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港最高法院原讼庭(又称高等法院)的刑事审判设有陪审员,什么人可以出任陪审员?目前它的作用如何呢? 香港陪审制的开端在英国法律制度史上陪审员制度由来已久,以往在英国有所谓大陪审团,负责调查、控诉;这种大陪审团制度目前在美国仍然存在。在英国和香港,陪审团现在扮演的功能只是定罪,其角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削弱。在香港,一般的民事审讯是没有陪审团的,主要用于高等法院的刑事案件。据史料记载,香港的陪审制度源于英国,在未曾订立陪审员法规以前已经成立;当时不但没有陪  相似文献   

2.
夏菁 《法学家》2005,(4):17-19
一、实现司法民主的重要方式是推行陪审制度 陪审制首先指的是一种司法制度,或者是司法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司法制度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指的是英美式的陪审团制度,按照这种制度,在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当事人选择若干普通公民组成一个陪审团,由陪审团负责对案件事实的判定,从而由法官适用法律作出最终裁判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质上学的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 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于陪审团的了解,来自于律政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一些不是法官的人,坐在法庭里表决犯罪嫌疑人罪或非罪,最初会让国入觉得新鲜.实际上,作为英美法系的重要亮点,产生于英国的陪审团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英国的司法制度也被移植到了这块新大陆.1776年美国独立以后,由于美国人出于对集权的天生恐惧,对分权和制衡有着无与伦比的热情,美国人将陪审团制度写入了在1791年成为美国宪法组成部分的共包括10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4.
近来,日本政府宣布将恢复和修改陪审法,建立陪审团制度,实现接近市民的司法.人们希望重新采用陪审团制度,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法官的错误裁判,并提升公众的司法信赖感.在陪审制度的类型选择上,日本政府面临英美陪审团制度和欧洲大陆混合法庭制度两种选择.在文化上,日本社会的等级制性质,对权威人物的高度信赖,日本人的团体意识及维持和谐的愿望,有利于陪审团制度的有效运行.在社会方面,日本社会的大多数人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质性的中产阶级,这有助于陪审团制度的功能与目标的实现.在法律上也没有阻止日本重新引进陪审团制度的障碍.因此,日本将会促成更可能是一种以英美模式为基础的陪审团制度.  相似文献   

5.
胡云红 《法律适用》2015,(2):115-121
从1993年俄罗斯在9个联邦地区率先试行陪审团制度开始,迄今已逾20年。本文在回顾俄罗斯陪审团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俄罗斯陪审团制度的设立背景、基本内容以及陪审团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总结分析了俄罗斯陪审团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和有关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未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吕娜 《法制与社会》2011,(32):57-57
人民陪审团制度是西方社会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近年来逐步被我国司法界所接受.司法界对于人民陪审团制度的优劣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人民陪审团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分析人民陪审团制度的基本特点及现阶段我国建立和完善该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就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7.
李芽  张飞 《法制与社会》2013,(19):46-47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虽然经过修改,但其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2009年河南省法院系统开始试行人民陪审团制度,试点4年以来,逐步呈现出一种与人民陪审员、西方陪审团制度不一样的审判制度。本文在对河南人民陪审团的制度特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陪审团制度在我国广泛推行的可行性,并对现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团制度提出了具体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康黎 《北方法学》2012,6(4):76-81
美国死刑量刑程序经历了一个正当化的历史过程,早期的陪审团废法现象催生了死刑陪审团制度,死刑陪审团制度的建立又引发了死刑案件审判的两分式改革并使死刑量刑程序得以独立,特殊的"凌驾陪审团"规则体现出美国司法界力图保持死刑裁量中职业法官与平民陪审团间的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大规模的宪政改革和司法改革。改革者们对实行70余年的法院组织制度、法官制度、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变革。在这一系列的司法改革措施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陪审团制度的建立。陪审团制度在俄罗斯并非初创。在1864年进行的影响深远的司法改革中,俄罗斯就曾经以英国为模式,建立了陪审团制度。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陪审团制度在俄罗斯法律体系中不复存在。苏联时代的司法制度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陪审法庭制度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普通的刑事和民事审判中,一般由职业法官一名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西北地区基层法院的司法改革中,F县人民法院所创设的人民陪审团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做法也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在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人民陪审团成员选任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需要加强,人民陪审团参与审理案件的规范性需要加强,人民陪审团意见缺乏应有的效力等方面。因此,应当从加强人民陪审团制度运行的基础保障,规范人民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的条件和程序,限制人民陪审团参与二审案件的审理,通过修改现行法律向人民陪审团制度提供正当性支持等四个方面来进行相关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夏欣 《法制与社会》2013,(33):27-28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体现在其宪法修正案当中,无论民事还是刑事案件,原被告都可以提出陪审团审判的要求。陪审团分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只适用于刑事案件,其主要职责和权利是决定是否起诉。小陪审团通常由12人组成,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本文所提到的陪审团,一般是指小陪审团。  相似文献   

12.
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陪审制度是在追求公正陪审团,而不是民主的陪审团,因为民主与正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民主追求的人民当家作主,而司法追求的是公正。陪审团在遴选阶段中,预先审核、无理由剔除、有理由剔除等制度性规定,就违背了民主的平等性要求,是按照程序正义的要求来设计的,目的是追求公正的陪审团。在坚持民主的前提下,努力使陪审团成为协商民主的制度角色,最大限度地追求司法公正,是陪审团制度自我完善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 英美的陪审团制度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陪审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刑事和民事诉讼案件中都使用的小陪审团(Petit jury)或叫审判陪审团。在民事案件中,它的任务一  相似文献   

14.
朱军  谢芳 《时代法学》2008,6(4):117-121
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中,陪审团制度作为校园司法制度的核心,发挥着实践民主,实现公平的重要作用,它从校园陪审团成员的组成、陪审团制度的性质、陪审团工作的基本原则、陪审团的职责、证据证明标准及其裁决方式等方面保证了校园公平、公正、民主的实现,这些对我国当前高校学生处分程序制度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霞  陈勇 《中国公证》2009,(3):28-30
在美国历史上,最早给予妇女选举权并允许其担任公职的并不是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东部各州,而是开发较晚的西部各州.位于落基山区至今不过50余万人口的怀俄明州经常开风气之先,赢得了多项第一.1869年,该州第一次授予妇女选举权,这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首创;1870年任命了第一位女治安法官:同年还任命了第一个全部由妇女组成的陪审团和第一位女法警;1925年,怀俄明州和德克萨斯州都首次选出女州长,怀俄明州的Nellie Tayloe Ross宣誓就职成为第一位美国女性州长.为了表示男女平等,怀俄明州州徽正中底座上画着一位妇女,左边站一个牛仔,右边立一位矿工.州座右铭也用"平等权利"的字样.因此,怀俄明州有着"平权之州"的别称.  相似文献   

16.
香港与内地陪审制度之比较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社会 ,陪审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民主制度 ,曾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香港与内地均适用陪审制度 ,但由于来自不同的法律制度移植及其他影响 ,陪审制的运作方式不尽相同 ,香港实行陪审团制(Jury) ,而内地实行参审制。当前 ,香港与内地陪审制度都面临存废的挑战 ,对比研究两地陪审制度 ,不仅有利于加强两地的法律文化制度交流 ,也有助于推动两地的司法民主改革。一、两地陪审制度的运作方式比较(一)两地陪审制的历史变迁现代严格意义上的陪审制度 ,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 ,其基本理念是让普通公民参与审判 ,体现司法民主。1843年…  相似文献   

17.
丁盼  姜琪 《法制与经济》2013,(8):41-42,44
陪审制度是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社会公众代表参与案件审判的制度。文章以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为视角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的实施现状,谈谈美国陪审团制度对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陪审团与检察官的公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诉讼制度中,陪审制有大、小陪审团之分。一般来说,行使起诉职能的是大陪审团,行使审判职能的是小陪审团。在美国,公诉权由检察官和大陪审团分别行使。刑事起诉有两种主要形式:大陪审团提出的起诉书和检察官提出的公诉书。有些刑事案件的起诉,由检察院直接决定和提起;而有些案件,特别是重罪案件,提起公诉并交付审判必须由大陪审团决定。在程序上由检察官将拟就的起诉书草案和有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组织的大陪审团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交付审判。一、美国大陪审团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美国的大陪审团最初是仿照英国的陪审团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以法国为考察重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移植"是一个时尚的表达,似乎是品位、开放或与时俱进的代名词。近一个时期,陪审团的移植也常常被人论及。然而,何谓移植,能否移植,如何移植,移植效果等等,反而较少有人深涉。所以,《陪审团在大陆法系的移植及其启示》是一篇有学者冷静和责任心,有学者科学方法和严肃态度的文章。作者以法国移植陪审团制度的经验为考察重心,兼涉欧洲大陆法系其他国家的实践,对陪审团移植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制度基础等诸方面原因进行了深入考察分析。从而指出,任何一个想要移植其他国度法律制度的国家,都不能不看到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给自己提供的特定背景与条件。显而易见,现今的中国人是非常需要这种启示的。  相似文献   

20.
论香港的司法审查制度——香港“居留权”案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7年7月以前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 1843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从法制史的角度而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代,意味着英国的法律制度开始适用于香港,它所带来的后果是自此之后的100多年时间,香港的整个法律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普通法系色彩,而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的核心理念,也同样由英国宪法理论的两大原则--"法治"和"分权"原则所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