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并就"潜规则"对法律所带来的挑战和启示以及如何去完善法律从而科学合理的规制"潜规则"现象做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少年"二代"现象,最近一直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在我看来,青少年"二代"现象,并不仅限于"富二代".它还包括"民二代"(外来人口二代)和"独二代"(独生子女第二代)等诸多青少年"二代"现象.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所谓"科长现象",当然只是一种借喻,指的是在一些地区和机关,"上头"积极性很高,"下头"冲劲也很足,但是某些中间的管理层,却是"岿然不动",要么失之冷漠,要么推诿塞责.我们的"科长"们,大多数是负责的.但不同程度存在的"中梗阻"现象却阻碍当前发展,尤其是攻坚克难的一个障碍.上海市嘉定区着手解决"科长现象",是抓到了当前机关作风、干部作风的一个要害.  相似文献   

4.
在"官腐"之外,还有一种较隐秘的腐败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师腐".近期,记者深入各地调研发现,"师腐"现象绝非一校、一地所特有,而且形式多样,不但破坏教育公平、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引税"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法学杂志》2002,(6):66-68
一、"引税"的界定及其表现 作为对经济生活中某一类现象进行概括的"引税"一词,通常是指地方政府动用税收优惠等各种手段吸引外来投资、拓展本地税源和增加税收收入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跑官"     
时下新词很多,隔不久便冒出一个"系列"。 "跑官"一词属于一个小的"系列"。相应的就有了"亮话儿"与"潜颂"二词。又"跑官"一词,指的是一种现象。 "跑官"也就是四处托朋友,找关系,探后门儿,傍权势,为自己当官走捷径的勾当。不知它是老百姓对此现象的形容,还是某些人自身的经验总结?总之已成了人们都懂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7.
网络影视中的"滑稽模仿"行为,又被称为"恶搞".我国研究"恶搞"与著作权侵权的关系,源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案纠纷.<馒头>所代表的"滑稽模仿"现象时下已愈来愈烈,甚至于"无所不能搞",但我国目前仍然没有相关法律明确涵盖此现象,对于其是否侵犯著作权,观点不一.从实践角度看,"滑稽模仿"和"恶搞"二者长期被混合使用,已为同一含义.从侵权行为法角度并结合著作权理论,对"滑稽模仿"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和认定侵权行为标准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腐败分子不断落入法网.大凡贪官,一旦押进监狱,前程毁弃,自由丧失,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于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忏悔"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谁能不后悔呢?都怨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了问题,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问题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跃 《河北法学》2005,23(4):6-9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一直是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民工荒"问题在我国引起的强烈反响为契机,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得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是一个重要根源.尝试从法律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希望在理论上得到解决这一困惑的钥匙,并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惩治"权力寻租"在经济学语境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怡  梁剑 《政治与法律》2004,(6):116-120
腐败既是一种病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在关于腐败的众多研究中,从经济学角度入手的"寻租"理论以其强大的说服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腐败现象与"反腐败"策略的经济分析从不同于传统刑法思维的新视角为科学和优化的配置刑法资源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礼貌的伦理"是行政活动领域一个特异的现象,是一种不符合公民意愿及社会需求且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其产生及表现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及提供过程中.美国著名学者库珀对行政伦理进行过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库珀行政伦理的分析,"礼貌的伦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权力的困境、角色的困境和利益的困境.而公民权利的良性回归、社会期待的有效回应、政绩考核的科学合理、行政伦理的重塑内化能有效消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崇拜明星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屡见不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人类崇拜神到崇拜人的一种转变。也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创造了"明星",成为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二部分是分析此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的原因是"生产者"即商家抓住人们心理不断产出"受欢迎"的"商品"即明星不断满足人类追求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商标俗称"恶意注册案的程序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期,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因注册商标的俗称而引发的纠纷,但商标权人却很少能获得救济,其重要原因在于权利人对实体请求权和具体法律条文选择不当.这一现象暴露出我国法律实践中诉讼标的识别技术的缺陷.在涉及消费者利益的商标纠纷中,裁判机关应根据新诉讼标的理论,按照"你给我事实,我给你法律"的原则,独立判断原因事实的法律性质,而不应受当事人法条选择的约束,以杜绝当事人必须"适用法律正确"方获救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慧 《法学杂志》2007,28(3):99-102
每个人皆应有国籍,每个人皆应有一个国籍,这是各国在制订国籍法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多重国籍是不正常的现象,于国于民弊大于利.主要理由是,"一人一籍"原则是在国际条约中明确加以规定的,是进入和谐社会所应保持的最正常状态;多重国籍会在国与国之间制造很多麻烦,也会使当事人在人格上面临某种尴尬.中国暂不应修改《国籍法》理由很简单,因为"一人一籍"原则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5.
"缩水"原因 在笔者采访中,不少战斗在反贪一线的检察官感到:罪证"缩水"很平常.当前,办理受贿案件从检察机关侦查阶段到法院审判阶段,认定的犯罪数额往往在递减缩水,这种现象在地方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政府法制》2007,(15):4-6
近期,随着城乡规划法草案进入审议程序,城乡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形象工程"再次成为社会批评的焦点。"形象工程"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等不正常现象,不仅劳民伤财,而且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内部监督,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是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多年来抓队伍建设一贯奉行的准则,尤其对自侦部门的监督更是该院多年来工作的重点.十余年来,该院办理自侦案件百余起.从未出现人员违规、违法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正当理由涉检上访事例.关键因素何在?回顾以往,可归结为该院始终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宗旨,摸清不同时期在办理不同案件过程中,易诱发触及舞弊问题的症结,坚持以"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搭建公正执法和阳光办案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依法行权和用权问责长效机制,堵源截流消除执法办案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安防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就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安防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人才竞争加剧,同行业之间相互"挖墙角"或"集体跳槽"现象十分普遍和突出.  相似文献   

19.
据说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正在草拟一份全市性的"家政合同",其中有-个惹人注目的条款,就是"禁止保姆陪睡". 我想,既然要在合同范本中"专项禁止'此看似不属于"保姆服务范畴"的"活计"(当然"夜间陪护病人或老人"是否也属该条款之"陪睡"概念,还有待商榷),想必该现象已渐成蔓延之势.针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进行某种道德劝诫(包括书面上的"禁止")无可厚非.但签合同,毕竟是指双方自愿达成协定,也总该讲究个"权利义务对等"--禁止保姆陪睡.  相似文献   

20.
陈耀东  张瑾 《河北法学》2007,25(10):91-94
"凶宅"是指曾发生人为因素致人死亡的或地处异常地段的房屋,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非源于主观感受.忌讳"凶宅"并非良俗,不能运用民法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调整."凶宅"应被认定为房屋的瑕疵,因隐瞒"凶宅"而为房屋交易产生的纠纷需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调整,并适用合同法规则救济买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