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2002年4月18日,即在台湾当局宣布烟酒解禁以后不久,青岛啤酒抢先登陆台湾岛。一股被台湾业界称为“青啤台风”的销售热潮旋即席卷全岛。入台10个月,青啤大出风头,很快压倒了喜力、麒麟等在台国际品牌,在台市场占有率已近10%。对此,岛内啤酒霸主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2.
刘建国 《台声》2002,(8):47-47
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笔者随青岛新闻交流团一行来到高雄市中正二路上的三洋维士比集团大楼,乘上电梯到楼,便是“台湾青啤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一进大门,约有方米的敞开式的办公室干净整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下午4点多钟,员工们都在有序地忙碌着。在办公区南端的会议室,台湾青啤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叶丰荣,顾耀鹏,行销企划部陈志文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刚一见面,鹏先生就伸出双手,亲切地说道:“欢迎一家人。”新闻交孟鸣飞团长接着说:“到了青啤公司,就是到家了。”大家彼此未曾见过面,然而热情的见面语,就像久别重逢的友。坐…  相似文献   

3.
走进青岛海尔工业园,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三洋压缩机、艾默生电机等20多家世界品牌厂家。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在目前海尔分供方中,世界500强企业就有59家,能够吸引海尔供应商配套建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海尔的品牌效应。沿着品牌吸引——集群品脾——品牌集群的新轨迹,去年青岛4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青岛的产业品牌成为活力青岛的新动力。让青岛人骄傲的是,如今青岛已拥有1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31个中国名牌产品以及众多服务、政务品牌。尽管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著名企业在飞速扩…  相似文献   

4.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啤公司)自1997年开始与青岛宏隆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隆公司)发生销售青岛啤酒业务关系,分别由青啤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青啤公司济南经销分公司(以下简称青啤济南分公司)和青啤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青啤上海分公司)与宏隆公司、宏隆上海销售公司及宏隆济南公司发生多笔购销业务关系。1999年12月31日,青啤公司向宏隆公司出具对账确认函,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传出消息,汇泉啤酒已跨越海峡,远销台湾。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生产的汇泉啤酒在福建遍地开花,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泉州湾是台湾渔民经常来避风和补给生活用品的地方,在此地,汇泉啤酒是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入夏以来,许多来这里补给生活用品的台湾渔民买到了汇泉啤酒,一“饮”钟情。有些渔民购买了大量的汇泉啤酒,带回台湾分给亲戚、朋友和邻居。他们饮后交口称赞汇泉啤酒口感好,爽口宜人,喝了不上头,颇具青啤风味。大陆生产的汇泉啤酒品质高在台湾不胜而走,市民纷纷打听在哪里能买到汇泉…  相似文献   

6.
崔世平 《台声》2003,(9):36-36
炎炎夏天,夜晚街头巷尾的路边摊传来声声“乎乾啦!”来罐清凉啤酒是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台湾一年400亿元的啤酒市场大饼,今夏各家啤酒厂商无不卯足全力促销,正式引爆啤酒市场大战!去年大陆青岛啤酒、燕京啤酒挟着品牌知名度,进军台湾市场,初试啼声旋即创下佳绩,硬是将市占率高达82%的台湾啤酒,拉下了8%,这场激战正酒酣耳热,胜败犹在未定之天;然而,随着夏日来临,战火又再度燃起,业者形容今夏才是陆啤与台啤的殊死战。“台啤要保七,青啤、燕啤分别想夺一”(指市占率分别为七成和一成),啤酒商可说是用尽巧思布局,青岛喊出的口号是“大陆第一、世…  相似文献   

7.
正1月16日至23日,台湾义守大学5名青年学生来青岛,参加由青岛滨海学院主办的台湾青年学生齐鲁文化研习营活动。在青岛期间,青岛滨海学院安排同学们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规划展览馆、花石楼等景点,学习和体验了茶艺、陶艺和刻纸文化;同时,台湾学生和青岛滨海学院师生深入交流,还向大陆  相似文献   

8.
晓邱 《台声》1999,(10)
日前,由青岛市台办策划构建的以青岛市涉台事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站“青岛台湾事务在线”登录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qdtb.org.cn)为台湾朋友了解和认识青岛开辟了信息之窗。该网站立足青岛,面向台湾,突出涉台特点,注重网上服务,重点包括“服务网络”、“投资热土”、“台商之家”和“交流动态”等版块。“服务网络”着重介绍青岛台办系统为台胞台商服务的软环境,分为“来青指南”、“经贸专线”、“旅游观光”、“投诉中心’和“咨询台”等5部分;“投资热土”侧重青岛投资环境的推介;“台商之家”旨在介绍青岛市台资企业协会…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00,(8):64-65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以打破政府和军方的信息垄断为借口,将“伊科诺斯”卫星拍摄的我东南沿海距台湾800公里以内的军用机场照片全部在其互联网站上公布,为了表示“公正”,同时公布了台湾各军用机场的卫星照片。此外,该网站还详细介绍中国大陆各个机场的经纬度位置、机场面积大小、机库数、可容纳和起降战机的型号、数量和作战能力等细节,以及机场附近的防空武器种类、数量,  相似文献   

10.
食在台湾     
王嬿舒 《台声》2011,(8):65-65
刚刚结束了在宝岛台湾一学期的交换生生活,在短短4个月里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领略了台湾多元的文化,结交了许多朋友,还让我的体重“增色”了不少。所以,作为一个“吃货”的我有“责任”向大家介绍一下所遇到的台湾美食。  相似文献   

11.
我陪伴母亲去台湾探亲,恰好在台湾过了个母亲节。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因为是星期日,大家都休息,所以街上十分热闹。听台湾的亲戚告诉我,在台湾母亲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在“母亲节”这天,不少台湾人都有上餐馆慰劳终年辛苦的妈妈,或是给妈妈买件心爱礼物的打算。因此,“母亲节”前后,也成为台湾餐饮业的“大旺日”,各酒店餐馆无不挖空心思吸引家庭顾客,而各百货公司和游乐场也想着在这一天有个“大丰收”。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警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我们也希望台湾有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警察在“依法维持公共秩序,保护社会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进人民福利”(台湾“警察法”第二条规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台湾的警察教育,对台湾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对了解台湾的社会状况,开展两岸警察学术研究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台湾的警察约8万余人,在台湾军警队伍中,人数仅次于陆军,比海军、空军人数还多,警察与人口的比例为1:250,远远超过…  相似文献   

13.
回首往昔,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2004年4月,在台湾“大选”刚刚结束的动荡时期,我作为青岛中山书画院赴台文化访问团的联络秘书,踏上了访台交流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刘聪玲 《台声》2011,(7):38-38
在我新浪的微博上,前一阵子忽然加入了一个大牌粉丝:台湾李国修。 这一惊非同小可,国修老师什么时候也开始“围脖”了?怎么会看到我的呢?最有趣的是,我刚刚写了一篇名日“‘台湾莫里哀’李国修”的文章,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呢。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人     
徐南铁 《同舟共进》2013,(11):76-77
台湾的人也是黄皮肤、黑眼睛,说起话来也和我们一样,并不像我们某些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嗲声嗲气、扭捏作态。但在宝岛又分明让我感到台湾人的某些不同,这些不同让人生发出关于“人”的深深思考。关于台湾的人,最先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台湾的“志工”。一天参观历史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的老者风度翩翩,头发花白,戴一副金边眼镜,穿着红色马甲,脖子上挂着工作牌。他说得很详细,很流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都能给出恰当的解答。在大陆看惯了年轻姑娘当讲解员,我以为他是馆里的资深工作人员,甚至是馆长一级的人物,专门为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文化人解说的。  相似文献   

16.
方生 《台声》2001,(1):37-39
我想谈谈杨逵这位伟大的台湾作家、台湾新文学奠基人之一,对台湾学生民主运动,主要是对台湾大学进步学生文艺社团——台大麦浪歌咏队的关心和支持,由此体现了杨逵对年轻一代寄予的厚望,对在台湾开展学生民主运动,特别是新文艺活动的殷殷期待。  先讲讲我对50多年前发生的台湾新文学思潮讨论意义的一点认识。当时,台湾人民“2·28”起义被残酷镇压还不久,被杀害的许多台胞的血迹还未干,而且,第二年,就在“2·28”起义1周年前后,台湾又生发了一起鲁迅挚友许寿裳先生被害事件,这是一起明显的政治谋杀案。其目的是杀一儆百。首当…  相似文献   

17.
“呀,采访就直接到我家里来嘛,这样你还可以尝尝我做的台湾菜。”这句网络留言,让我在采访前,就体会到陈香陵的直爽好客。 从台湾到北京 梳着娃娃头的香陵一边像迎接老朋友一样自然地招呼我进门,一边为我送上了一杯香醇的咖啡。“尝尝看,这是我妈妈自己种的咖啡,我家乡的特产,是用中药培育的绿色食品喔!”  相似文献   

18.
张诗羽 《台声》2011,(10):49-49
从热闹的北台湾到明丽的南台湾,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换生的短暂时光中,我的足迹遍及全岛的重要都会和旅游景点。说也奇怪,在台湾时,我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抱怨和想家;离开后,却陷入了对台湾深刻的怀念中。正如浪漫主义所谓的“思乡情结”,只有那永远不可贴近的远方,才是灵魂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小张庄不再遥远——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寻根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宁军 《台声》2002,(6):32-33
当“江苏籍台湾作家采风活动”开启之时,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再一次越过海峡,回到江苏故土。她是在职教授,以往到大陆多半是利用寒暑假,而这次是请假来的。虽然只有10天时间,张晓风深感不虚此行。她不仅和其他台湾作家一起,面对面地与江苏台港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交流,参观游览了南京、无锡、苏州,而且还独自去了徐州,寻找“心向往之”的小张庄,那是她的祖辈居住过的地方。在江苏学者与台湾作家的座谈会上,张晓风侃侃而谈。她的发言动了真情:“江苏是我的祖籍,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有没有比江苏更属于我的地方,有的,那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20.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