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要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有的同志担心: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否会与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产生矛盾。他们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就不宜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利于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坚持按劳分配制度与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二者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许刚 《前线》1959,(17)
这一讲想讲四个问题:一、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三、农村人民公社如何贯徹按劳分配的原则;四、既要贯徹按劳分配原则,又要加强共产主义教育。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礼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和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对立的,和共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的就教育中应该提倡什么道德?一种意见认为, 还是坚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宜,不能以为现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要求过高。主要理由是:(1)共产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因此,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不能只有一个标准,而应当形成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是积极向上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在道德建设方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更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做遵守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  相似文献   

5.
夏宏俊 《唯实》2000,(7):68-69
共产主义思想指的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概括地讲.共产主义思想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具体地讲.正如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 共产主义思想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应居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劳动,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于自已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在人们之间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和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忽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倾向。这是不对的。其中原因之一是:有些人看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与劳动人民利益、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之间的联系,有的人甚至将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究竟是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究竟是废除还是完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这首先取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性究竟如何。试想,如果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相互间仍然计较利益得失,那么,按需分配就必定会剥夺需要少而贡献大者按照公正原则应该多得的权利,因而是不公正的。这样一来,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了。反之,如果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相互间不计较利益得失,那么,按需分配就无所谓公正不公正,而是超越公正的仁爱原则了。这样一来,共产主义社会就可能实行按需分配了。  相似文献   

9.
《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第三节思考题解答张大军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获得,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反复阐述的一个基本思想。由于在这个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还...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光辉思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论及未来新社会的分配制度时,着重阐述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就是后来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确立。 首先,马克恩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他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1.
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执行现行政策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执行现行政策,是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当前我们提倡的劳动致富与实现共产主义是相矛盾的,因而对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产生了怀疑。这是很不对的。只要我们历史地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就会看到,现在我们提倡的劳动致富不仅与共产主义没有矛  相似文献   

13.
党章要求共产党员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请问:就目前开展的“整脏治乱”工作中,共产党员怎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  相似文献   

14.
用什么方法进行分配,才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郊区人民公社普通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广大社员对于实行“吃饭不要钱”和按时领工资表示热烈的欢迎。虽然分配给社员的供给部分,已经开始带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萌芽,但是,按劳分配的工资部分,在长时  相似文献   

15.
春福 《前线》1982,(12)
有些同志对在现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表示怀疑和动摇,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还没有实现”,“现阶段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呢”?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道德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其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认识,原因之一,是对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因此,正确理解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了解它的科学含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任务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决议》指出了初级阶段的一些重要特征:实行按劳分配,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商品经济和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发达  相似文献   

17.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集中表达。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讨论了两种前后相继的平等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按劳分配的平等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平等,宣示了平等具有高低不同的位阶,即平等不是共时态静止不变的,而是历时态不断演进的。通过批评按劳分配平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阐明了他对平等的根本信念,认为平等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并最终消灭阶级;平等必须超越自我所有原则并反对天赋的应得;等等。马克思相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所能拥有的平等将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好,最终达到人类平等的理想范型和完满状态,即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18.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是革命者最可宝贵的品德。有人说,“讲精神,讲境界,就是提倡当‘苦行僧’。”我们说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忘我奋斗。共产主义理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消费品分配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思想,首见于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在这之前,马克思还没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因而也不可能提出与两个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不同的分配原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指导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