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位很有名的大牌经济学家,曾给他自己的专业下定义。经济学是以假设“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为基本前提而展开的学问。“自私”两字,向来带道德的贬义。所以,经济学就常被“好人世界”弃如敝屣。自古以来,我们可爱的中国就一直是以道德立基的“好人世界”。现在,“好人世界”正在转,转成“能人世界”。两个世界其实合一,不同处只在它们的价值标准,好人世界讨厌讲经济学,能人世界则把经济学讲成发财捷径。其实,经济学的定义是不可以放到这两个世界中去理解的。经济学中的“自私”一词,有其客观的科学的涵义。经济学假定“自私”为人的本性,无非  相似文献   

2.
所谓“能人”,是指极有才能的人。干部工作中常说要用的“能人”,一种是要用群众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他们能为民造福,开拓进取,干事业,有胆有识,不断追求新目标的人,这种人称之为德才兼备的“能人”,比如年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17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支部书记们,他们是群众的“领头羊”。另一种要用的则是有争议的“能人”,或叫“有缺点的能人”,或叫“两头冒尖”的干部。  相似文献   

3.
“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 “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在“大跃进”中,只看到“人民”起哄.看不到“人”的理智。在文革中,只看到“人民”在搞“多数人专政”.看不到“人”的尊严和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琉璃称谓的含义及其转换作出考证和辨析。认为“琉璃”一词系由春秋战国的同类词汇演化而来,既指玻璃,又指低温铅釉陶制品。唐宋以后,随着外来语“玻璃”的引进,琉璃遂成为铅釉陶的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言极为丰富,自古说话就讲究礼貌和艺术。故凡遇不想直说、不好明说、不愿说而又不能不说的话,就拐着弯儿,变着法儿说。于是,在修辞格上就出现了“委婉”一词。 有了“委婉”,说话就灵活多了,方便多了,也得体多了。比方说,帝王之死,既不能说死,也不能说亡,得用一个委婉之词,说“驾崩”。既然驾为车辆,崩为倒塌,车毁马翻,人焉能不亡?又如,当年曹操,率军攻吴,下战书时也是委婉得很,不说我将与将军决一死战,而说“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意思是说“我将与将军在东吴一起打猎”。你想,以魏国之大,不乏游猎处,何必要借吴国疆土?而且打猎只需主公带上少许人马,何须兴师八十万之众?显然易见,把曹将  相似文献   

6.
苗语有没有形态?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人谈及。我认为苗语(指湘西方言,下同)是有形态的,词缀就是它的形态标志。苗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都有词缀,其中又以名词的词缀最丰富。什么是形态学?岑麟祥教授说:“形态学这个术语有两种意义:一指语言中在历史上形成的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一指研究语法科学中词的变化形式的系统,即指研究词的构造和词的变化的那个部门。”岑教授又说:“应该认为构词法是在语法学和词汇学之  相似文献   

7.
科学不只是事实和公式的汇集,它更是处理经验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科学”一词可以被适当地用作动词,指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即根据一定的假设和使用某些技巧去处理经验。贝尔纳指出,“科学的历史相当长,在这历史中它所经历的变化又相当多,它又和其他社会活动相联结,因此,企图成立定义的尝试尽管很多,但只能多少不完满地表示出整个生长过程中某一时期所存在的形相之一,而且往往是一个不重要的形相”。  相似文献   

8.
1 沟通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传播学者将它译为传播,社会学者 则将它译为沟通。相对个人而言,沟通可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前者是指人的内向交流(Inte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它一般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后者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根据其沟通的规模与范围,它又可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学术探讨渐趋广泛,“现代化”一词在报刊上的出现率也愈加频繁。与此同时,同“现代化”既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近代化”一词也屡屡出现。值得我们研究的是:“近代化”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它有没有必要与“现代化”一词并行存在。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治安”,在我国古籍中是分别使用的。“治”表示统治、管理的方略、手段;“安”多被视为目的、要求。例如,韩非子《说疑篇》中“民治而国安”的观点,在笔者看来,应当是我国“治安”一词的最初提法。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认“治安”一词的联用始于后汉贾谊的《治安策》。贾谊所说的“治安”,是指政治、军事、社会各方面的安定,期望建立一种外无侵犯,内无叛乱,既无战争,又无分裂的平安秩序。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组织人”面世“组织人”一词出自50年代美国一本书的书名。它指的是大企业所雇用的那些思想保守、循规蹈矩的高级职员,这些人生于大萧条时期,往往享受很好的待遇。笔者所认识的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认识某个在35岁之前挣了1000万美元的人。没有耐心和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关后勤》2006,(5):37-37
“粗茶淡饭”到底指什么?人们常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那么粗茶淡饭到底是什么?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它并非大多数人所指的各种粗粮和素食。正确的理解应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并辅以各种动物性食品,常喝粗茶。“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与新茶相对。尽管粗茶又苦又涩,但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茶丹宁等物质,却对身体很有益处。很多人把“淡饭”和粗粮、素食等同起来。其实,“淡饭”是指富含蛋白质的天然食物。它既包括丰富的谷类食物和蔬菜,也包括脂肪含量低的鸡肉、鸭肉、鱼肉、牛肉等。“淡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饮…  相似文献   

13.
“既要反对个人崇拜,又要维护领袖人物的威信”——在大部分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教材中,都把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进行介绍。仔细想来,这种提法却大有可商榷之处。首先,从威信的性质看,它的保持不能靠“维护”。威信是指声望和信用。任何人(包括领袖)的威信,都是其个人社  相似文献   

14.
谈谈“新民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喜欢“新民乐”这词。原因之一:它含有“新”字,新的总比旧的好——新鲜,有时代感。之二:它言简意赅,很清晰明了地道出了它所包括的内涵——是对传统民乐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新民乐”一词让人一听一看便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新民乐”的产生 谈“新”必先言“旧”。传统民乐(旧)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品味和爱好。它包括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大类。我们日常生活中指的  相似文献   

15.
李倩倩  王敬仪 《探索与争鸣》2022,(2):146-162+180
“机关术”,主要指一种在20世纪末被运用于游戏设计的概念。它既用以定义游戏场景中某类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与西方技术原理的机械“人”“鸟”“船”“武器”等形象,又可以表述一种产生于赛博空间的中国“古风”风格。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机关术”的内涵与外延伴随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扩充,其影响由游戏的内容与视觉场景延展至文学、音乐、动漫、电竞等多个领域。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机关术”融会于当下新媒体景观与大众文化之中,参与形塑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认知。我们一方面应厘清“机关术”在数字游戏领域的概念建构过程与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审视这类文化符号的展演与传播方式,可反观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输出的多元路径以及所呈现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振宇 《前沿》2012,(22):81-82
“社区”一词已被吸纳成为法律用语,然而当前我国法律中社区一词定义依然存在社区城乡地域定义模糊、内涵定义模糊、法律权利主体不明、立法层次低等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法律中社区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谈新时期女警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人文 ”一词 最 早出 自“观 乎天 文 以察 时 变 ,观 乎 人文 以 化 成 天 下 ”,也 就 是 说 用“ 人 文 ”来 教 化 天 下 ,促 成人 治 。 今 天的“人 文 ”一 词 ,从 词 义 上看 ,指 人 类 社 会 的各 种 文化 现象 。[1] 而 人文 素质 作 为一 种内 化 于人 心灵 深处  相似文献   

18.
人的需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弄清人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实践活动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但是,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以致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出了一些偏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关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指人(包括个人、群体、阶级、社会)为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与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种必然联系,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渴求和依赖。人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物质需要,又包括精神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既包括个体需要,又包括群体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人到30岁,就像一道槛。因为孔子早就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虽然我们不是圣人,但30岁的确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值得思考的年龄。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孔子所说“三十而立”的“立”,是“独立”、“站立”、“成立”的意思。说明一个人到了30岁,就已经找准了位置,站稳了脚跟,并在学业和道德上有所成就。《新华字典》对“立”字则有四种解释:一是“站起来”,二是“做出”或“定出”,三是“存在”或“生存”,四是“立刻”或“立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这“立”字都是一个很不错的词,它既给人一种成熟感和成就感,又…  相似文献   

20.
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阐明了“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这一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的否定决不是简单地拋弃,而是在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表现在“对待外国文化”上,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盲目排外。在《拿来主义》第八段中,鲁迅先生用“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作比,巧妙地批判了对待外国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放一把火烧光,”这是否定一切,“欣欣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肯定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