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推动华北石油新闻事业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引导舆论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于新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也为新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科学方法。目前,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环境所发生的重大变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话语体系,塑造全新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以来,有幸参加了两期由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全省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舆论重要思想、融媒体大数据时代核心媒体的发展与前景、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等讲座,实地参观了浙江日报社、浙江广电、山西传媒学院等专业媒体和学校。作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通过参加理论与体验相结合的专业培训,受益匪浅,对于我们在新形  相似文献   

4.
再说大作     
上期欧阳主编对于大作问题很是发了一番感慨,读后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 时代呼唤大作,大作影响时代。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人妖之间》,国外的诸如《美国梦寻——一百个美国人的口述实录》……每每读到这些新闻史上的大作,我们都会被感动,起码会被触动,其中的故事人物甚至语言风格都会被津津乐道或刻意模仿,正所谓"领风气之先"是也;另外,对于读者感官上的刺激是四个字——阅读期待——这不是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能达到的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规律的总的看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入的重要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传播规律,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广泛而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核心是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坚  相似文献   

6.
曾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一次体育报道竞赛中,一位刚满21岁的银行职员竟以“嘘嘘———0比0”仅6字的文章,击败了那些绞尽脑汁大篇幅报道比赛的资深职业记者1100余名,夺得了最佳报道奖。这就预示曾一以贯之的新闻文风已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以简洁明快的新闻语言进行报道的形式,将为21世纪新闻文风的改革指明方向。多搞一些“短平快”的报道,是时代的强烈呼吁。我们这个时代是急剧变革的时代,仿佛是一个“经济战争”的时代。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人们必须集中精力,只争朝夕。因此,我们的新闻必须长话短说、多话少说。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3)
正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基本方针、实践路径。讲话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光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要论断,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一、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挑战1、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涌现,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给传统媒体如何践行自身职责和使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6,(1):1-1
又是一年过去了,岁末盘点,素常深埋我们心底的感恩之情愈加强烈。杂志,作为一种媒体,不管其规范的内涵如何表述,我们把它称之为“新闻创造者和新闻接受者之间的中介”。每天、每月、每年,大量或让人感奋、或令人震惊、或增人睿智、或使人清醒的鲜活信息,汇集案头,经编辑们的精心梳理,再以纸张和方块字为介质传播出去,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过手”之劳留给我们的不是重复劳动、单调烦琐,而是对时代激越跳动脉搏的感受,是这些信息传递给世人时滋生的成就感。正是这些感受,引我们驶入时代大潮之中,与时代同呼吸、共忧乐。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怎样看待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的一切舆论宣传,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必须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综观无产阶级新闻事业160多年的历史,新闻工作离不开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党性原则的生命力贯穿于新闻工作的规律之中;在充满变化和变革的时代,坚持党性原则对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人们获取各类新闻更加快捷,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介人生活的广度、深度曰益扩大。不管承认与否,新闻舆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力量的存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案例时有发生,并日趋多发。如何平衡新闻监督、言论自由与公民人格尊严两项基本权利发生的冲突,一直是新闻学界、法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民法典时代即将开启之际,让我们再次聊一聊以名誉权为主的人格权与新闻侵权那些个不得不说的事!  相似文献   

12.
程曼丽  谢立言 《求索》2012,(5):207-208
本文通过论述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和存在意义,探究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们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在不断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民众和社会对于公共事务的了解、对话渠道越来越多。研究也说明,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缺乏较为具体的法律法规支撑,在如何具体实施和组织新闻发布方面还不够成熟,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的人才培养也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13.
沈睿 《小康》2008,(1):102-102
跟过去比起来,现在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了。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新闻之中,时间一长,神经也就变得麻痹起来,于是便渴望着更大更刺激的新闻;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可怕的冷漠。冷漠的表现形式除了没有谁仔细听别人说话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依托下因其成本低、可及度高被人们广泛运用——尤其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然而,从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具有一定风险: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虚假新闻对于个人及社会均有极大负面影响,因此中外各国针对虚假新闻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手段,具有相应的虚假新闻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党的新闻工作,多次就新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党在新时期的新闻思想,对于指导21世纪我国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环境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重视思想意识形态,利用全媒体加大舆论传播影响,将新闻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行整合,以应对新时代舆论环境发展。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要遵循发展规律,凝聚工作共识,构建新格局以适应时代变化,坚守职责和使命,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贵刊2011年第25期《全民记者时代,法官何为?》一文中,做好法院法官之答卷要有新闻敏感性,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理念,不难看出在案件信息聚焦化的围观时代,司法对于民意的重视。这样的重视维护了公众对法律的信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民  相似文献   

18.
龚晨 《传承》2010,(9):14-15
领导干部的媒体运用能力就是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坚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运用正确的方法合理利用和开发媒体,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的本领。增强领导干部媒体运用能力,对于适应执政环境新变化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把握和运用新闻规律,提高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软实力,对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与突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是焦点,人人都有可能是新闻制造者、信息传播者的时代,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媒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多媒体时代我国传媒界大力推进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其在全国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民生新闻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从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众话语、民本意识等多维角度去理解.民生新闻具有巨大的存在价值,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还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但是,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今后民生新闻必须在坚持自己特色和原则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形式、内容和视角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