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瑞 《实践》2010,(4):45-45
<正>赤峰市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和命名地。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赤峰市努力打造红山文化品牌,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四届红山文化节,组织开展了文艺演出、历史文化、群众文体、经贸会展、旅游观光等六大类90多项活动,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简汲 《实践》2013,(9):54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至少每10年修订一次。我国最新一版的45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2012年11月公布。我区出土过“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遗址、辽王朝的开国皇都辽上京、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持续了万余年之久的阴山岩刻,一起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龙的源头--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并在发展中与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考古工作者对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红山文化的命名。  相似文献   

3.
傩、雩、蜡都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不过,对这三种祭祀活动,孔子的态度并不相同。总体说来,孔子对雩祭、蜡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而对傩祭,其态度则以排斥为主。雩祭是为了祈雨,它关乎百姓的生计和福祉;蜡祭则是年终祭地、庆祝万物功成的活动,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体现。傩祭所驱除的对象是疫鬼、殇鬼,这在孔子看来不仅是无稽之谈,而且也并不像雩祭那样可以有直接的成效。孔子对三种祭祀的不同态度,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4,(8)
<正>2014年6月10日至11日,内蒙古敖包节推展活动启动仪式暨巴特尔乌兰敖包传统祭祀活动在鄂托克旗举行,拉开了打造蒙古族统一节日的帷幕。推展活动前后,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的蒙古族群众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敖包祭祀活动。资料显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除内蒙古外,其余4个自治区均有自己区域性的节假日,在推展活动前开展的节日文化问卷调查中,收集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  相似文献   

6.
钟金贵  姚秋容 《世纪桥》2013,(10):72-74
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脱胎于中国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仡佬族傩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以祈福纳吉、圆满人愿为目的、兼有巫教祭祀仪式、戏剧表演等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仡佬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当前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仡佬族傩文化资源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传承与保护仡佬族傩文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脱胎于中国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仡佬族傩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以祈福纳吉、圆满人愿为目的、兼有巫教祭祀仪式、戏剧表演等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仡佬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当前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仡佬族傩文化资源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传承与保护仡佬族傩文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小企业局·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推出夜郎社火(暂用名)是贵州本土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最初形式是从土地崇拜而来,祈求丰收之意。夜郎社火是夜郎国从建国到灭亡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人们以戴面具舞蹈等形式纪念夜郎王及夜郎国所发生的事。在祭祀活动中把祭祀人物逐渐神化,以求得到护佑。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扪侗寨。地处中国侗族文化核心区。作为贵州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的重点村寨,近年来,地扪先后举办了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第九次年会、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学术和旅游采风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旅客。2005年,地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8,(Z1)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王海荣 《实践》2008,(11):54-55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演,规模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渐凸现。朝觐之风波及全国,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村庄成员由传统的同质性向差异性发展,农民出现分化。以往高度同一的集体祭祖活动难以适应宗族成员差异性的发展现实,集体祭祀活动解散并分化出房支祭祖和家庭祭祖。调查发现,祭祀活动分化是村庄阶层分化在信仰仪式上的折射。分化后的祭祖活动,又被村庄社会生活的强竞争性所利用且为之服务。祭祀的分化虽然迎合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满足了成员对文化生活的差异性需求,但同时也让村庄社会难以实现文化整合。村庄社会面临解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  相似文献   

15.
1948年黄陵县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每年于清明节举办祭黄帝陵活动,直至1964年中断,并于1979年恢复。在这一祭祀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对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通过祭黄帝陵,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推进统一战线工作;传达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目标,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这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仪式政治的一个鲜明样本。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雅安市雨城区第十届"年猪文化节"在上里古镇拉开帷幕,开幕式、祭祀演绎、茶马互市巡游表演、龙狮灯巡游等近十项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杀年猪、喝旺汤、看大戏、过新年,此为上里古镇百姓历史上庆丰年、祈康泰之举。沿用100多年前的传统,身着清代服装的男子,在祭祀坛前方拥挤的人群里分开一条通道。八个壮汉抬着两头挂着红缨的大肥猪,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祭祀坛前,小心翼翼地将大肥猪放在祭坛香炉左右。  相似文献   

17.
红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在北起西辽河流域,南到大凌河流域、渤海湾北岸,并延伸到燕山以南的区域内都发现了许多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也涌现出了大量区别于以往普通遗存的重要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祭坛及大量随葬的精美玉器.  相似文献   

18.
仓颉故里行     
肖云儒 《求是》2012,(7):62
仓颉故里在陕西白水县史官乡,辛卯春日,我去那里参加祭祀活动。每年谷雨节祭祀仓颉,在这里绵延了数千年,"史官乡"因此得名。熙熙攘攘的路人,个个带把伞。每年这一天,白水人都盼这场雨。当年仓颉千思百虑,受启发于鸟迹、兽足、龟背纹各种图象,创造了最早的28字鸟迹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法定节假日休假,二是平时生活中的例行假日。不同的朝代对两种假期有不同规制。 由于目前尚缺文献记录,对于先秦时代的官方例行假日难以考证。不过当时已经出现一些公共假期,在许多民间的节令习俗,例如上巳、重阳、腊日等,常常要举行公众的祭祀和游娱活动。这也为后代所沿袭,后世往往遇冬至、正月初一安排有公共假日。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炎帝祭祀,远溯中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传统,近承元明以来的规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趋于成熟、完善和定型.清代的炎帝祭祀,大体有帝王庙祭、传心殿祭、先农坛祭、先医庙祭、炎帝陵祭等不同的形式,而每种形式都各具自身的特色.帝王庙祭,是把炎帝视为历代帝王统绪的开创者而加以祭祀,反映的是治统的传承;传心殿祭,是把炎帝作为先圣先师的代表之一予以祭祀,反映的是道统的传承.如果说帝王庙祭反映的主要是治统的接续,传心殿祭体现的主要是道统的传承,那么对炎帝陵的祭祀则代表了治统与道统的合一.先农坛祭和先医庙祭,分别是将炎帝作为古代教民稼穑的农神和发明医药的先祖予以祭祀,重视其时社会民生作出的创造和贡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炎帝及其所代表的炎帝文化在清代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传承和发扬,俎豆馨香、跪拜礼仪之中,体现的是传统的力量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