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部尚书是掌管礼仪的最高行政官员,地位尊崇,其职权在明代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明代礼部尚书群体的地域分布十分广泛,这为实现各地区人才的优势互补,以便提高统治高层的决策效率和质量,增加民众对明朝政府的向心力,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明代礼部尚书群体在各省、直行政单位间的分布极不平衡,相对集中于南北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科举实力雄厚的南方各省;礼部尚书群体在明代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分布特征,从动态上看,礼部尚书群体展现出虽然在地域分布上不断扩大,却愈发向南卷地区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祚远:晚明吏部尚书王祚远(生卒年月不详),字无近,明朝贵州普安卫(今盘县)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四十一年(1613)进士。曾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官祭酒、礼部右侍郎,后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主管  相似文献   

3.
提案一:野蚕结茧,建议开庆祝会。明永乐初,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皇帝: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结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明成祖一句话就把礼部官员打发了,他说:“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此外,还有官员曾提出,因出现阴云遮住日食,山谷中传来“万岁”声。天上见到寿星的现象要求庆贺,均被否定。  相似文献   

4.
子弘 《正气》2000,(12)
明朝嘉靖中期,有一个大奸臣严嵩,盘踞要津,秉政 20余年,害得明朝元气损削殆尽,几乎亡国,故《明史》将之列入《奸臣传》。   弘治十八年,严嵩举进士,明世宗嘉靖年间任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严嵩一生受嘉靖皇帝宠信,权倾内外,可是在晚年时,由于过于跋扈,引起群臣怨愤,终于连皇帝也对他不满了。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他被皇帝致休 (强迫退休 ),他的儿子严世蕃也被捕入狱,不久又被抄家。尽管严嵩已将部分财产转移,抄家时仍抄出黄金 3万两,白银 200万两,土地、房产难计其数。仅北京附近即有庄田 150余所,南京、扬州有…  相似文献   

5.
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为文纵横恣肆,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迈,以诗入词,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工书善画,在书法史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相似文献   

6.
正《尚书》原名《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也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尚书》要旨主要有两点:一是明仁君治民之道;二是明贤臣事君之道。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现实生活提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21):79-79
汤斌,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年又号潜庵,祖籍河南睢县,曾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他体恤百姓、兴利除害、清廉自守,被乾隆追谥为“文正”。  相似文献   

8.
《江淮》2012,(2):55
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据说有一次,明孝宗朱祜樘忽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龙生九子都是何名目?李东阳仓促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和同僚们一起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清单上龙的九子是:囚牛:性喜音乐,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  相似文献   

9.
黎淳是岳阳华容县人。他是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的湘籍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明代湘籍名人如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李东阳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先生清德重望,诚可谓一代伟人矣!”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封建王朝行将败落之际一任何人邮回天无术,难挽狂澜,然而,在这种昏暗的王朝中也不乏忠臣良吏,晚明时期福清籍的叶向高和林汝荷,就是这样的两位贤臣。因此本文特将其人其事录之于次,以为从政者之镜鉴。一在封建土大夫中,忠介诚信者往往谋略不足,富于谋略者又多流于圆滑世故,能够兼备此_二种品格的为数不多,而晚明重臣叶向高,却正是这一类良臣贤相之皎皎者。叶向高,字进卿,吕台山,福建福清人。明方历十一年门583年)中进士,历任编修、因子监和仆、呈长子(常洛)诗班、南京礼部右传郎、交部左传郎,累官升为礼部尚书…  相似文献   

11.
元朝的曹鉴,为人以清介见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为官30年,曾任礼部尚书.在湖广省任员外郎时,曾发生一件事:一天,老朋友顾渊白托人给他带来一个包,还附有书信,大意是说,听说老友患有失眠,心慌疾症,特捎上一点本地出产的朱砂,请老友不妨试用.曹鉴为顾渊白的友情感动,压根儿没想他会有别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元朝的曹鉴,为人以清介见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为官30年,曾任礼部尚书.在湖广省任员外郎时,曾发生一件事:一天,老朋友顾渊白托人给他带来一个包,还附有书信,大意是说,听说老友患有失眠,心慌疾症,特捎上一点本地出产的朱砂,请老友不妨试用.曹鉴为顾渊白的友情感动,压根儿没想他会有别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可谓大名鼎鼎。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下子捧红了清代的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他的故居——阅微草堂(即珠市口西大街241号)跟着沾光也"火"了,游人如织。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可谓大名鼎鼎。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下子捧红了清代的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他的故居——阅微草堂(即珠市口西大街241号)跟着沾光也“火”了,游人如织。  相似文献   

15.
徐阶的奏折     
王春永 《廉政瞭望》2012,(24):55-55
明嘉靖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后来失去宠信被投入狱中。御史邹应龙和林润等人历数其罪状,把严氏父子陷害杨继盛、沈炼二位忠臣的事情大肆常渲染。他们把奏折给首辅徐阶看,徐阶看过奏折后问众人:“你们是想救严世蕃呢,还是想杀他?”  相似文献   

16.
<正>1张伯行(1651—1725),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康熙曾称誉其为"天下第一清官"。2康熙四十二年,张伯行任山东济宁道,正好碰上灾情严重,粮食歉收,他马上派人回老家河南把家里存粮装船运往灾区,又赶紧制棉衣,以救百姓饥寒。3不久,康熙诏命赈济,张伯行亲自到汶上、阳谷两县,开仓放粮两万多石。康熙南巡时,特意赐匾"布泽安流"奖励。  相似文献   

17.
正张伯行(1651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二十余年,刚正清廉,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张伯行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按照当时的官场潜规则,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白银四千两),可这数目等同  相似文献   

18.
西汉汉武帝时代,有个叫儿宽、又称倪宽的人。班固所作《汉书》,有他的传,说他是千乘县(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人。精通欧阳尚书学儿宽小时候勤奋好学,又很聪敏,所以学识日渐增长。后来专门研究《尚书》,并拜欧阳生为师。由于儿宽在研读《尚书》方面有一定造诣,被西汉的郡国选拔为博士。儿宽担任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6日,《凤凰周刊》报道让小说《大清相国》卖脱销。这篇报道中提到,2007年年底,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即将上调中央,告别之时,他推荐了两本书,其中之一便是在当年出版的历史长篇小说《大清相国》。该书以清代中枢名臣陈廷敬为主角,写他为官50余年的生涯,展示了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和官场。53年中,他历任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  相似文献   

20.
嘉靖万历间闽中戍边抗倭诗人略论陈庆元明嘉靖中年以后,明王朝北边面临着鞑靼俺答部的威胁,东南沿海受到倭寇的骚扰,加上严嵩用事,财政匮乏,国家呈现动荡不安的局面。嘉靖、万历间,福建出了几位戍边抗倭诗人,主要有:张经、俞大猷和陈第,而以陈第为代表。先说张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