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与民族贫困地区发展问题为主线,并结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实际,就民族贫困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及其成因,以及走出误区的对策,实现民族地区新旧体制转轨的问题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一、走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问题上目前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一切都应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行事,还谈什么互相援助,无偿支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由于历…  相似文献   

2.
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寇生杰,柏良泽,何凤秋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是社会功能分化、结构复杂化、利益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过渡时期的体制转轨中 ,公共政策创新起到了核心操作工具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子 :利益分化和协调、初始政策设计、规则和组织的变换。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关联 ,才使政策创新产生出更大的响应 ,从而实现政策创新所预期的目的。对影响因子的分析 ,也奠定了分析公共政策创新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地区体制转轨问题,引导民族地区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问题,民族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基础、是各少数民族能否得到发展、繁荣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弄清民族地区体制转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对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问题总量增加,民族关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将各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平等团结、互帮互助、友好交往、和睦相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民族关系问题,其主要表现是:1.因经济利益引起的纠纷增多。国家转人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6.
体制转变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后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速度的快慢。二十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制的快速转变。  相似文献   

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提高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建立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转轨,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总结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总结我们工作的经验,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创造条件。一、民族地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经济建设,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间在不同程度上的发…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研究民族地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我们往往容易重经济、轻文化,忽视人的因素,忽视文化的作用。实际上,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来看,文化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体制的转轨必须以文化转轨为先导。从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研究民族地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我们往往容易重经济、轻文化,忽视人的因素,忽视文化的作用。实际上,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来看,文化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体制的转轨必须以文化转轨为先导。从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10.
论体制转轨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 ,两种体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 ,两种体制所固有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必然伴有激烈的碰撞、磨擦和冲突 ,当代中国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嬗变。在这一文化变迁中 ,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文化精神 ,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云南傣族边区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国政府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其对云南边区的控制,以加强边区少数民族对政府的认同.在云南边区中占地最广、人口最多的傣族边区(主要包括了思普边区和腾龙边区)由于其对外开放程度、原有民族结构以及政府政策实施的不同,傣族对国家政权深入的反应也表现出了相对和谐以及冲突不断并且傣族民族意识不断强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同时,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经济基础的更加巩固和发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新挑战。本文还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促进民族关系发展,使民族关系同市场经济处于良好的循环发展状态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中介组织一般来讲是应该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 ,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成立并运行 ,以公平、公正为宗旨 ,并确保其服务的优质与高效 ,不从属于政府 ,政府也不能干预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 ,以保持社会中介组织的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成熟的程度从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和成熟的程度。在比较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中 ,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中介组织。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政府不断地减少和解除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和控制。尤其是党的十四大…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陈霞一、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经济正处于市场化、货币化过程中。第二,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处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发展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论述,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思想原则.本文对此谈些粗浅的认识。在建国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错误思想,我们党在实践中出现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在民族地区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中误伤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十年内乱”期间,彻底否定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遭到极大破坏。在理论上,由于对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把“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16.
“互助”乃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内涵之一。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互助关系以其多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正确认识民族间的竞争与互助关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互助模式,促进民族互助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要把分散发展的各个民族联结在一起,成为经济利益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在这样基础上的民族关系必将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民族关系发展奠定了新的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及竞争机制,强调机会平等,各民族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民族平等思想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竞争还有…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是民族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民族形成与阶级的产生、民族与阶级的联系与区别、阶层分化与民族问题等方面讨论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为民族发展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7页)党中央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在于人们采取一定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人们采取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现状迫切需要发展中专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中专教育能够 培养青少年成为合格的操作型人才,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者对职业 的转换能力,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其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转轨中的作用是其他层次教 育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