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论述,是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中最深刻、最精采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普列汉诺夫首先是从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关系入手,解决了个人历史作用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个人的历史作用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口在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心理差异。环境与文化因素不仅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风格,也带来了个体迁移后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对消费问题的论述中,谈到了消费活动中人的需要、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彰显出他的消费思想中的人学意蕴。在他看来,消费的目的是满足和创造人的需要;消费活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确证;消费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贾海滨 《世纪桥》2014,(9):53-54
在人类发展史上地理环境决定论曾经在地理、历史、政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政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地理环境对政治体制影响逐渐被忽视了,然而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通过地理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来论述的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望道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他曾经主办进步刊物,关注妇女问题,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一些具体作法,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韩斌 《学习论坛》2000,(12):11-12
邓小平是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设计师,他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多党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新时期多党合作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多党合作理论。 一、论述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性质 我国历史上的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与上层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已不存在,民主党派也就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基础,民主党派的阶级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然而变化后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阶级性质是什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一问题没…  相似文献   

7.
余青  付丽军 《四川党史》2003,(6):31-31,30
毛泽东的民族文化思想是他的博大精深的文艺思想的组成部分。在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上,毛泽东坚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承继珍贵文化遗产,同时又提倡博采众长,融汇中西,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他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文化)思想,在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曾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成就。今天,历史的车轮已进入了21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和发扬毛泽东民族文化思想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试作论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价…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专门论及法律的文章远不如他论述哲学、历史和政治的多,较之他的哲学、历史、政治和党建理论等,他的法制思想是零散的、粗线条的。但是,在他对中国革命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从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角度,对法和法制问题确有过不少的思考和论述,而且有些理论和原则,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如他关于法制要为劳动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我国出版的一些哲学教材中,都把孟德斯鸠说成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北京师大等11所高校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书中说,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先驱,他认为“地理中的气候、土壤、食物、地形等条件决定各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从而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第19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最新修订再版的上海市高校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书中也认为,孟德斯鸠把地理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又使人  相似文献   

10.
在 2 0世纪 2 0年代 ,瞿秋白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及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在此基础上 ,对北洋军阀的产生原因、性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初国会的成因、特点及实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得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解放后史学界在北洋军阀研究中的许多新观点都能在瞿秋白的论述中找到雏形 ,尤其是他对民初国会的评价至今仍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关威 《广东党史》2014,(4):27-29
李达是中国现代著名理论家、社会主义先驱者。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勇敢的闯将。他对中国社会的妇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了妇女长期受压迫的根源,提出了促进妇女解放的办法,论述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意义,其观点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对美国的民情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民情是美国民主形成的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民情是美国民主形成的坚实土壤。美国民情的形成是历史和宗教,乡镇自治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教育、习惯与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和探讨美国民情的形成,对当代中国民情的培养和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教材都是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看成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并列因素,并认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起着一种外在的影响作用,即加快或延缓的作用。例如,李秀林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书就写道:“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  相似文献   

14.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向前发展的前提。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他的这方面的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而且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消极作用,即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种情况下,它会起到延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仅就第一方面的作用并结合贵州发展实际作如下探析。 一、贵州经济滞后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1、喀斯特分布面广,类型多,地形崎岖,承载能力低下,生态系统脆弱。贵州位于祖国西南,是我国碳酸盐分布面积最广(据最新资料显示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喀斯特强烈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虽有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但并不影响党的成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建党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不够,既没有普列汉诺夫那样的专著(《论一元史观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闻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每逢我党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正确地回答那个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的许多重要的独特的见解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产生久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张闻天的理论是随着他一生四次思想上的转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是随着党的历史转折应运而生的,他的思想转变与党的历史转折几乎是同步而行。 第一次思想转折以张闻天1925年入党为起点,从而使他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张闻天入党稍晚,不属于创建党的先驱人物,然而他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思想基础却是相当坚实的。早在1919年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求学时,张闻天就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即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当时,他只有19岁。他细心考察,勤于思考,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为拯救民族的危亡而不断地探索革命真理,从而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当时他发表了《社会问题》①一文,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剖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发起革命的主要力量和革命发展的前途。文尾专门摘录了《共产党宣言》的十条纲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健康、安全运行,先后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就网络安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他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为闪光的一个亮点。在他“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中,他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善于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审视和概括社会经济问题。他的这些论述曾被形象地喻为“猫论”广为流传。在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之后,随着他对生产力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化,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着重从党的工作重心的角度强调发展生产力,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认识不断加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环境改造与人的改造的统一。社会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在两种改造活动的统一实践中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固然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人文环境的改造方面作了大量论述,但他的视点从未离开过人、人的改造和人的发展。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