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发展,两岸人员通婚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平县涉台婚姻已有46人。一、涉台婚姻的特点1、同台胞结婚的全部是女性。原因有3个:一是去台人员基本上是男性,且大多年龄偏大,想叶落归 根,在家乡找一个夫人,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有人 安慰。这部分人的婚姻一般比较稳定、感情融洽。二是 第一代去台人员乡土情结比较深,在儿女婚姻问题上, 想找家乡姑娘做媳妇,使子女世世代代不忘家乡。三 是部分台籍青年因在台经济条件较差、年龄偏大、学历 偏低,在台湾很难找到理想的配偶,而在大陆…  相似文献   

2.
余热献祖国     
余热献祖国在两个县公路分段,经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同志,]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要出车、压路、修车、打厂卫生。这就是原西平县政协常委、从台湾回来定居的李秀峰。1981年8月,57岁的李秀峰怀着思念故乡之心,辞别J亲友,变卖了家产,回到了久别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加大对台经济工作力度 为西平经济发展做贡献西平县委对台办田万顺西平县台办紧紧抓住对台经济工作这个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台属利用台资和自有资金发展生产,兴办企业,脱贫致富,鼓励台胞为家乡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贡献。全县现有台资台属企业25家,个体工商户逾20...  相似文献   

4.
郭伟光先生系陆河县新田镇人,现任广东省生宝种养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一位致富不忘贫困山区,情系家乡发展和贫困群众,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企业家。他创业成功之后,不忘乡梓,为家乡经济建设、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积极的贡献。1990年以来,在外经商致富的郭伟光先生,为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毅然将大部分资金从繁华的都市转向贫困的农村,  相似文献   

5.
弘扬陈嘉庚精神的一面旗帜徐晓燕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因为在家乡慷慨捐资,兴办教育及其它实业,而备受乡人尊崇。在他的精神影响下,如今又有许多旅侨胞为家乡兴学育人,施金城先生及其培文师范即是其中一例。福建省安溪培文师范学校,位于安溪龙门山美村,创办于1985...  相似文献   

6.
情系故里捐资兴教由台胞韩耀华先生捐资100多万元兴建的“耀华工商专科学校”于九四年九月九日在韩先生的家乡——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举行开学典礼。九二年仲夏,韩先生’回乡探亲时,看到家乡初中生毕业后,因没有一技之长,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决定捐资兴办一...  相似文献   

7.
王培良 《春秋》2012,(3):52-53
刘烽生。山东五莲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高级政工师、经济师。现任五莲县农村信用社主任。他身材魁梧、性情爽朗,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五莲人,他时刻把服务家乡、造福乡亲放在心上;作为五莲县农村信用社主任.他勇扛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大旗,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路向前,使信用社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  相似文献   

8.
台湾新闻界泰斗、《中国时报》系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已于4月10日病逝。余老前辈是故乡江苏杰出的儿女,先生学养深厚,正直勤勉,爱国爱乡,绩著斐然,不仅蔚为一代报业巨子,也是晚辈后生治世、治学之楷模,在岛内外和家乡江苏享有崇高而卓著的声誉。余老前辈内心深处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情愫,生前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热心家乡与台湾的交流交往,并不惜为之贡献巨大的心血和财力,深受家乡人民和莘莘学子的称道与爱戴。中兴业需人杰1994年,余纪忠先生捐资125万美元创办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7年来,该基金…  相似文献   

9.
台胞资助的显忠学校越办越好1991年,台胞秦显忠先生(原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主任)及其于秦茂松先生(现台北市议员)捐资38万元人民币在其家乡——河南平顶山市郊县长桥乡豆堂村建起一所小学,家乡人民为纪念秦先生的义举,将学校命名为“显忠学校”,77岁高龄的秦...  相似文献   

10.
台胞回乡结良缘年届七十的永城籍台胞赵先凯先生,早年离家,在台几十年。近年来,他数次回乡探亲,家乡的建设成就和巨大变化,更加深了老人的思乡情怀。今年春节前夕,老人把未婚的儿子赵名带回家乡。山亲水亲人更亲,赵名一踏上故土,便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热心的...  相似文献   

11.
拳拳爱国心     
近日,侨居新西兰的范隆葆先生回到家乡广西自治区灌阳县,为家乡的教育发展、村级道路建设慷慨解囊,再表拳拳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2.
西平县成立总商会6月23日,西平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西平县总商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县委副书记郭绍宇、县人大副主任焦群忠、副县长贾贵生、县政协副主席高庆民,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及各行业推选的120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3.
臧幼侠 《黄埔》2023,(1):32-33
<正>臧幼侠先生,祖籍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其父臧肖侠为著名抗日英雄,曾带领官兵三次参加长沙会战和衡阳保卫战,战绩卓著。臧幼侠先生为臧肖侠将军长子,退役陆军少将,现任台湾振兴中华民族暨文经促进协会理事长。多年来,臧幼侠先生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致力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臧幼侠先生积极为两岸交流交往搭建桥梁,组团到家乡参访交流,为家乡建设发展得更加美好提供多方支持与资源。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城市有明达系列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大学。一共11所。一其中幼儿园一所。完全小学四所,初中一院_完全中学四所,综合性大学一所。这么多明达学校。全是台胞项怀左(已故)先生和胞弟项怀有,及其子顾建东投资和独资为家乡办的、一项怀友先生家乡原属老阜宁县,后阜宁县划为阜宁、射阳、滨海三县。现在他的家乡居射阳县通详乡。他本人少年就读淮安师范,毕业后又报考国民党青年军官学校,毕业后分至国民党卫戍部队。去台湾后。退役经商。办企业。在实践工作中。顾先生深刻体会到:国强民富靠人才,企业兴旺靠人才,农民富…  相似文献   

15.
郭平波 《春秋》2010,(4):16-17
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驾鹤西去.一年过去了,家乡的人民还没有擦干追思的眼泪。在先生的故里平原县北任村,在先生曾经就读的平原一中,在先生捐赠上万册图书的平原县图书馆.人们面对着先生的照片和题词,怀念着这位远行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6.
于晓阳 《台声》2000,(10):36-36
今年 8月,桂花飘香时节, 84高龄的谢鸿轩先生携次子谢启刚从台湾回安徽家乡省亲,受到当地领导和乡亲的亲切接待。谢鸿轩先生是安徽省繁昌保定乡人, 1917年生,自幼入私塾, 10岁学古文, 12岁习诗词, 14岁习作骈文,才名传乡里。他毕业于黄埔军校 16期,现为台湾师范大学古文学著名教授。谢启刚现任台湾慢速垒球协会裁判组长。 一   谢先生怀着对家乡的一片眷恋,将毕生收藏的部分书籍捐赠给家乡。 1992年至 1998年,他先后 4次向繁昌县图书馆捐赠各类珍贵书籍 2051册。 2000年 5月,谢先生第 5次从自己珍藏的图书中遴选精品 12箱 40…  相似文献   

17.
台胞李先生为家乡修路捐款6万元9月17日,民权县北关集镇台胞李世军先生把6万元交给了北关集镇城建指挥长赵书军。李先生现年66岁,台中市三三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他离开家乡已有47年,家中有高龄老母和7个兄弟。在台湾他时刻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家乡...  相似文献   

18.
拳拳赤子情兴学报桑梓记台胞王希哲先生为家乡捐资办教育的事迹封丘县台办台胞王希哲先生,1935年出生于封邱县冯村乡西韩丘村。1948年跟随学校至上海后到台湾。在台湾离开军队后谋生不易,所幸王先生幼年在家乡求学时期熟悉中药调制技术,对中医药颇有兴趣。经中...  相似文献   

19.
“造福乡梓,懋功卓著”──记韩玉先生吴克计韩玉先生的大名,在荆沙市乃至湖北省所辖地、市、州、县台办干部中几乎无人不知,他爱国如家、爱乡如命的情操深受瞩目和称许。湖北省政府在“台胞台属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表彰大会”上,曾授予他“造福乡梓,懋功卓著”的匾额。...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后,山东籍台胞吴先生向在舞钢市居住的哥哥及侄女寄了多封家书,据其侄女(中共舞钢市委统战部干部)说,这些书信中反映了以下台情,对我们的对台工作,颇有参考价值。一、大陆去台人员现多为中、老年人,大都有“何处是家乡”的哀叹,即使移居欧美的人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