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主要原因,从那里讲起比较好?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是从全民、集体两种公有制的不同因而需要进行商品交换这个主要原因去讲的。我们现在学习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许多文章和讲义,论证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主要原因,也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讲的。一些讲义写道:“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多种结合形式和结合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两个问题:提高自觉性;掌握操作性。 本文第一部分否定把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看法,认为商品经济的序幕不是由私有制拉开的,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不能归结为私有制。为此,本文精辟阐明了马克思关于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因素:“社会分工”和“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决不等于私有制,而应在更深层次上还原为“个别劳动”。只要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社会劳动,商品经济就必将存在,这就是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本文第二部分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践操作中,既要把握其一般性,又要把握其特殊性。本文从作为交换经济、价值经济、市场经济和竞争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法制经济等5个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商品经济的一般性;又从所有制基础、劳动者地位、生产目的、运行总体、历史作用等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人们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则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同样的题目,一年多以前马洪同志在同样的场合,也就是在这里讲过,今天我讲的,是就这个问题,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的情况和不同的论点。我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商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然性的论证已比较充分了,但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形态问题似乎重视不够。这有碍于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深入地认识。一、商品经济的历史形态是社会所有制关系与商品经济的结合点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产生之前,它经历了简单或小商品经济阶段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商品经济包含的不同历史内容使商品经济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在上述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新秩序问题的提出据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主任鲍彤介绍,赵紫阳总书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这个问题,起因于这样的想法,我们过去建立了一套产品经济秩序,现在搞商品经济,就要建立一套跟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秩序。我们的各种法规、制度,社会行为准则,思想观念,都要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否则,就会出现各种漏洞,出现各种混乱、脱节、失衡的消极现象,最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我们一方面是经济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又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致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还没有来得及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有的新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体会和认识。一、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商品关系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是商品经济,而不是部分是商品经济。现在大家都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商品关系了。但是,对全民所有制内部为什么是商品关系,认识并不一致,问题似乎并未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资本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前提。人们通常认为,商品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商品经济关系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终极关系。稍加分析便会发现,商品是资本与劳动两个要素的结合。商品经济关系实质上是因资本与劳动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商品经济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资本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并无多大争论。但是,在如何理解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涵义,以及阐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重大的意见分歧。学术界有些同志只讲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的一面,而忽视或者否认两者之间对立的另一面。近年来,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论”,(或称“相容论”或“趋同论”)甚为盛行。我们认为这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而且给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了错误的舆论导向。因此,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问题,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报告依据四川调研资料,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内在机理。本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可行性。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部分主要依据四川关于"增强三个自信"的调研情况以及对德阳市旌阳区、甘孜州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五大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方法途径。本部分在分析论证基础上,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方法途径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前一个时期出现的新的不正之风是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就请读一读这篇文章。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线索。文章虽长,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环境的创造和结构的调整以及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迄今为止,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从简单商品经济到资本本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始终是沿着一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道路前进。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以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夺为代价的,因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报告依据四川调研资料,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内在机理。本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可行性。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部分主要依据四川关于“增强三个自信”的调研情况以及对德阳市旌阳区、甘孜州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五大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方法途径。本部分在分析论证基础上,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方法途径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供了基础。这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是如此,在基本内容和体系上亦是如此。以往一些人只把《资本论》看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又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在研究《资本论》时,根本不去考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更不可能从中看到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把它放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和环境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只是商品经济的一种特殊形  相似文献   

15.
会议就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及社会主义生产价格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基本观点如下:(一)关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大家一致认为,正如《决定》指出,这二者是统一的。但在理解上仍有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有的同志提出,过去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有两种倾向,一种侧重于社会主义本质方面,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可称计划经济论。而对它的具体内容和确切含义缺乏深入研究;另一种侧重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方面,主张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可称商品经济论。这种观点往往只强调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存在,而对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的特征缺乏具体分析。《决定》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拜物教问题已逐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暴露出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对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进行党的廉政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曾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主义社会,他指出:"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解放,不仅意味着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而且也意味着完全废除商品形态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杠杆。这个问题可以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四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理想建设。我们党把无产阶级的伟大理想分为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两大部分。最高理想是建立“各尽所能,按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阶段计划经济的根本特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根本标志。但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应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八月一日至十二日,全国党校政经教学座谈会第四届年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举行,与会代表着重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讨论。现将学术讨论的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首先,中央党校政经教研室主任王珏教授作了《计划市场问题》的报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求实》1985,(3)
问: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竞争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竞争中某些与资本主义竞争相类似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对竞争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采取什么措施? 答: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开展竞争是十分必要的,符合经济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