的需要的不同特性,直接关系到能否深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