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观《诗经》中写到“狐”的九篇诗歌,《诗经》狐意象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象征性的和艺术化的三个层面,但三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关诗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宗教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七言歌行气势纵横,浮想联翩,而其短章大都隽永灵妙,情思深邃,象这首仅二十字的小诗所包含的艺术容量已大大超过它的篇幅。此诗篇制虽小,但是诗中所开拓的意境却相当阔大。诗中所有的所谓画面景物的陪  相似文献   

3.
就《漳郡会馆录》一书涉及的版本、人物、职官、科举以及闽台关系、会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逐一考据索隐 ,从中发掘史料 ,再现清代历史社会的若干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自从晚唐人韦叡《松窗录》记载写作经过以来,众多读者认为那是李白二入长安供奉翰林时的应制之作,其意不外乎歌颂杨贵妃之容貌如“红艳露凝香”的牡丹花云云。但是,韦氏将李白写诗的时间系于“开元中”,且曰“太真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领歌辞”等,均与李白大宝元年进京和杨玉环天宝四年八月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的实际甚相矛盾,故其说难以令人置信。  相似文献   

5.
6.
《白头吟》一诗,许多研究者一向认为是李白在蜀中生活时游历成都的少作。自古迄今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是:1、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此诗其为明皇宠武妃废王皇后而作乎……  相似文献   

7.
在苏轼论述诗文书画的若干题跋中,有几则关于唐人张旭草书的评论。这几则评论代表了苏轼对学习草书的看法:既有关于草书笔法来源的个人主张,也有崇尚意趣的新颖观点,同时也存在背离书法“尚象”的原初轨迹并迷恋自身才华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2004,(6):72-74
我业余喜欢写些新闻稿,却从没向《半月谈》投寄过,毕竟她是国家级的权威刊物。去年,我在《半月谈》上看到武汉城市窨井盖屡屡被盗的报道后,想起我们市在窨井盖上加栓、加链以防盗的经验,就赶紧迫了一张  相似文献   

9.
在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中,范戊以白玉微圜之形不足以制礼器为喻,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礼乐教化与楚国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旨在批评楚王不谙治道。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相互参验来进一步解读此简文,经考证简文中楚王的真实身份应是楚怀王,楚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经济是"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应","君人"的安危与是否爱民、尚贤好士、隆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解析范戊提出"三回"之论,准确把握楚国精英阶层的治国理政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小清新,明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就连三岁孩童也能倒背如流。对这首诗的通常理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远在他乡的诗人睡卧于床榻之上,一觉醒来,看到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明亮的月  相似文献   

11.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李白现存诗文大部分进行编年,以梳理李白一生经历命运、思想脉络及诗歌创作特点为主旨,并围绕此主旨从校勘、注释、编年等各个方面将这一主旨贯通起来。校勘方面采取按断校,避免了不必要的异文之争;注释方面力求简洁,并注意把词语还原到诗歌语境中去理解其准确意思,注中有评,通过评的方式点明诗歌写作主旨及技巧;编年方面注意结合李白其他诗文和同期交游诗人的诗文,善于利用诗歌中的情绪导向并结合诗人经历,联系当时历史事件与社会环境寻找编年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尚代荣 《理论月刊》2004,(8):110-112
本文首先分析了《蜀道难》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又从艺术生成的角度探究了此诗的政治文化语境,从而分析出理想和现实(即社会语境)的矛盾冲突是构成诗歌艺术素质的心理依据和动因,我们从中明白其浪漫的艺术特征与诗人的心理状态构成一种互为表里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勰《文心雕龙》专设有《练字》篇,论述文章写作中拣选文字的一般原则,而其所涉及者又主要为字形问题,似乎与文学理论无关,因而不为后世研究者所重视,甚至受到不少非议。只有充分考虑到当时文章书籍的生产、流通条件等物质文化因素,并将《练字》篇置于全书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思之中,才能正确理解本篇的写作意图及其历史意义,并发现它与后世"炼字"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论发微曹毓生毛泽东关于诗歌问题的许多见解,早已为学者所反复研究。但其中有五个重要方面,虽屡经解说仍未得其精髓。笔者拟试加诠释、阐发,以就教于大方。《沁园春·雪》自一九四五年正式发表以后,注家蜂起,论者不绝,大都说得很对,也有说错了的。针对后一...  相似文献   

15.
<正>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首诗是我耳熟能详十分喜爱的,从十几岁一直到年近八十,仍是情爱不减。在我和好友心中这两首诗是唐诗中的"双子星座",魅力、价值等量齐观。好选家是诗苑的"伯乐",崔诗正是被《唐诗三百首》首选登上唐七律之首的位置。从最早出现对二诗的评论直到时下,对崔诗都是赞词,连  相似文献   

16.
赋论发微     
这些年来,辞赋研究进行得十分热烈。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对我国辞赋的渊源流变的探索及作家作品的评论上,尤其是集中在对汉赋的研究上。对我国历代赋论的研究则几乎无人问津,即算是一些专门研究我国美学史、文学批评史的专著,也只研究我国的文论、诗论,略及曲论与词论,而很少涉及赋论。出版界也只出版诗话、词话,很少出版赋话。大家似乎都忘记了我国美学史、文学批评史还有赋论这样一份珍贵的文学理论遗产。其实,缺少  相似文献   

17.
李白做官     
说李白不屑于应举做官,恐怕于情于理都很难讲得通。先来看看当时的实情。许多大学者分析认为,李白出身于商人之家,他自己也曾步过陶朱公后尘。而唐代典章制度规定,商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朝廷同时网开一面,允许举荐入仕。于是李白急忙出川,一头扎进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隐士们诗酒唱和。终南山是通往官场的一条捷径, 隐士们“隐”得出了名,顺顺当当就戴上乌  相似文献   

18.
方坚伟 《前沿》2014,(9):221-222
《目录学发微》于卷四“论汉魏时之四部”推论:“四部者,即指六艺略中之乐、《论语》《孝经》、小学也。”此论可待商榷。依据《初学记》和《北堂书钞》的两条材料为基础进行辨析,汉魏之际的“四部”之名应当是有两种内涵:一种是余嘉锡之论可备一说;另一种是汉魏之际“四部”之名与荀勖《中经新簿》的四部分类法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周先来 《政策》2008,(10):47-48
安陆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唐代诗人李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极具开发价值。随着武汉城市圈文化产业的加速融合,深度保护开发利用李白文化资源,做大李白文化产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2012年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在台北落幕,悠久厚重的北京文化以各种艺术形式登陆宝岛。其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李白》是本次北京文化周的重头戏之一。据报道,该剧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演出两场,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反响,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多次淹没在观众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