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调整结构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近几年治理整顿和调整结构成效不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失衡,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矛盾。究其原因在当前主要是影响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利益目标的偏差。由于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分灶”,地方利益的最大目标集中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这样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产值化倾向。即片面追求产值高速增长以求得在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下的财政增长,调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任波 《政策》2002,(11):21-25
从来自基层的自发性实验,到中央在个别省份进行试点,到试点之路上的停滞和犹疑,再到中央决定将试点扩大到大半个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曲折前行的历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深层次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超越税费改革本身,进行包括财政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及农村政治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8.5%以上。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是有坚实基础的,是健康的。投资性“过热”需要引起注意。今年的宏观政策,一方面应当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来稳定宏观经济,尽量延长经济扩张期;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改革来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7年湖北省的经济工作,是在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的背景下展开的。宏观调控以治理通胀为首要任务,同时也为缓解经济生活的深层矛盾提供了条件,近几年国家在推动体制、结构变化,特别是在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因此在实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性目标后,中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强调要抓住宏观环境比较有利的时机,把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放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努力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继续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省委关…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立财政事权的理论前提,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逻辑起点和前置条件。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需要财政理论创新,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支平衡,缓解地方收支矛盾,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6.
方燕 《人民论坛》2014,(9):63-65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经济市场化和财政分权化的产物,反之,税收竞争也对经济体制和财政运行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的问题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众多新问题与新矛盾。构建良性税收竞争策略应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依法稳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1999年1月下旬的昆明,阳光明媚,轻风拂面,暖暖春意已至。云南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举行。一、回首98,在战胜困难中继续前进刚刚过去的1998年,在云南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外贸出口和外资利用等受到制约;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经济结构不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多种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堪称历史罕见,全省因此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19亿元;重要经济支柱烤烟“双控”后,种植结构调整一时难以适应,较多地减少了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多数国有企…  相似文献   

8.
吴敬琏 《政策》2004,(4):25-27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但是由于过分看重GDP的增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积累起来,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当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导致过高地增长成本,这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隐忧。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当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来稳定宏观经济,尽量延长经济增长期;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来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经济市场化和财政分权化的产物,反之,税收竞争也对经济体制和财政运行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的问题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众多新问题与新矛盾。构建良性税收竞争策略应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依法稳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减排压力——尽管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保增长”目标,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发展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财政金融调控机制入手消除结构性资金短缺症张汉民当前,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财政、银行关注的焦点。那么,资金短缺原因何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资金短缺表层原因是经济秩序紊乱性短缺,其深层原因是经济结构性短缺。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个目标 ,到 2 0 2 0年湖南省GDP总量要比 2 0 0 0年翻两番 ,人均GDP要达到 30 0 0美元左右。实现这个目标 ,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取决于财政经济的稳健运行和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可见 ,财政经济是固国之本、发展之基 ,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目前 ,湖南省财政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分析当前财政经济运行状况 ,对于准确把握财政…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14.
央地关系视角的土地财政:一个制度层面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央与地方税收、金融、国企等经济分权改革是本世纪初土地财政兴起的重要根源,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一致则是土地财政快速扩张的关键。嵌入此背景中的土地财政不仅是地方政府以土地为载体获取财政收入的过程,还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构成的土地市场复合型利益链条的重要环节。在后"四万亿"时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出现偏离。在政治层面的制度支持逐渐耗散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这一"独木"将难以支撑土地财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匡贤明 《创造》2010,(11):76-76
一服是理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打破"土地财政"机制;另一服是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不再是经济建设的主体,而是转型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  相似文献   

16.
施雪华 《人民论坛》2012,(25):26-27
现在改革开放从浅层进入深层,会涉及更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国际、国内的利益冲突将日益增多,所有这些都要求60后省部级官员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欧盟债务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欧盟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欧盟内外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各国经济失衡,国际投机炒作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债务危机对欧洲的经济景气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导致了财政紧缩和消费萎缩。本文分析了危机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的需求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亟待彻底破解乡村深层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新农村建设,有两大层面必须同时受到重视,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让广大乡村社会更多接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 二是继续推动和深化乡村社会的全面改革,彻底解决乡村社会的深层矛盾。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只有顺利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才是彻底解决深层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县委书记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面对社会基层的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这部分是由于县一级党的领导本身存在不够适应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情况的问题,部分是原有国家领导体制中的深层矛盾在县一级层面上的反映。如果说有的矛盾在中央和地方的省、市这些层级上还可能遮蔽一时或逐级下移,那么到了县及县以下基层社会,这些矛盾就必然因无处可遁而显露出来。这些矛盾有的直接凸现为县乡两级党政机构本身的不协调,有些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成为导致基层党群矛盾、干群矛盾的深层原因之一,造成县一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借鉴欧盟经验推进长三角财政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果。但不得不看到的是,多年来阻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的行政壁垒设置、产业结构雷同、建设项目重复等深层次障碍至今仍然存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仍然任重道远。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行政区域分割造成的,但财政制度障碍是其重要根源。本文拟以欧盟财政制度创新经验作为参照,分析对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提出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财政制度创新的新思路:经济一体化应与财政制度创新同步;“区域公共产品”需由共同财政资助;经济一体化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需协调税收政策;有害的“财政援助”需依靠共同制度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