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叶兰 《求索》2008,(8):140-14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法治是必由之路。而农业生态环境的立法现状及其法制保障的不足却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要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法之治,从立法的角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改良,首先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是所有立法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完善立法技术;再次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最后还要增强立法的公众参与。在良法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体现良好监督的执法体制,以及国民尤其是农民对相关法的普遍遵从。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叶兰 《求索》2010,(10):171-172,25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建设迫在眉睫。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还很薄弱。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的困境。一是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缺乏层级系统性;二是现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内容缺乏完整性;三是现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四是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法学理论研究不足;五是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中农民参与缺失。  相似文献   

3.
王伟 《中国发展》2008,8(4):27-32
天津滨海新区要建成生态城区,其开发开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该文着眼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生态环境保护,基于该区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天津市十一五环境规划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生态哲学、环境立法角度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张金艳 《人民论坛》2011,(12):100-10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四、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构想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涉及的范围广,调整的对象较为复杂,立法难度大。摆在立法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立法架构,才能解决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怎样立法、具体规范什么内容的问题,才能解决好法规的针对性、操作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问题。笔  相似文献   

7.
卜芳 《前沿》2013,(19):196-200
随着能源危机的到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空气质量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细颗粒物”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PM2.5产生的来源,以及造成的危害.并依据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伦理观念,结合与环境保护学的保护目标及要求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通过树立生态伦理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对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据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也从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的立法目的、立法框架以及法律制度方面对我国大气污染单项立法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提供了生态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黄太忠 《新东方》2001,10(4):72-76
发展生态型热带高效农业是三亚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三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注重整体协调,认真处理好生态型热带高效农业与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生态意识的培育生长.区域整体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制定一系列农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目标、质量标准和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9.
魏小琴 《中国人大》2014,(20):22-22
近年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立法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通过立法制度设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改革部署,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推动制度创新,及时解决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在实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立法促改革,成效显著加强生态领域立法,引领生态立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为策应本省深入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0.
彭小丁 《求索》2012,(6):30-32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加快建构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确立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各行为主体间权力-利益博弈的规则。在协作型博弈中,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资源环境宏观调控能力尤显重要。在协调型博弈中,则需要通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立法来协调多方利益博弈。在劝说型博弈中,颁布、实施能为行为主体较易普遍接受的政策是成功的关键。在保证型博弈中,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环境资源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虽然一些地方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措施,但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既有来自外部的污染,即水污染和垃圾污染,也有来自农业自身的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等滥用造成的农用物资污染。为了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性环境保护事件,其应急处理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法律缺乏规定、法律规定不周全和法律规定之间不衔接密切相关。本文在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件应急立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从立法和监督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近年来常委会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一是加强环境保护立法,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审议水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市人大代表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于11月14日至25日集中组织市人大代表进行会前视察。重点了解我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深化滨海新区综合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召开生态环保立法工作座谈会,启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和部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忍丽 《求索》2011,(3):162-163,251
西部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现行的立法规范的不足却难以遏制生态危机的恶化。完善《环境保护法》,颁布区域性生态保护法及地方性法规势在必行。我们应明确不同层次环境保护法应遵循的原则、指导思想、保护范围、补偿主体、补偿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完整、科学系统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妍辉  刘敏 《求索》2011,(10):152-154
近年来鄂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鄂西经济新的增长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提出具有双重目的,既要促进鄂西经济的发展,又要进行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加强立法对旅游活动的调控是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比较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亮 《求索》2013,(11):184-186,113
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必需尽早应对。由于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唯一可行的对策是进行农业环境补贴。我国现行农业补贴立法的目标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体补贴类型的设计却无助于减轻农业污染。为此,我们必须转变农业补贴立法的目标,重构农业补贴的类型,并强化农业补贴立法。  相似文献   

19.
胡建华 《前沿》2010,(15):172-176
在国家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加强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法制保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法制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建议宜从加强乌江流域地区生态环境的立法、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的执法和司法等方面来切实加强乌江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期实现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及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欧盟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领先者,其环境保护政策渗入到各个产业领域,农业环境保护是欧盟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领域。欧盟强调农业环境保护是与其农业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环境因素在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政策是在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环境政策的一体化过程中展开的,其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进一步深化还存在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