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人工制备猪促卵泡激素的可行性,从猪的脑垂体中抽提总RNA,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猪促卵泡激素α、β亚基基因,并将其分别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中,通过转化BJ5183-AD-1细胞继而构建含有猪促卵泡激素α、β亚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将含有猪促卵泡激素α、β亚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AD-293细胞,细胞产生病变,证实猪促卵泡激素α、β亚基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胎牛血清(FCS)、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泡刺激素(FSH),对小鼠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卵泡腔的形成及雌二醇(Estradiolam,E2)和睾酮(Testosteroni propionas,T)的分泌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室检验 ,从福建省 2个送检猪场猪的肝、脾病料中分离出 2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结合临床表现 ,推断它们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猪博卡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博卡病毒(PBoV)所有基因型的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BoV的不同基因型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分别设计出扩增PBoV1/PBoV2及PBoV3/PBoV4/PBoV5的引物,在分别建立单一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组引物的比例、退火温度等条件的优化,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PBoV1/PBoV2和PBoV3/PBoV4/PBoV5的双重PCR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来自四川省部分猪场的18份腹泻仔猪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双重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四川省存在猪博卡病毒感染,样品中有10份为猪博卡病毒阳性,其中7份为猪博卡病毒3/4/5型,2份为猪博卡病毒1/2型,1份为猪博卡病毒1/2型及3/4/5型共感染。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能成功检测出猪博卡病毒所有基因型,并能区分PBoV1/PBoV2和PBoV3/PBoV4/PBoV5,为猪博卡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ATCC VR 2332 株人工单独感染3 头3 周龄仔猪,并用PRRSV ATCC VR 2332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联合感染2 头3 周龄仔猪,每日检查试验猪体温、采食情况及临床表现,并用HerdChek IDEXX 试剂盒测其血清抗体。PRRSV PCV2联合感染猪分别在感染后1、3周剖杀,PRRSV单独感染猪和健康对照猪分别在感染后1、2和3周剖杀,对全部试验猪的肺组织进行灌洗处理以获得肺泡巨噬细胞(PAM),用PAM进行抹片,同时用肺组织直接进行触片做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结果表明,用所获得的3 株单克隆抗体均检测到人工感染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另外,用IIF检测7 头临床疑似PRRS病猪的PAM抹片,其中沭阳县的2头猪呈现阳性反应;对这2头猪的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在盲传到第4代时Marc 145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进一步证实用所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准确而可靠,且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通过IIF用于检测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江苏省宝应县猪相继暴发一种以发热、减食、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且病程长 ,呈地方流行之势。据统计 ,全县 16个乡镇存栏猪 2 2 .5万头 ,其中发病猪 10 85 5 2头 ,发病率达 48.2 % ,死亡 45 2 0头 ,致死率达 4.16%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5 0多万元。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本病为猪流行性感冒 ,并及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成功地控制和扑灭了疫情。1 流行情况本病对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在本次疫情的病猪中 ,育肥猪 8164 8头 ,占 75 % ,母猪 110 94头 ,占 10 % ,流产…  相似文献   

7.
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36头处于发情周期的健康成年母牦牛卵巢卵泡的结构与发育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牛基本相似。每对卵巢中原始卵泡数和生长卵泡数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前期的囊状卵泡数与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均与发情间期差异显著(P<0.05)。闭锁生长卵泡数在4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的闭锁囊状卵泡数与其他3期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发情前期和发情间期均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各级卵泡的闭锁形式各有特点。在生长卵泡、囊状卵泡及相应闭锁卵泡的卵泡膜中均见到了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发情周期山羊卵巢中的表达规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关中奶山羊卵巢中GPR30和NGF的定位和相对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PR30和NG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不同程度地分布于发情周期山羊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膜细胞、卵母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两者在各级卵泡中的表达量不同,GPR30在各级卵泡的相对表达量以发情期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NGF在原始卵泡中以发情期和发情前期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1),在初级卵泡以间情期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在发情周期的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中的表达规律和GPR30相似,间情期NGF在黄体细胞的表达强度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P<0.01)。表明GPR30和NGF不同程度地参与关中奶山羊卵巢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PCV2 PPV PRV和PRRS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参照GenBank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序列,设计了4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PCV2 ORF2、PPV NS1、PRV gB、PRRSV N基因的目的片段.通过对反应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PCV2、PPV、PRV、PRRSV的多重PCR(mPCR)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该mPCR对4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29.0 Pg(PCV2)、17.3 pg(PPV)、36.8 pg(PRRSV)、38.4 Pg(PRV),而对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1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大肠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119份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份样品同时感染PPV和PCV2,68份样品同时感染PRRSV和PCV2,其余样品均为PCV2阳性.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PCV2、PPV、PRV、PRRSV单个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单位王某饲养红玉杂交蛋鸡10只,体重2~2.5kg,因有几只始终未见产蛋,遂宰杀。其中一只剖腹后发现卵巢全部为囊肿的卵泡,呈典型的葡萄串状,体积为12×8cm大小的球块。卵泡内充满白色透明的液体,可辨的囊肿卵泡为238个(其中有血肿卵泡16个)。重539g,约占体重的1/4。另已宰5只中有3只出现数量不一的干酪样坏死卵泡。  相似文献   

11.
用B超断层扫描装五通过直肠观察马、驴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过程,发现排卵前7d到排卵前1d,马的最大卵泡发育与时间大致呈线性增长。在发情期,马、驴有3个卵泡发育,而且卵泡发育与气温变化有关。部分马、驴排卵后,观察到了血体与黄体的图像。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浙江省5个县(区、市)疑似患有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猪的98份病料中分离到26株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观察以及PCR鉴定最终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对26株已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4型8株,5型6株,12型5株,13型2株,其余5株无法分型,并且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庆大霉素敏感,对复方磺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氯霉素敏感性略有不同,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具有耐药性。试验结果对浙江省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外药动学模型中恩诺沙星对猪大肠杆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畜禽专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更合理地应用,通过建立体外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结果,在消除半衰期为3 h的模型内,2MIC(最小抑菌浓度)的恩诺沙星对猪大肠杆菌仅能抑制4 h,模型运行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5MIC和8MIC的恩诺沙星对猪大肠杆菌可抑制6 h,模型运行6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16MIC的恩诺沙星可在模型运行期间对猪大肠杆菌产生持续的抑制杀灭作用。在消除半衰期为6.5 h的模型内,2MIC的恩诺沙星对猪大肠杆菌仅能抑制4 h,模型运行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5MIC、8MIC和16MIC的恩诺沙星可在模型运行期间对猪大肠杆菌产生持续的抑制杀灭作用,4 h已经不能检测到猪大肠杆菌的存在。结果表明,若要使恩诺沙星发挥持续的抗菌效果,保持Cmax/MIC大于一定数值,同时维持有足够高的AUC0→24/MIC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卵巢疾病所致的不孕在奶牛中占6.9%,其中持久黄体发病率最高(占65.7%),其次为卵巢静止(占26.3%)、卵巢萎缩(占3.4%)、黄体囊肿(占4%),对奶牛繁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此外,卵巢发育不全、卵巢硬化和卵泡囊肿、卵泡萎缩、卵泡交替发育也零星发生。随着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的应用和生殖内分泌理论的发展,对监控母畜的繁殖机能发生了重大突破,使奶牛不孕率显著降低。国外通过RIA能对孕酮、雌激素、皮质醇,前列腺素(PG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等40多种激素进行测  相似文献   

15.
以疑似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 ,采集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经鉴定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对秦皇岛、唐山等地 8个规模化猪场的 2 98份血清样品采用猪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了血清学监测 ,检出血清抗体阳性猪 16 8头 ,阳性率平均 5 6 .3%。以 2~ 3月龄育肥猪的检出率最高 ,达 75 .2 % ,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感染和死亡,而母体通常缺乏临床症状。1988年我们通过血清学试验证实了北京地区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存在,随后分离到2株病毒,对其中1株做了理化特性鉴定,证明为猪细小病毒。为了进一步了解猪细小病毒的危害情况,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血清学及15个阳性猪场繁殖障碍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各种形式或不同规模饲养的猪 ,由于设施和卫生条件差 ,感染各种寄生虫的机会较多 ,加之部分畜主对驱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少对猪进行驱虫 ,致使一些地方猪的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2 0 0 0年 3月和 8月 ,笔者在本县东新、姚店 2地进行了生长肥育猪驱虫对比试验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效益显著。1 试验猪分组和给药在东新养猪场和姚店养猪场分别选择 6 0— 70日龄、体重15— 2 5kg的杂种猪和本地黑猪各 40头 ,经粪便虫卵检查 ,确认这些猪都不同程度的感染多种寄生虫。将杂种猪和本地黑猪分别分…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gD、gE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及其对应的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建立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和减毒活疫苗株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别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博卡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无扩增曲线。野毒株均出现gD和gE基因扩增曲线,而疫苗株只出现了gD基因扩增曲线,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gD和gE基因标准曲线Ct值和模板终浓度在1×108~1×10 copies/μ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均可达1×10 copies/μL。对39份猪组织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检出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病毒gD、gE阳性,表明这5份猪组织样品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常规PCR检出5份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经测序为野毒感染,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GenBank中登录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根据p72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了内(FIP,BIP)、外(F3,B3)2对引物,其中外引物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84bp。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非洲猪瘟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62℃保温60min即可完成,最低可检测到1×101 copies/μL的病毒DNA,与常规PCR方法相比灵敏度高100倍。对ASFV、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DNA同时检测,结果仅有ASFV出现条带,而其他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表明,建立的ASFV-LAMP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三种猪腹泻病毒性病原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A群轮状病毒(GAR)的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了3对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PEDV、TGEV和GAR的三重RT-PCR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进行了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PEDV 0.24pg、TGEV 2.3pg、GAR 1.5pg;特异性试验显示,它对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萨佩罗病毒、猪博卡病毒、猪环曲病毒、猪源大肠杆菌、猪链球菌2型、猪源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不产生非特异性扩增。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四川省6个猪场的4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PEDV阳性率达76.1%,TGEV阳性率为19.6%,而GAR未被检出;表明同场样品中存在PEDV与TGEV的混合感染。同时用文献报道的单一RT-PCR法对上述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符合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三重RT-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PEDV、TGEV和GAR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