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化夷 《台声》2001,(1):48-48
2000年10月20日至29日,湖北新闻交流参访团一行11人应邀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于10月31日返鄂。在台期间参访团先后走访了《中国时报》、《明日报》、TY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中国晨报》、中国电视公司,并与这几家媒体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参观访团向台湾新闻界同行介绍了湖北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投资环境,以及湖北新闻发展情况。这几家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向参访团介绍了各自新闻媒体的创业历程、现有规模、动作机制、新闻理念等,并带领参访团参观编辑部、节目录制现场。参访团成员与台湾新闻界同行就新闻业务…  相似文献   

2.
李颖  徐波 《台声》2003,(10):36-37
相比在台北搜集资料、听小道消息的同行,能够亲赴大陆的记者,采访条件算是得天独厚。最近,记者与在京的多数台湾记者同行进行了交流。多少台湾记者在大陆大陆与台湾互派记者的机制彼此有相似之处。大陆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4家新闻机构在台湾驻有记者,每家最多可以派两名,每名记者每次逗留不能超过1个月。台湾派驻大陆的记者每次在大陆逗留也不能超过1个月,但人数相比之下较多。现在,驻北京的台湾记者共有9名:《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央社各1名,东森电视台、TVBS和真相电视台各两名。此外在上海和广…  相似文献   

3.
雨荷 《台声》2002,(7):44-45
台湾新闻界泰斗、《中国时报》系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已于4月10日病逝。余老前辈是故乡江苏杰出的儿女,先生学养深厚,正直勤勉,爱国爱乡,绩著斐然,不仅蔚为一代报业巨子,也是晚辈后生治世、治学之楷模,在岛内外和家乡江苏享有崇高而卓著的声誉。余老前辈内心深处与  相似文献   

4.
交流集锦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0,(10):56-57
10月18日,第四届两岸媒体“锦绣天府行——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看四川”联合采访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来自台湾《中国时报》、《台湾新闻报》等6家台湾媒体以及新华社、中新社等8家大陆媒体的记者在四川进行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一起见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四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易靖茗 《台声》2014,(11):70-71
<正>"游子行千里,根心在中原;金秋菊花开,两岸宾客来;八里美、云台秀,太极文化连两岸。"这是两岸记者"大美河南行"的真实感受。10月18日至21日,河南省台办主办了为期4天的"大美河南行"两岸记者河南采风活动,来自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东森电视台,以及新华社、中新社、《台声》杂志等海峡两岸10多家媒体赴豫采访,探寻"大美河南"。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开封,在清明上河园感受大宋的风光与繁荣,在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中观赏菊花争奇斗艳;走进新乡,在辉县品味八里沟的俊美,在卫辉比干庙追溯林氏渊源;走进焦作,品味云台山水之秀美,感悟太极文化之博大,参观高新技术企业和修武  相似文献   

6.
仲秋八月,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四川省举办“放眼看四川”大型国际采访活动。邀请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共18个国家与台港澳地区的31家电视新闻媒体来四川进行采访。旨在通过媒体向世界展示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中国加入WTO给四川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四川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系列举措,内容涵盖城市建设、旅游风光、生态环保、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方面,让世界了解四川,让四川走向世界。9月14日和18日,台湾TV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聚焦德阳,先后采访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绵竹年画、剑南春集团、三国遗址—…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在湘联合采访”活动于2006年11月19日至25日在湖南顺利举行。采访团由台湾TV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中央通讯社、中国时报和大陆方面的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台湾网、海风出版社以及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等15家媒体组成。两岸媒体分别采访了湘西凤凰县苗家山寨和古城;岳阳汨罗市屈子祠;“杂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湖南省政府贺同新副省长及相关厅局长;湖南广电集团及湖南卫视;“花炮之乡”浏阳。  相似文献   

8.
天燕 《统一论坛》2010,(6):70-71
2010年9月23日,以“魅力中原、精彩河南’为主题的两岸记者看河南联合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及本刊等13家祖国大陆媒体和“中国时报’、“中华电视台”、‘中国广播公司’、台湾新报等14家台湾媒体、30余人参加了联合采访活动。此次活动是‘2010河南台湾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妇联一直都在关注涉及两岸婚姻的女性,在商议"第三届海峡妇女论坛"研讨议题时,就毫不犹豫地把"关注两岸婚姻·关心台商眷属"列为研讨的议题。台湾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一议题,但更关心的是,台湾女嫁大陆郎的情况。其时,我们代表团一行还没到台东,台湾的《苹果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多家媒体就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海峡两岸的各项交流日趋频密,而新闻交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和极为重要的一项.在两岸新闻交流中,尤以报业间的交流最为突出.作为大陆记者,我曾两度到台湾进行采访和交流,对台湾报业的现状,获得了比较直接的印象.报社台湾在1988年1月1日解除报禁之前只有31家日报.报禁开放后,截至1990年12月,台湾登记核准发行的报纸猛增至303家,除去逾期未发行及停刊撤销登记的141家,实际出版发行的有105家.  相似文献   

11.
祁春玉 《台声》2005,(4):73-73
由中国妇女杂志社《爱女生》杂志与台湾中国时报系集团《爱女生》杂志联合主办的“我是中国新女生”海峡两岸同题征文竞赛,4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揭晓并举行隆重颁奖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颁奖仪式开始前亲切接见了来自海峡两岸的获奖代表并作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沈淑济、赵少华,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台湾中国时报系集…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宣传》2006,(9):9-10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于2001年7月8日成立。5年来,事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翻了一番,相当于5年再造了一个报业集团:新增8个媒体;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集团有一张报纸发行过百万份和一个刊物发行过百万份的“双百万”报业集团;年均利润增长29%,新上三个总投资达7亿多元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为自有资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集团广告收入每年净增1个亿,年利润始终稳定在1个亿以上。每年上交各类税收62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台港记者团应邀赴豫港澳记者采访团在新乡小冀9月21日至28日,台湾《工商时报》、《中国时报》、《经济日报》、《中国电视公司》,香港《联合报》、《文汇报》等6家报刊、电视台记者一行7人,对河南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这次台港记者...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4日至30日,重庆市台联、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主要市属媒体、区县媒体新闻骨干,以及高校新闻传媒学院老师,赴台开展渝台媒体交流考察活动,先后前往台北、南投、高雄、嘉义等地,考察台湾《联合报》《台湾导报》《旺报》,台湾中视公司、中天电视台、中时媒体集团、东森电视台、大丰媒体公司等媒体。在台期间,考察团一行受到当地新闻媒体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大家深深体会到渝台同胞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本次考察交流重点围绕两岸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发  相似文献   

15.
吴洋  江梅 《台声》2013,(11):59-61
巍巍井冈,秋景美不胜收;两岸媒体,携手共谋发展。10月16日至18日,以“携手合作共筑梦想”为主题,以深入探讨“两岸媒体如何融合中华文化,实现互惠互通,强化合作共赢,实现美好梦想”为主旨的海峡媒体井冈山峰会在井冈山隆重举行。大陆15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台湾“中央社”、《中国时报》、《联合报》、《旺报》、中天电视台等16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记者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的妹妹余宗玲,于2020年10月28日4时36分在耕莘医院过世,享寿108岁。虽然余女士已是高寿,但她的离世仍让我内心有着深深的伤感。余宗玲是台湾著名报业巨子余纪忠的妹妹,也是情系家乡、颇具爱国情怀的台湾知名教育家。她生于1913年,1925年毕业于城西女校(原常州西大街小学,1994年并入觅渡桥小学),后来赴杭州之江大学读书,又留学美国,历任台湾嘉义女中校长和大学教授,前后服务教育事业36年。  相似文献   

17.
康小平 《台声》2001,(9):24-25
6月6日至11日,台湾中华电视、中国电视、台湾电视、东森电视、民视电视、年代电视、《联合报》、《民生报》等10家台湾媒体到海南踩线、采访后,7月4日至18日,台湾无线卫视、三立都会、八大传媒公司等3家台湾电视媒体又先后分别组队赴琼拍摄、采访。各媒体将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滚动宣传。笔者有幸与采访团一路同行,目睹了台湾记者对海南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惊奇与赞叹。拍海南“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是台湾记者点名要拍的,他们说一定要介绍给台湾旅客。6月7日上午8点,采访团一行从…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14)
正摘编自7月3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中国时报》7月3日发表资深媒体人徐宗懋的评论说,过去两年多,蔡当局实施政策依赖"三碗心灵鸡汤",作为精神补品。蔡当局的这"三碗鸡汤"分别是:一、由于"民主人权"的共同价值,美国会"保护"蔡当局,并在"外交"上挺她。二、不承认"九二共识",但也不刻意刺激大陆,大陆"不便动武",但强硬姿态反而让台湾百姓反感,对她有利。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大胜,拥有民意支持,可以"转型正义"之名打击异己,她仍然广获拥戴。文章指出,其实这"三碗鸡汤"早就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9.
甘和林 《台声》2004,(12):66-66
11月10日,由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四川省台办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记者锦绣天府行"采访活动在德阳三星堆进行,来自台湾的tvbS、东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等大陆媒体共13名记者对三星堆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进行了多  相似文献   

20.
詹高越 《台声》2010,(8):46-48
<正> 3月7日至14日,我们兄妹三家8个人终于实现了父母亲的遗愿,返乡寻根、祭祖、探亲。小时候在北京.有老乡来家里串门或父母领我们去老乡家做客,母亲总是用闽南话教我们说,"哇不是台湾郎,哇是北京郎"。父亲是台湾彰化永靖人,母亲是彰化鹿港人。从小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台湾郎"、老家在台湾。后来,那个年代说自己是台湾人似乎总有无形的压力,平时对外人就尽量不提,但是父母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