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三维,即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主体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体,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主体,三维一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的基本架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维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要求中实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晓 《求索》2011,(3):91-92,1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时代化实质贯穿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全过程,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开拓党的事业新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实现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需要必须同解决时代课题联系起来,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需要注重各民族人民的大众化的不同形式,积极探索实现大众化新方式;需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5.
李本松 《桂海论丛》2010,26(6):17-21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有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对中国而言: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在这三者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和当代化的起点前提和内容主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和实现力量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其大众化和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实践定位。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三个要求、内容、侧面,中国化是起点,大众化是目的,当代化是贯穿主线,它们有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这三化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包容,三者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进步。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主旨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在实践意义上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境遇及路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有效传播的过程。正视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全面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理论大众化的整合力;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培育大批理论传播专门人才,奠定理论大众化的支撑力;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等五方面对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构建,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杨文圣 《前沿》2013,(2):46-4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统一整体过程.学术界有必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相互交织的线索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合法性、历史轨迹和主要经验、现实化形态与学术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常玉娜 《人民论坛》2012,(26):218-2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维度: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大众化,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大众化,三者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要使用贴近人民大众的传播方式。理论创新的必经之路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理论逻辑看,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实现了从主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右的机会主义向主要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批判左的教条主义的嬗变;从现实需要看,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批判大众化中的教条化、庸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的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吴春红  肖光荣 《求索》2012,(1):90-91
延安时期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却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原则和途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2,(11):90-91
刘小龙在《理论导刊》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指通过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大众化的参与主体、大众化的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中,创造大众化的理论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和重要基础;运用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撑;培育大众化的参与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核心要素和推动力量;构建大众化的运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制度保障和有力规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及理论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这些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张悦 《传承》2011,(26):38-39,41
目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种类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悦 《传承》2011,(10):38-39,41
目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种类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为构筑执政的合法性思想基础和寻求中国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新政权从理论的传播阵地到理论的内容,从理论的传播方式到理论的受众等多维度采取多种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整肃精神市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权威、促成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营造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氛围。总结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对新时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梦珂 《传承》2014,(4):96-97
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需要构建科学的传播管理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培育综合型理论传播人才,同时大众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20.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丰富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项极其重大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是这项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蕴涵着"化大众"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从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中获取教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