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及治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我国目前政治生活中的一种较为顽固的疾患 ,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极为反感 ,而且 ,从中央到各级党政部门 ,也都颁布了许多反腐措施 ,动作很大。可是 ,腐败现象一直未能根除 ,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从社会的各个角度研究腐败的成因 ,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董舜 《行政论坛》2001,(6):68-71
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有其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政治法制等深层根源.新时期,腐败现象表现为家庭成员共同式、内部权力阶层集体式、上下逐级锁链式、官员傍大款嫁接式和廉洁假象包装式的新方式、新特点.治理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伟大的政治斗争,必须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运用经济的、民主的、法律的、监督的、廉政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从根本上综合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公仆思想淡化,世界观改造放松引起的腐败,也有来自体制方面的原因.要铲除权力腐败,则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改造,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农村环境问题自治失灵等原因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政策是政府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财政对策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立足教育、加强防范是根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深入查处、严厉打击是根治腐败的必要手段 ;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根治腐败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基建腐败屡见报端,发生于基建流程的各个环节,危害和影响都十分巨大。基建腐败的手法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既有相关人员自身道德素质不高,自律心不强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健全,监督、惩处机制不完整的原因。因此为了遏制高校基建腐败的发生,要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腐败惩处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谭术魁  张红霞 《团结》2013,(2):50-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腐败状况不断恶化,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更是重中之重。近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  相似文献   

8.
廉洁国家犹如巍峨大厦,有结实的四梁八柱支撑,如果梁柱缺失,则腐败丛生,大厦将倾。中国腐败治理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共权力系统独霸腐败治理领域的跛脚体制。完善中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对策是改革公权腐败治理体系,建构社会腐败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腐败与反腐败的收益成本博弈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凯 《理论导刊》2006,(9):14-16
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比较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腐败的泛滥程度取决于腐败收益和成本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博弈。收益高、成本低是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对腐败收益和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提高腐败成本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把反腐败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而从近几年落马的官员看,不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因家庭因素引发腐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出现官员借助父母妻儿等变相贪腐的行为,分析家庭因素引发腐败案件的特征,找出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减少甚至杜绝由此导致的腐败现象,成为反腐倡廉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腐败的发生具有其内在机理。权力是腐败发生的根本性基础,制度或体制的缺陷是腐败发生的客观条件,腐败动机和成分分析是腐败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预防腐败的重点是能够发现腐败的苗头、把握腐败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就十分必要,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警示机制构成了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结构。结合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途径,以预防腐败为工作重点,依据腐败行为的发生过程,科学设定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程序,保证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隐性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采取诡秘手段,巧妙伪装,打着合法化幌子,披着合理化外衣,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利用职权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隐性腐败相对显性腐败而言,影响更深,危害更大,腐蚀性更强,其固有的特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破解防治隐性腐败的难题,已经成为反腐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必须究其心因、循其共性、明其危害、识其本质,在强基固本、综合治理、公共防范、构建政策制度体系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8,(11)
扶贫领域腐败呈现出方式多样、涉案资金不等、村干部成为主体、伙同作案等特点。扶贫思路不对、资金管理漏洞、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不强等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优化扶贫思路和对策、严格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2)
地方财政风险是社会经济风险在财政领域的集中表现。作为风险的一个特定领域,地方财政风险呈现出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财政风险逐步显现,增强防范意识,探索其成因,对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层财政风险管理的内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风险管理的研究是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和财政运行环境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财政风险管理的对策.本文从基层财政运行的系统内部出发,提出了:建立财政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基层财政风险监督、创新基层财政风险控制方法等我国基层财政风险管理的内部对策;并给出了风险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何为 《学理论》2014,(32):19-20
腐败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已经将腐败问题上升至"亡党亡国"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源自改革开放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各个领域的侵蚀,另一方面源自中国在转型期自身体制的不健全、领导干部阶层权与利的变动、封建糟粕思想的影响、权力主体对职业功能的认同危机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的高发和频发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警惕和抵制。然而在对诸如经济腐败、权力腐败等进行强力惩治和预防的同时,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的进步,一种新的腐败类型悄然而生,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腐败以信息为依托,凭借其更强的隐蔽性和难于监管的特性成为腐败者们谋取私利的又一途径,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权威,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剧了社会信息分化的程度,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对于信息腐败,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存在和生长的土壤,还要针对其特征提出预防和惩治信息腐败的对策,从而不断地完善我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制度层面分析腐败原因,视野过于偏狭。本文从非制度层面入手,分析了腐败滋生蔓延的文化原因、人性原因、心理原因、成本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等非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校基建腐败是高校腐败的重灾区,高校腐败案件的研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基建腐败具有群体案件多、作案时间长、腐败形式多样等特征。通过实证分析高校基建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理想信念缺失,法制意识淡漠;法律实施不力,惩戒机制不健全;政治生态净化迫在眉睫等。预防高校基建腐败案件的发生需要加强教育和培养,形成"不想腐"的价值体系;强化制度建设,构建"不能腐"和"不敢腐"的法治体系;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塑造"不易腐"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民企腐败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民企内权腐败尤需加强研究治理。使用面向企业反舞弊联盟会员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民企内权腐败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发现民企内权腐败形势较为严重,行业腐败程度对于民企内权腐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文化、民企反腐部门、核心领导关注度对于民企内权腐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民企制度建设对于民企内权腐败则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民企内权腐败的治理中,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着力改善民企发展的行业环境,进一步压实民企治理内权腐败的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民企人员廉洁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