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以来,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按照江苏省民政厅部署,立即开展对地震灾区的定向捐款和物资接收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泰州市民政局向社会公开了泰州市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的接收捐赠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 4月21日 上午,海陵区82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顾泽彬向雅安地震灾区捐款2000元.这是芦山地震以来,泰州市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2日——四川芦山“4·20”地震后的第三天,不少媒体记者走进芦山县城,发现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帐篷,马路边、绿化草坪上、医院空地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蓝色帐篷。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4,(3):22
正2013年,四川省先后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数次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四川省四个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悉数启动且次数频繁,尚属首次。尤其是芦山强烈地震,致灾面积广、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四川省民政厅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一、提高重建补助标准,分类分档实施补助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的芦山地震,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不管是灾时开展属地为主的应急救援,还是灾后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走出的重建新路,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2013年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对雅安市造成了严重破坏,房屋坍塌、交通中断、满目疮痍,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央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5.
鲜圣 《中国减灾》2013,(8):50-51
2013年4月22日22时21分,从云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发往“4·20”芦山地震灾区的1.5万床棉被,准时抵达成都新津火车站,火车站顿时沸腾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5,(3):5
<正>1月18日—22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率工作组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督查调研受灾群众过冬生活安排、恢复重建、救灾款物管理等工作。窦玉沛副部长一行先后深入四川省天全县、芦山县和云南省鲁甸县受灾乡镇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与受灾  相似文献   

7.
刘南江 《中国减灾》2013,(9X):52-53
<正>倒损的老旧房屋、悲痛的死者家属、奋战的武警消防、忙碌的救灾干部、一直坚守的卫生医疗人员和灾区一顶顶天蓝色的救援帐篷共同绘织成一幅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抢险救灾的大画卷。虽然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这一幅幅画面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令人揪心、那么令人感动。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参加的国务院工作组于7月22日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前往受灾较重的岷县、漳县、宕昌县指导抗震救灾,并立即对灾区开展倒损房屋调查,实地获取到不同结  相似文献   

8.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3):6-9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受灾地区准确的灾情信息,是进行救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而高分辨率遥感等科技手段在灾情信息收集、灾情分析评估等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震后108分钟遥感飞机即飞往灾区开始执行灾情遥感监测任务,震后9小时即通过网络实施数据共享,震后24小时内,将灾情分析报告上报决策部门,为灾区的抢险救援提供了宝贵而有力的数据与信息支持,为  相似文献   

9.
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出现新变化从最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灾害形势和全国救灾版图呈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强地震活跃,密度大。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7-10年中强震活跃期,连续发生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二是灾害的突发性、超常性特征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几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霎时间,天摇地动,墙倒屋塌,满目疮痍。时隔4个月,笔者再次走进地震重灾区,感受到了灾区群众自力更生、创造新生活的努力和信心。帐篷区里有温暖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一直是鲁甸地震灾区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在这里的帐篷区,每个帐篷上都贴着"包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4,(2):22-22
2013年,四川省先后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数次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四川省四个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悉数启动且次数频繁,尚属首次。尤其是芦山强烈地震,致灾面积广、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四川省民政厅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9):61
4月20日,四川雅安7.0级地震发生后3小时,民政部迅速从武汉、长沙、西安、兰州和成都储备库调拨3万顶救灾帐篷、5万床棉被和1万张折叠床。20日21时,根据地震灾区需求,民政部紧急从合肥和昆明储备库增调2万顶救灾帐篷和5万床棉被,帮助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置工作。接到物资调拨通知后,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安徽、云南6省民政部门立即启动救灾物资紧急调运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3):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评选出2013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一、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害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灾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4.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受灾地区准确的灾情信息,是进行救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而高分辨率遥感等科技手段在灾情信息收集、灾情分析评估等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震后108分钟遥感飞机即飞往灾区开始执行灾情遥感监测任务,震后9小时即通过网络实施数据共享,震后24小时内,将灾情分析报告上报决策部门,为灾区的抢险救援提供了宝贵而有力的数据与信息支持,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后,地震灾区和受灾群众的各种消息被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和受灾群众献爱心。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在接收捐赠的工作日志里,记录了地震后一周泰州各界为灾区尽已所能的大爱之举。当然,这也仅是地震后,全国人民对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善举的小小一角。但通过这一角,我们也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情谊。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1日5时58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调拨2200顶帐篷、5000床棉被等中央救灾物资,民政部救灾司副巡视员方志勇率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5月12—13日,工作组深入县人民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是值得所有民政救灾人铭记的一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距离汶川地震6年,距离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4年,距离芦山地震1年。2014年6月17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这一制度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与指标,为国家和地方编制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也标志着  相似文献   

18.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宗教界人士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动员起来。同体大悲,迅速发起救灾倡议四川省佛教协会向全省佛教团体和寺庙发出号召,发扬"慈悲济世、关爱生命、普度众生"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奉献爱心,帮助芦山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四川省道教协会向各市、州道协和宫观发出倡议,呼吁全省道教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  相似文献   

19.
正3月25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会上,民政部代表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汇报了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建议。本刊特进行节选刊登,以飨读者。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干旱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海洋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相继遭受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  相似文献   

20.
万文 《两岸关系》2010,(2):38-39
人们从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名单中,看到了台湾慈善家许伯夷。他个人捐赠9万元食品和饮用水以及价值19万元的发电机、帐篷等灾区急需物资,并且随车队前往前线赈灾。不仅如此,他还将价值不菲的珠宝进行拍卖,所得款项也用于灾区的家园重建之中。四川省政府为他颁发“抗震救灾”纪念勋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