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嫣 《时事报告》2010,(2):80-81
印度与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历史。但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农业公司以“绿色革命”的方式,向印度推进了高成本的农业体系。1966年以来,印度在农业中对化肥、农药、柴油和电力等的资本投入.每年的递增率达10%;相比之下,其传统投入每年仅增长1%。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提出双重挑战。中国政府和各种农业组织应积极探索更生态的耕作方式,率先发起以生态学为主导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当今世界很多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乃至军事冲突都与农业活动密不可分。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健康质量下降,以及人类繁殖力降低,与传统农业模式改变为化学农业有很大的关系。而后者,恰恰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3.
从战略高度关注土壤亚健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壤养分失衡引起的土壤退化问题尚未引起关注俗话说,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民以食为天。基辛格也曾说过,如果你控制所有的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所以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第一次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解决了全世界近70亿人的温饱问题。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谷物需求还要增加46%,因此继续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这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已经进入第三年,胜利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使农业生产能够大体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实现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重要关键之一。五年计划的头两年,农业生产——主要是粮食产量虽有增加,但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没有完成国家原定的增产计划。由于工矿企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商品粮食的供应量也随着增加;农业人口近五万万人,他们的生活初步改善了,粮食的消费量增长更大;纺织、捲菸等轻工业发展了,棉花、菸叶等工业原料作物的需要量也跟着扩大;为保证必要的工业装备进口,又不能不输出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5.
刘林奇  ;曾福生 《求索》2014,(10):52-56
粮食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供求缺口,增进粮食安全,但它又有风险性,可能会给粮食安全埋下隐患。通过实证分析,从三个方面评价了我国粮食进口的风险,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较低,进口对国际粮价几乎没有影响,但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总的来说,我国粮食进口的风险较低,不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防止粮食进口风险出现反弹,我们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努力减少食用粮的浪费和提高工业用粮的效率,严格粮食进口规模,不断降低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积极开拓国外土地租赁业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数十年来有了重大发展,在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400亿斤,人均超过800斤,标志着中国十亿人口的生活达到了“温饱”水平,开始向“小康”过渡。至1995年底,粮食总产量达到9300亿斤,按照12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仍旧是800斤的水平,到2000年很难达到需要的10000亿斤的水平,因此需要大量的粮食进口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已经进入第三年,胜利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使农业生产能够大体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实现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重要关键之一。五年计划的头两年,农业生产——主要是粮食产量虽有增加,但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没有完成国家原定的增产计划。由于工矿企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商品粮食的供应量也随着增加;农业人口近五万万人,他们的生活初步改善了,粮食的消费量增长更大;纺织、卷烟等轻工业发展了,棉花、烟叶等工业原料作物的需要量也跟着扩大;为保证必要的工业装备进口,又不能不输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去交换。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果跟下上去,势必会影响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影响国家工业化的速度积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从而影响工农联盟的巩固。按照国家的计划,一九五五年要求粮食总产量较一九五四年增加二百亿斤,棉花总  相似文献   

8.
台湾经历了“以农业培养工业”到“支持农业”的发展阶段,其粮食供给从基本自给走向了进口依赖,但稻米作为主要粮食却一直保持较高自给率.本文简要回顾了台湾历年的粮食供给状况,通过分析台湾当局的粮食战略选择及为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粮食生产、进出口管理、市场管理和粮食储备等政策措施,为中国大陆制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借鉴.结合台湾粮食调控的经验,未来保障中国大陆粮食安全须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确保障重点,确保谷物自求平衡,加快建立粮食进口预警系统,推进粮食市场管理法制化,加大粮食储备设施投入和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祁小纳 《协商论坛》2006,(12):19-21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篇之年。时至年终,盘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时,农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页。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今年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农业大丰收、农民大增收。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01亿斤增长10.3%,粮食增产占全国粮食增产的近一半,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可实现近10年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以上。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河南时,盛赞河南不仅解决了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支持了全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河南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不定项选择题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采取得力措施解决。以下关于这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人多地少,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稳定大局的大事B.粮食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主食,还是发展林、牧、副、渔业和轻工业的重要物资和原料C.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发展粮食生产D.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从国际市场大规模进口粮食,为我国彻底解决粮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评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的理解。A、B两项正确,分别从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挑战与选择 农村改革之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四大挑战:首先是人口起始基数高,增长惯性大、潜在威胁重。人口每年正以1600万的惊人速度增长,使我国每年52%的新增粮食和58%的新增消费用于满足新增人口需要,人均占有耕地从1949年的2. 71亩下降到1988年的1.35亩,下降幅度达50%,庞大的人口通过对粮食、衣着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需求而转化为对土地、淡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沉重压力。第二是农产品供给短缺趋于紧张。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食品需求将持续增加,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人均500公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中美WTO谈判的焦点,难点之一,粮食贸易又是中美农业谈判中的最重要问题,这次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是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历程中一个里程碑。在农业问题上让步对我们本身利益无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卢锋说,逐步降低在粮食贸易上的非关税控制,对于理解“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至少有两方面意义。第一,这次我国放弃对“矮腥黑穗病”(TCK)小麦实行进口禁运政策对两国小麦和粮食贸易总量不会有很大影响,我国政策调整主要涉及进口粮食在美国的区域分布这一结构问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就业人口的2/3;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产品的出口占非洲国民收入的60%左右。就整体而言,非洲的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据统计,在非洲国家中,正常年景粮食能自给或略有出口的国家只有14个,不到非洲国家的30%。非洲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130-160公斤。 造成非洲国家缺粮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农业基础薄弱、耕作方式原始、粗放,农业技术落后,这是制约其粮食生产的普遍原因。二是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产速度。按照目前2.8%的人口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非洲粮食赤字将增加180%以上。三是因自然灾害导致饥荒。从非洲国家农业现状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改变非洲农业落后的状况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短缺将仍然是非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彦 《同舟共进》2010,(11):30-30
印度是农业大国,70%左右人口居住在农村。近10年来,印度经济一路高歌,"大放光芒",年均增长8%。印度城市受惠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高楼林立,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因而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特别突出。 1949年以来,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围绕农业发展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作了巨大的努力。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资料卡片     
人类照明正在经历一场"绿色革命"到2010年,节能环保且寿命长、安全性好的半导体照明有望进入普通照明领域,人类照明正在经历一场"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7.
3月的北京暖风拂面,春意盎然。笔者就中国农业发展前景和奋斗方向等问题,拜访了小麦育种专家、农业经济学家、民建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同志。 粮食是世界瞩目的大问题,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就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且拥有12亿人口,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以仅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在这种条件下,粮食的供给,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头等大事。路明副部长说,21世纪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关键的历史阶段,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一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北方农村持续了几个月的大旱。这场旱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如果还靠天吃饭、靠进口粮食糊口,那么我们的这种等靠能坚持多久?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较其他灾害所遍及的范围更广、历时更长,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据统计,1949~1990年的42年间,我国其出现36个比较严重的干旱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赴湖南就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为期二周的调查。从总体看,湖南的农业形势是好的。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以占全国3.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5%的粮食,除了满足全省约占全国5.5%的人口需要外。同时调出大量商品粮。今年农业生产虽然遭受了多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仍然获得了好的收成。预计农业总产值与去年持平。粮食总产达530—535亿斤,这是湖南省自1983年以来第八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命令发布之「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之规定,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县城以上城市、工矿区及人口在二千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半数的集镇,均应遵照「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一律实施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工商行业用粮按户定量,牲畜饲料用粮分类定量的供应制度。集镇常住人口在一千人以上不足二千人,非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及人口在三千人以上,非农业人口不到半数者,亦可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人口不足上述规定之集镇,有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条件者,亦可参照执行。第三条凡居住在市镇辖区内的农业人口,如农民、菜农、棉农、菓农及种植其他技术作物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