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全美开始在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开展法律教育,教育他(她)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法律教育的实践经验表明,法律教育对预防少年犯罪、虐待问题和其它问题行为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与许多社会性项目一样,虽然目前法律教育项目鲜有严密的评估,但仍有大量证据表明,法律教育所强调的原则直接作用于许多调研提出的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这篇文章在为法律教育项目未来的发展和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勾画了法律教育对预防少年犯罪的前景,展望了由美国司法部青少年司法办公室赞助实施的法律教育合作项目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少年亚犯罪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进入犯罪状态之前,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潜伏期,即亚犯罪现象。作者认为从亚犯罪状态进入犯罪状态在时机和形式上具有偶然性和多元性,而在趋势或本质上则具一定必然性和一元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我国当代少年亚犯罪现象的特点和动因。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现有的刑罚制度和非刑罚处置措施,已经很难适应对罪错少年的教育、矫治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我国现行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内涵考量和实践价值,发现少年处置体系的缺失与运行偏差,将保护处分引入我国少年法律体系之中。引入保护处分,必须立足于我国法律文化传统和国情,克服现行保护性处分措施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借鉴国外少年刑事司法领域的先进理念,弱化基于报应论的刑罚观,而采取教育刑的观念,重视对罪错少年的特殊预防,由关注罪行向关注犯罪人转变,通过扬弃、改造我国现有保护性处分措施,增设新的保护处分措施,建立一个以追求对少年犯罪人格的改造为中心和针对少年罪错的规律、区分不同主体情况的多层次、多功能的保护处分制度体系,并最终将保护处分制度纳入我国少年刑事法律体系,以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少年司法领域应当率先确立保安处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安处分是指为了防止社会不受侵害而对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与可能被用于犯罪的物进行的安全化处置,包括对有可能危害社会的人进行矫治、医疗、感化等处置的特殊预防方法,相比较刑罚而言,其更体现行刑的民主化、社会化、轻缓化。法治国家要求法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权保障,从而我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少年犯罪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少年犯罪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少年犯罪与少数民族以及贫穷的关系是一种分析少年犯罪的角度。本文分析了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少年犯罪的状况及趋势,并就少数民族青少年、贫穷与犯罪的关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普通刑罚体系存在重刑化倾向,与刑罚发展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背离刑罚向轻缓发展的世界性历史趋势;刑罚幅度太大,使实际工作很难实现执法的统一。当然,刑罚体系可以通过修改与补充不断予以完善。笔者主张对主观恶性不深的犯罪和少年犯罪适当适用有期徒刑刑种、不要适用无期徒刑。对未成年犯罪应从总体上考虑确定一个较为缓和的轻刑罚体系,即消除或者减少适用重刑种,增加或者扩大适用轻刑种及刑罚的替代措施、非刑罚方法。对刑种数量的增减和刑罚执行方法内容的进行修改。对少年犯罪刑罚体系完善,笔者有如下七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犯罪少年矫正方法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亚太地区对犯罪少年矫正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点。我国可借鉴亚太地区国家在这方面工作的一些长处,加强社区帮教力量,责令非监禁的少年犯到工读学校完成学业,扩大暂缓判决的适用范围,采用“社会服务令”制度,试行非刑法处罚方案,设置缓刑官。  相似文献   

9.
日本少年犯罪的现状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少年犯罪现状以及预防对策是众多中国学者关心的领域;本文就2003年度的日本少年犯罪、近几年少年犯罪的变化特征以及代表性形式作了详细的论述;对其原因以及前兆作了独特的探讨;另外说明了少年犯罪前在家庭、学校、社区的“暗示”性表现,最后提出地区性的少年犯罪预防对策和21世纪日本整个国家应然的预防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英国少年犯罪之父母责任形式主要有亲职令、赔偿令、具保令、支付罚金或费用令以及出席令等。从正义角度看,亲职令和出席令是合理的责任方式;赔偿令大体合理,但不能完全实现被害人恢复正义;具保令和要求支付罚金或费用,不符合正义价值。从功利角度看,具保令和要求支付罚金或费用等均不能达到威慑父母、预防少年犯罪之立法目标。我国少年犯罪之父母责任种类包括管教令、民事赔偿令、出席令、自愿垫付罚金和代为和解等。我国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借鉴英国立法例,结合相关少年犯罪理论,在保留民事赔偿令、代为和解等责任形式规定的基础上,删除自愿垫付罚金条款,修改教管令内容,将亲职教育培训添加进教管令,硬性规定出席令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少年父母责任制度,并促进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德国少年犯罪及其对策-表现形式与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赵琛所著《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1939年),是我国第一部少年犯罪研究专著。该书的产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犯罪学受到重视,法律院校开设犯罪学、少年犯罪学课程,国际社会对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视及国民党政府内忧外患等历史背景密切有关。该书对于推动中国犯罪学、刑法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所提出的"少年犯罪综合治理思想"等,也都均具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16岁的高中学生舒某,因犯抢劫罪被起诉到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少年合议庭的法官们倾爱心挽救,使舒某重返校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怎样?少年法庭运作情况又如何?美国少年司法制度及青少年犯罪预防办公室(OJJDP)2000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反映如下:一、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1、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截止至199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凶杀案的案发率处在1987以来的最低点,比1993年高峰时的案发率下降了52%。1994年至1998年间,15至17岁青少年犯谋杀、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32%,14岁或以下年龄段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27%。2、少年严重的暴力犯罪者所占比例不等。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美国的青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年保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司法制度不到20年的实践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释放制度。但是,客观上说,我国还远未形成完备的少年保释制度。总体而言,未成年人在羁押状态中等候审判还是一种“一般规则”,而不是例外。我国少年保释制度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少年司法保释,是指被羁押等待侦查或审判的少年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属于典型的审前释放机制,类似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英国在世界上首创了少年司法保释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贯彻运用。在英国,保释的适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审前羁押只是一种例外,从理论上说,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适用保释,反映出了英国崇尚自由的传统。本文拟对英国保释制度构建的立法理念、法律性质、保释条件、保释程序诸方面进行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少年拘留制度建立的一百余年来,实际运行偏离了设计的目标。拘留被滥用、使拘留中心严重超员,从而对拘留者的权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改革就是通过设定客观标准、发展替代项目来实现降低少年拘留率并改善监禁条件。作为权利回归之路的改革的阻力也不小,涉及因素比较复杂,因而短期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9.
20.
在日本《少年法》当中,“虞犯少年”概念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倾向所作的立法定位。由于虞犯少年是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因而它又属于日本的少年司法事务。虞犯少年的矫正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处分的过程,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早期干预教育。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规定了少年不良行为,但并未设置虞犯概念,有必要借鉴日本《少年法》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