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会广角     
“行贿“?不好听。送上“劳务费“就“名正言顺“了。“受贿“?不好听。收取“感谢费“,就“心安理得“了。于是在各种权钱交易中各色各样的“费“便“群莺乱飞“了。什么“感谢费“、“茶水费“、“活动费“、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话的普及,各种“热线”多了起来,如市长“热线”、消费者“热线”、举报“热线”、司法“热线”等。“热线”的开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群众排忧解难、了解信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些多年沉积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在“热线”的“沟通”下解决了。“热线”,顾名思义就在一个“热”字  相似文献   

3.
8月下旬,民政部在广西南宁召开“星光计划“启动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星光计划启动工作的安排意见“;最近,又确定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设施标识“,要求各地在项目的显著位置设置全国统一的“星光计划“标识、门楣标识、户外灯箱或标牌标识和社会福利彩票资助项目标识.各省、市民政厅、局在完成了“星光计划“方案的制定和申报工作之后,如何贯彻落实“广西会议“精神、全面启动这一民心工程,是本刊和许多读者所关注的.日前,记者赴大连、哈尔滨进行了短暂的采访,耳闻目睹了启动“星光计划“给这两个城市老年福利工作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版面编排设置上较以往教材有很大的突破。在《思想政治》高一年级(实验本)中,“课”、“节”内容除文本内容外,设置了诸如“操作平台”、“名人名言”、“阅读与思考”、“相关链接”、“经济观察”、“知识窗”、“观察与分析”等新栏目,并在两课后面设置了“实践与探究”的活动栏目。本文把这些栏目总称为“辅助资料”。这一设计,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大大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很好地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  相似文献   

5.
极少数地方出现的“惰”仆、“悍”仆、“私”仆、“奴”仆、“恶”仆——“五仆”,影响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是公仆队伍中的“五蠹”,不得不防  相似文献   

6.
刘思 《中州统战》2001,(4):32-32
秦牧在《语林采英》那本书里,谈到“委婉语词和隐语”,说在英语中,“死”的委婉说法有 102种,汉语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前前后后加起来,恐怕也有好几十种”。他列举了“大行”、“晏驾”、“崩”、“升遐”、“薨”以及“夭”、“殇”、“长眠”、“弃世”、“逝世”、“作古”、“归西”、“撒手人寰”、“与世长辞”直至“不在了”、“过去了”、“翘辫子”……他却忘了说那最为“委婉”的说法:“见马克思”——这“见马克思”,肯定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古汉语当然也没有,在现代汉语中流行开来,也不过五六十年,但在中国却尽人皆…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始终的主题和灵魂。《讲话》总结全党一年多来对“三个代表“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阐释了“三个代表“提出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其科学内涵,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实现的途径。“三个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张世兵  王光升 《前沿》2006,4(4):3-5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科学的“权力民授”思想、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设计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新局面,开展了党内“整风”运动。这一系列管理思想、原则、方法的提出和创立,对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专制”、“人治”、“官本位”等消极因子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塑造了一种民主型、法治型、服务型的新型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9.
去掉口头语     
我上高中时 ,有位地理老师 ,每句开头总是“然而” ,不论是不是转折关系。每堂课要说100多个“然而”。口头语看似小问题 ,实则大毛病 ,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问题。口头语也因人而异 ,较多出现的有 :“这个”、“那个”、“那么”、“因此”、“因而”、“所以”、“啊”、“是吧”、“什么”、“呢”……这些与课堂无关的口头语 ,严重干扰了教师所要表达知识的内在逻辑 ,削弱了教师讲课的语言魅力 ,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效果 ,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作为教师 ,有很长时间是站在课堂上的 ,而说话讲话又是最基本的工作 ,所以去掉口头语 ,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员令”,“环境友好”成了一个“时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为什么会发展、泛滥?原因自然很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家长制”又开始重新复活,在一些地方、领域、部门、单位的民主少了一点儿,“第一把手”的权力太大了,大到了“绝对化”,变成了“一言堂”,这些地方、领域、部门、单位也就变成了“第一把手”的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及领导成员,按照省委“三讲“教育试点要求和市、区委的统一部署,自去年10月底到今年1月中旬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人们惊喜地发现,“三讲“确实讲出了变化,讲出了成效,讲出了新气象。办公室里不见人以前,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在“火线“上了,怕往乡镇和部门跑多了给  相似文献   

13.
漫谈荣与辱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荣辱观念,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从来就把荣辱看得很重。“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这些都说明“荣”“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少地方制订了诸如“八不准“、“十严禁“、“十禁止“之类的廉政规定。遗憾的是,许多“不准“的禁令并未得到很好地遵守,不少制度甚至流于形式,成了摆设。分析原因,并非制度本身不好,主要是督察工作未跟上,“不准“的“下文“不到位。  相似文献   

15.
新蔡县开展的“读书兴农”活动,以“读书、扶智”、“先富脑袋、后富钱袋”的工作思路,激发了农民“人人读书”、“户户争星”的热情,激活了农村工作这盘棋,找到了一条做好农村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近三年来,我市把国土执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活动,逐步走上了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的轨道,形成了“模范执法、文明管地“的格局。2001年7月,我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土地执法模范县(市)“。一、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监督保证体系我市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后,成立了以市长挂帅、分管副市长主抓的“阆中市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也建立以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17.
省外传真     
上海市确定对内开放“24策“其主要内容是以上海“十五“期间产业发展为主线,鼓励、引导各地来沪企业投资信息、金融、商贸、法律、成套设备、房地产、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增加了鼓励引导各地投资企业参与该市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的内容;汇总了最近几年该市出台的涉及对内开放的政策内容,如科技18条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等。“24策“突出了四大特点:(1)更好地体现了“两个融入“,即融入全国、融入世界;(2)积极吸引“两种资本“,即公有资本、非公资本;(3)注重引进“两类企业“,即实业型企业和头脑型企业;(4)努力营造“两个环境“,  相似文献   

18.
伴随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山东司法行政相继创造并推广了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章丘经验“,以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为突出特色的“东明经验“,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法律专业学历教育的“临沂经验“。对农民负担实行“合同管理、双向制约、司法保障、依法减负“的“寒亭经验“,在农村群众中开展“讲案学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平阴经验“,以及建立乡镇司法调解中心、依法调处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陵县经验“等六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六个经验创始于基层,来源于群众,根植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的沃土,开花结果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六个经验顺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顺应了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适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政协全会的时间,是各位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最好时机。撰写提案,提出建议,委员们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营造了浓浓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热烈气氛;情绪高涨,态度积极.体现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求实精神。然而会议结束,时隔不久,有些委员看到自己的提案“石沉大海“而没有“立竿见影“,或者受到“充分肯定“而无法“付诸行动“时,难免情绪低落,心灰意冷,不禁发出“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感慨。接下来,便热情大  相似文献   

20.
青年时尚的足迹(1990-200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1男人穿花衣服有人说,20世纪90年代时尚的开端始于1990年上海兴起的“男人穿花衣服”的热潮。这一点虽然无从考证,但90年以后各种“沙滩装”、“植物图案装”、“田园风光装”、“回归自然装”等概念,很快出现在时尚杂志上,像上海东方大厦这样的高级时装店也挂满了这样的服装。一下子,青年男女穿着各种各样的“概念服”出现在大街小巷,由此还引发了一场“男性着装标准”的讨论。在“花衣服热潮”的带领下,青年人穿衣服变成了穿“概念”:回归自然、复古主义、“环保风”、休闲衫、个性化、极简主义、“新生代”、“后新生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