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论青年民工“回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当前的“民工潮”,人们只注意到青年民工转移至城市的单向流程,只注意“民工潮”给都市社会的负面影响,因而,着眼于防范、探讨“堵”与“疏”的可能性。事实上,青年民工肩负着双重文化职能。作为中国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载体,他们将城市与乡村社会贯通起来,促使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一起,走上了中国社会的演进的快车道,与“民工潮”相对应的逆流,青年民工的“回流”现象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气候,这里,提出青年民工的  相似文献   

2.
贵刊第3期《社会》栏目的《冷暖无常度一天》读了以后觉得很真实,因为自己身边的民工过的日子就是这样的,有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工心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龚昊 《青年研究》2003,(3):34-38
“民工潮”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然而,在二元结构体制的特殊社会背景下,民工在城市中受到诸多的不公正待遇,遭遇着市民的偏见与歧视。这一切使民工在心理上疏远着城市,不利于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进城民工的就业、劳动权益、文化技能培训、参加组织、子女就学和融入城市社会的六大需求,本文提出了应予以关注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民工短缺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瞭望》2004,(37)
最近,我们就部分地区民工短缺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分析造成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涌入本地,继而产生了很多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怎样更好的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教育,成了当今社会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就如何优化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留住民工的心林晨南国深圳除夕夜。香蜜湖度假村里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市委、市政府专为留深过年的各地民工举办的万人饺子宴正在这里热气腾腾地举行;由运输局、市团委和妇联联合为留深民工主办的“深圳是我家刃大型文艺联欢活动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省进城民工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课题组一、进城民工的基本情况1.进城民工人数。所谓的“进城民工”,即是向省内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995年,我省进城民工为1200万,出省650万,省内转移550万。流向省会以上城市占60%,约720万;...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转机建制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令人难解的怪现象:一方面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一方面却雇着许多民工,或顶岗生产,或维修服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笔者经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使用民工顶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彼时职工无下岗、待岗之忧,凡是职工不愿干的、不爱干的、不屑于干的,宁可增加生产性开支,增加成本,也要雇用民工,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一思维惯性至今还起作用。其二,认为使用民工经济上合算。民工实行计量包干工资,往往都是一  相似文献   

10.
农民进城做工,无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都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他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其法律权益和经济利益得不到基本的保证。这是一个有亿人之众的群性,是中国低成本的资源,这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群体。公共政策问题实质是效率与公正的平衡问题,民工问题是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过后,民工们又陆续回到了城市。在北京建工集团六建第一项目部的工地上,四川沪州人占了大多数,他们多为同乡同村的熟人,彼此之间的熟悉使异乡的生活多了一点依靠,也多了一些安全感。 上午9点,工地上除了机器的轰鸣和电焊刺眼的弧光,还可以听到四川口音的阵阵吆喝。工地旁边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就是民工们的“家”。一间阴暗逼仄的小房子搭着上下两层的木板床,17个人住在里面,余下的空间只有一人宽的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庞大数量的民工"回乡潮"引起各方关注.各级党和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有利措施积极面对"回乡潮".民工"回乡潮"不能仅从直接表象去理解,而应更多地关注和准确把握民工"回乡潮"已经表现出来或尚未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让人眼花缭乱的应对举措,而要求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的呼声也充斥各种媒体。人们对民工权益的关注并作出的努力应当肯定,但从一个劳动法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上述举措或呼吁只停留在劳动关系的外部,而并未触及劳动关系的内在机制,仅就解决民工工资这一问题而言,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材料和官方统计资料,分别从国家力量、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参与三方面论述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返乡。面对大量民工返乡,我们不应只是看到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更应看到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一次良好机遇。民工返乡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地转移劳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返乡民工是建设新农村的资金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其价值不可低估。我们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优势,积极引导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道良德的“积极探索凝聚民工群体的新路子——来自上海市普陀区的调查”一文指出,建设凝聚力工程是上海党建工作的特色,是上海各级党的组织面对新形势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成功经验。这些年来,普陀区区委按照市委部署,不断拓宽党建工作的路子,把凝聚民工群体作为凝聚力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做好“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工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稳定和加快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值得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从2 0 0 3年起,我国出现一种从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现象。这是长期以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的必然结果,是民工对不公正待遇说“不”的无奈选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政策、执法和教育等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对民工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8名新闻记者的访谈。描述"新闻民工"群体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及职业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闻民工"对新闻生产、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整治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能满足于目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治标式清欠方式,必须立足长远、多元连动、系统推进、综合整治。从源头上,从法律、信用和系列规则、制度着手,从构建新型的政府着眼,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惩治一切拖、逃民工工资的违法、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20.
茆琛 《瞭望》2006,(15)
大量民工讨薪事件的发生,表明必须有更公平的制度,避免弱势群体承担制度成本重庆江津民工钟崇安万万没想到,讨薪第三年,拿着信访部门的协调文件仍落得空手而归。不仅如此,当警察、协警、保安来疏散他和工友时,场面出现混乱, 钟崇安从25级台阶上摔下,头皮血肿、多处软组织挫伤、肋骨骨折。讨薪三年,年年碰壁,钟崇安今年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