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开洲 《工会论坛》2005,11(4):101-103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坚持和丰富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目标。牢固树立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我们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析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新时期全面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是根本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协调推进、目标全面实现的过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增强统筹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其落脚点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人性、潜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是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社会条件.检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坚持全面发展,精髓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本质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它与科学发展观有什么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目标是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与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以发展为根本任务,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其基本内涵作了准确概括。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它坚持发展目的与建设手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统一、目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统一、创新理论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只有对这几对辩证关系深入分析,才能深刻揭示科学发展观及其基本内涵中蕴藏的辩证思维,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媒介是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了"天然自然"不断向"人化自然"转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阐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3.
赴美国学习考察期间,学习了解美国警务、教育、经济、法律、科技、管理、制度、民族、宗教等多学科知识。现代警务理论与警务实践、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值得学习借鉴。提出三点思考,即:确实用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现代警务理论创新和警务制度改革步伐;确实用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和警务人才培养步伐;确实用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能源合理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时代背景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苏联兴亡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实践基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的矛盾意识和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立足公安工作实践,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引领,积极探索并努力构建公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在对公安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推进还不够有力的主要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出政治合格的接班人,是高等院校肩负的义不容辞的重任。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顺应全球化政府改革再造的潮流。适应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在价值诉求。树立"以民为本"的政府观,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政府文化,克服传统行政体制和传统文化的羁绊,从而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二者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把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统筹兼顾,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后者是对前者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引发了公安教育创新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推进了公安教育解放思想与创新思维的提出,指导了公安教育思想解放与体制创新的深入实践。实践证明,公安教育只有立足“服务实战”,坚持“五个原则”,加强“五项机制”,实行“教、研、训、练、战”一体化,才能顺利推进公安教育自身建设的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现行宪法完成了从革命宪法到人权保障宪法的转变。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还存在内容结构、实效发挥和履行国际人权公约方面的局限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宪法应该通过修改集中梳理、完善宪法人权保障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