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美学家。他的各类学说其实是浑然一体的,而其核心即“仁学”。笔者想就“仁学”中表现出的情感美育谈几点认识。“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含义宽泛、多变,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仁”的核心即“爱人”。《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是什么?它是人类最本真、最可贵也是最伟大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互动。人们正是在爱与被爱中感受、体验、理解着“仁”,因此“,仁”的本体意义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情感美育。“仁作为德性,是理性化的范畴;但…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年轻的汉武帝遍寻社会太平与发展之良方,董仲舒在应对武帝的策问时,提出了“复古更化”思想。在中国国力逐渐强大和现代化进程成效斐然的今天,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发展的路径。中华文化之自觉,必然呈现为复兴经典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之新生转进,需复华夏之本,重新创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啾宇。  相似文献   

3.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其危害行为“持有”、“使用”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应该放在一个罪名中规定,而是取消持有假币罪,把它的部分内容归纳到其他罪名中去;伪造后持有、使用自己伪造假币、伪造货币后又使用他人伪造的货币、购买假币后使用假币的行为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另外,增设本罪的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4.
孔子教育思想是从“仁”派生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其精髓是践“仁”。孔子关于知与行、学习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充满了辩证法,揭示了人的认识论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如何进行教育?孔子主张行“仁”,即用“仁”的方法去实施教育: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有教无类”;二是强调教育要落实到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三是以“仁”的理念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应当把孔子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杰出的人材。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是指涉社会团结和秩序的基本论题,作为一个过程性概念,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实践方式。通过阐述公共性概念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试图在中西比较的维度下解答“何谓公共性”这一问题。进而在中日比较的维度下梳理现代化转型时期公共性结构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为构建现代中国公共性发展的研究框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欧美世界形成了以“公-私”二元对立关系为前提,并与公权力相对抗的公共性;以中日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则形成了以“官”作为承载主体的行政权威型公共性;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日本通过发展社会组织重新构建中间团体来回应“官”以外的公共性诉求;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制度情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丰富实践为现代中国公共性构建提供了基层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6.
关于“仁”的诠释大致可以区分为字源、本义、引申义三类。就本义而论,先秦典籍解“仁”为“亲”,解“亲”为“私”。其思想路径与宋代理学解“仁”为“无私”恰是一相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概念,从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条件出发,强调物质生活、人类满足自身需要时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社会关系这三者是我们理解“历史”概念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观始终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个人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历史”;最后,随着世界生产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并不是停滞不前,不向外扩展的,历史会向全世界历史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8.
“守约”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守约”就是“守心”。和孔子的“心性”之学相比,“守约”过分地强调了“仁”,而忽视了“礼”,有“重内轻外”的特点。孟子认为,只要能“守约”、“发明本心”,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守约”开启了“心学”传统。在宋明理学中,朱、陆在解释“守约”时产生了分歧,反映了理学与心学在经典诠释上的差异,陆象山还把“守约”发展成“易简之学”。阳明心学也继承了“守约”,但其“致良知”学说,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仁”为儒学之核心。首先就“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归纳为“成己”之学、“爱人”之学与“爱物”之学;其后着重探讨了儒学之“仁”对今日和谐文化建设之现代意义,指出“仁”有助于在社会上广泛倡导和谐理念;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有助于全社会自觉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强调“结合”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论断。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的滋养,马克思主义才得以扎根中国,同时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重新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基本的原则。历史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原则的科学性,但这却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这一原则在其表述上的极端简约性致使人们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种种歧义,在对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才感到迫切地需要对“批判继承”原则进行重新思考。一、批判性继承:涵义再释“批判继承”,其概念涵义极为模糊,人们于是便从各自的角度加以理解。大致讲来有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必须有它的家园。自然家园重要,精神家园更为重要。古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古埃及等文明古国的衰败,都和其精神文化衰落相关。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不但有文化之“术”的积累,更有深厚的文化之“道”在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自觉加强党性建设,党性理论走向成熟的阶段。自“党性”一词在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中出现,“党性”概念的相关界定共有四个。而依照概念使用的语境差异,其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又分为三个阶段。但“阶级性”是理解和界定“党性”概念的根本,而“组织性”以“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要求成为阶级性基础上的延伸性基础,并以“党性表现”的方式在政治、组织、思想三个维度展开。同时,在党的整体意义上,“党性”突出了阶级性主导,而在党的部分(党的组织和党员)意义上,“党性”则凸显了组织性主导。因而,在党的文献来看,定义“党性”要考虑阶级性与组织性两个具有层级差异的基础、本质与表现两个范畴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主体维度。  相似文献   

14.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是司法解释为渎职罪设置的追诉标准之一,但由于其概念相对抽象,以及司法人员对其理解上的偏差,适用中出现了自由裁量较为随意、适用范围泛化、轻刑化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司法的权威和公正。应从纠正理解和认识偏差入手,理清其与非物质损失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恶劣社会影响”的涵义,综合判断、完善方法、谨慎适用;总结既判案件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具体表现形式,提炼升华、细化渎职罪相关司法解释;运用好案例指导制度,编撰参考案例,以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犯罪集团,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应当在准确界定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科学分析当前犯罪态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构成要件,划清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之间的界限。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客观要件上应注意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要件上应注意其组织严密性和成员众多性,其构成人数至少应当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成员底数;主观要件上应当引入犯罪人格的分析。在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总体战略中,对其重点打击的“圈”不宜划得过大,“德、准、狠”的方针中,关键在“准”。  相似文献   

16.
在批判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在时间中发生、开启的过程。从而将时间性概念引入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体现在:与节日一样,艺术作品在重复中生成自我的同一性;在对作品的理解性“逗留”中,作品的接受者摆脱了外在的可度量的空洞的时间,沉浸在内在的本真时间中;这种时间性是类似于神学上的“同时性”概念,体现了“同在”(Mit—Dasein)这一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伽达默尔提出艺术作品时间性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批判了审美现代性对艺术作品“无时间性”的理解,是伽达默尔对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德国民法典》以其严谨科学享誉世界,这不仅表现于体系结构的科学设置上,还在于“概念设定的准确无误和最佳选择”①。德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哲学根基的国家,素以极端抽象思维见长。在德国民法典中,立法者为了达到概念清晰准确的目的,极尽抽象概括之能事,为物权行为、债权行为、亲属法的法律行为以及其他财产法的法律行为均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专有名词。尤其在契约制度中,对于构成其主体部分的物权契约和债权契约,也分别赋予了专门的概念即“合意(Einigung)”与合同(Vertrag)”,以使二者明确区分开来,其意义非同一般。一、概念区…  相似文献   

18.
董鹏飞 《工会论坛》2011,(6):160-162
为了给儒家的伦理价值和生活样式予以重新说明,北宋儒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先秦儒学及其学术资源。其中,二程表彰《四书》,自觉的直接与《四书》互动。在诠释《四书》时,二程力图以“理”融会贯通《四书》的范畴和概念,建构其理学体系。在与同时期的王安石“新学”、苏氏“蜀学”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二程的这种诠释对于新儒学的建立无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贪污罪概念的修改与完善夏陵惠,张振高一贪污罪概念中把贪污罪的主体分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三类.这样分类与表述的不足之处有:一是没有明确表述“依法从事公务”这一主体的内涵属性,导致贪污罪主体与其他犯罪主体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就未来社会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本文想就对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解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必须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占有主体、占有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