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悬赏广告的性质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通过对悬赏广告性质进行辩析,结合我国《合同法》立法资料与外国立法例,对我国《合同法》放弃规定悬赏广告的立法意旨进行探究与评价,并提出:悬赏广告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性质如何,对于审判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不应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合同法》放弃对悬赏广告作出规定在策略上过于保守。在此情况下,司法实践应尽快统一认识,使法律不但具有灵活性,而且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悬赏广告已广泛运用于社会各领域,然而对于悬赏广告中的法律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面对悬赏广告立法上的真空和滞后,学术界争议颇多.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问题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悬赏广告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广告,但很遗憾的是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没有关于悬赏广告的专门规定.这无疑加大了此类纠纷的处理难度。关于悬赏广告性质是要约还是单方法律行为以及基于此产生的法律效力,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基于采取单方法律行为说与悬赏广告可以撤销的观点,使关于悬赏广告的规定在我国立法中有所体现,不仅可以完善我国立法体系,而且能减轻实务中处理此类纠纷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对悬赏广告规定的过于单一,在司法实践中,由悬赏广告引起的纠纷早已有之.随着社会复杂化的加剧,我国民事法律越来越有必要对其加以更详细的规定.通过对悬赏广告的性质、悬赏广告的拘束力、悬赏广告的内容、悬赏广告的目的四方面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探析,以期未来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在这些方面能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5.
刑事悬赏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加爵案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刑事悬赏问题的关注,我国尚没有关于刑事悬赏的专门法律规定,理论界的探讨也多限于民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仍然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单独法律行为,悬赏人只能是侦查机关,而赏金的给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历来有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两种不同的学说,本文试从各国立法的比较研究为视角,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阐述采单独行为说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有“单独行为说”和“契约说”两种对立的主张.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立法精神分析,“单独行为说”有不当,“契约说”有偏失.针对悬赏广告法律定性,对于报酬数额明确一定的情况,应将此类悬赏广告定性为要约;对于报酬数额不明确的情况,应将此类悬赏广告定性为要约邀请.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悬赏广告的出现,不仅大大丰富了社会广告的内涵,而且因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悬赏广告的性质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有严重的分歧.因此,有必要从这一社会热点出发,立足我国实际,以概念为基本出发点,在综合分析当前学说并进行优劣比较的基础上对悬赏广告的性质做出取舍,为我国悬赏广告性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一种可供参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赏广告是以广告的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的意思表示。悬赏广告古已有之,现实中也不乏其例。关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的讨论对于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的起草,起了相当作用。但是,我国合同法最后仍未对悬赏广告作出明确规定。因此,笔者不惴冒昧,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法律适用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以我国悬赏广告的运用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 悬赏广告的性质 本文着重对悬赏广告的性质加以分析。对悬赏广告的性质,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主要有两种见解,即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①英美法系因不采用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0.
结合悬赏广告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案例,对公务悬赏广告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性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也对公务悬赏广告具体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奖励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和规范公务员奖励的立法、适用和奖励争议处理的基础性准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原则、论功行赏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五大原则是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民事公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民事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 ,为维护公益 ,以国家的名义将一定种类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制度。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有其坚实的诉权理论、当事人理论、检察理论和处分权理论依据。民事公诉的核心问题是确立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和检察机关在民事公诉中的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3.
所谓悬赏取证,是指当事人为证明诉讼事实,以公开许诺奖励的方式,请求证人为其作证的举证形式。诉讼法理论界以及司法实务界针对悬赏取证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从两个典型案例出发,探讨悬赏取证出现的现实基础,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其证据效力;并且悬赏取证不等于收买证人,与收买证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悬赏取证的法律规制问题予以阐述,以期规范我国的取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刑事悬赏广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法律没有关于悬赏广告的明文规定 ,理论界的研究也多针对民商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应定位为职责性单独行为 ,广告人只能是司法机关 ,悬赏金的支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平衡保护私人自治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两个基本点的考虑,公私法划分标准采用"规范性质区别说".按照这种观点,民法中的任意性规范都是私法,强行性规范都是公法.这是以规范为单位对民法属性进行的考察.民法既有私法性的规范和制度,也有公法性的规范和制度,既调整私法关系,也调整公法关系,所以,民法是公私混合法.  相似文献   

16.
原告范围的确定是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该条规定存在着立法体例不科学、列举不恰当及用语不明晰之弊端。由于短期内不可能再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故在《环境保护法》修正案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并以司法解释明确"机关"、"有关组织"及"环境公共利益"的概念,将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作为护法机关之一,其参与民事诉讼活动以新修订的《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职权与职责的运用,体现其既作为原告或原告代表人或代理人,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护法机关的双重身份.我国检察机关作为独立的司法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活动也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这不仅是对检察监督的完善和补充,也通过检察官作为当事人或诉讼参加人身份参与民事诉讼的特殊方式,遵循了"意思自治"原则,经职权法定化和职能设置后,对我国司法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54条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具有抗命权,但在实际运行中抗命权具有不确定性。公务员的抗命权应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才能提高其行政能力,才能促进公务员法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整体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重要目标。目前,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通过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来强化公务员管理,并加强以公共服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亚丽骗官案充分暴露出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滥用权力、价值定位混乱等伦理失范问题。我国公务员伦理法制化建设迫在眉睫,应在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分析公务员伦理法制化现状的基础上,遵循超道德底线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出台专业的国家公务员伦理法。设立公务员伦理审查机构是防止公务员伦理失范风险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