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樊芒 《台声》2002,(2):48-48
为了加深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激励海内外中国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眷恋,促进两岸交流,展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促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由中国文联、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协办、《中国风光画集》编务办公室等单位承办的“中华魂《中国风光画·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征集活动”,于2001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活动开始以来已先后在天安门广场和西藏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了签名寄语活动。2002年1月5日,新年伊始之际,万人签名又在延庆八达岭长…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其中深刻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任务,展现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责任担当。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讲话精神,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百年华诞后不久,大陆方面连续举办了第一届"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两岸同胞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共商、共议两岸关系道路和前途,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商、通航,是我们党和政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的旨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主张。对年来,尽管受到台湾当局的竭力阻挠,但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经过漫长的波折起伏,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通邮——两岸间的邮电往来频繁为了打破两岸间的邮电隔绝,我邮电部门于1979年2月率先向台湾开办了对台电报业务,3月和5月又相继开办了对台湾的长途电话业务和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  相似文献   

4.
4月12日至25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拥护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先后分3路赴沿海6省1市,就推动海峡两岸政治谈判、经贸合作和两岸直接“三通”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讨。他们在考察后指出,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台声》2002,(11)
四川省台联举办海峡两岸共明月诗歌赛“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由四川省台联主办,台湾高雄、台中、西康四川同乡会、四川省台办《海峡两岸》杂志、四川老庄学会《养生》杂志、《柴门》诗刊协办的海峡两岸共明月诗歌赛暨中秋联谊会,于9月20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等有关方面领导,在蓉台籍同胞、各大专院校的台湾学生代表100多人一起座谈联欢,共度中秋佳节。海峡两岸共明月诗歌赛自今年7月份发出通知到8月中旬截稿,得到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2,(12):57-64
每月点评跃马齐飞共创辉煌郑坚1—1台湾百姓怎能“放心”毕松2—1充分理解台湾同胞的复杂心态宜周3—1与台湾人民对话宜周4—1台湾当局正在往迷途上“拼”魏大业5—1两岸一家血浓于水云舟6—1台湾民意呼唤“三通”范丽青7—1政治谎言愚弄不了台湾民众兰沁8—1阴霾遮挡不住光明云舟9—1借“反恐”之名炒“台独”冷饭小艳10-1寄望于台湾乡亲宜周11-1和平统一对两岸同胞最为有利宜周12-1特稿中国统一进程不可阻挡安华2—4———2001年海峡两岸关系述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汪舟3-12———两岸媒体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7.
日益热络的两岸教育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两岸教育交流在维系两岸同胞骨肉情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教育交流的深入,台湾社会和教育界对祖国大陆及其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台湾青年学生对祖国大陆一些学校十分向往。而且,来祖国大陆就读,“路近费省”,没有语言文化障碍,有很多便利条件。因此,近年来,前来报考祖国大陆高校的台湾青年学生愈来愈多。招收台湾学生就读,可以满足台湾青年求学的需要,培养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部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的共识。两岸应该采取各种形式增进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永泰 《台声》2002,(8):30-31
“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2002年5月30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这是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纪念东南大学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并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会议由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约60余人,台湾代表40余人。会议的研讨主题反映当今两岸同胞关心的热点,即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交流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探讨。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副校长郑光甫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
台文 《台声》2019,(12)
<正>在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立足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政策主张,描绘了两岸同胞共筑中国梦的共同愿景。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强调"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引发广大对台工作者强烈共鸣。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这是70载  相似文献   

11.
陈云林 《台声》2000,(3):9-10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并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回顾5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我们与台湾分裂势力的斗争,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江主席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5年来,我们会同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江主席重要讲话的精神,为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间的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今年春节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所提出的八项主张,受到了海峡两岸广大同胞兄弟和所有炎黄子孙的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和八项主张,代表着包括台湾广大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解开海峡两岸间存在的历史疙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策。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献计出力,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全体同胞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促成祖国早日和平统一,都负有责无旁贷的义务。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人民要富裕,中华要  相似文献   

13.
<正>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讲话,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相似文献   

14.
<正>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是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重要文化标志,是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精神纽带。台湾地区妈祖宫庙众多,相关信俗活动多样,同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联系紧密,在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伟大事业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近年来,台湾当局借助外部势力,不断做出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举动,给两岸交流带来极大障碍。曾经海峡两岸“官不通民通,民不通以妈祖为先”的妈祖文化交流也面临困境,阻碍了两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华 《台声》2001,(3):16-18
2000年,世纪之交风云际会。经历台湾政局的重大变化,海峡两岸关系明显表现出两大特点:祖国大陆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海内外反“独”促统力量空前壮大,一个中国“大框架”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日趋热络,两岸同胞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的呼声高涨,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政府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2月 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政府有关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  相似文献   

16.
1998年足海峡两岸关系相对平静而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两岸关系尽管不乏小的波折,但相互间的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得以平稳发展,政治僵局趋向缓和,围绕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虽然景线解决台湾问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然面临很大困难、任在而进适,但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包括台湾同胞、浩田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所企盼的。两岸人员往来手交流呈良好发展势头一年来,两岸间人员往来频繁。l至11月,来祖国大陆从事探亲、旅游、经商、交流等各种活动的台湾同胞达led万人次,全年约计可达180万人次。同时,大陆赴…  相似文献   

17.
戚泉 《两岸关系》2013,(1):54-55
关公,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崇拜偶像。自古至今,关公文化深刻影响着两岸同胞。为了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2012年12月26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与黄河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主办,台湾鹏博策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山西关公文化图片展,通过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支持,在台中市灵圣宫开幕。台中市副市长徐中雄、台中市副议长张宏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人士与台湾关公文化信众等400余人参加开幕式及有关活动并观看展览。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在北京成立。10年来,大陆海协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积极促进两岸民间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岸同胞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2年3月至1999年7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17次,开展不同层次的对话6次。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张何平  王方 《台声》2002,(8):4-6
7月9日至11日,120多位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的两岸问题专家学者,聚会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参加每年一届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就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前景,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到会并发表讲话。从1991年开始,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全国台联、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了10届,成为目前两岸学术研讨方面规模最大的会议。此次第11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与以往相比,此届除有不少资深学者继续与会外…  相似文献   

20.
两岸一家,寻根同游。作为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活动之一,“2011年海峡两岸同胞河姆渡寻根之旅”活动于5月26日至28日在余姚举行,来自台湾和长三角地区的1000多名游客参与了此次活动,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增进了海峡两岸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联系交往,推动了姚台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