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70周年。70年过去了,受难者的殷殷血迹与戚戚哀鸣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更不会因日本右翼势力甚嚣尘上的否认与谎言而沉寂。近十多年来,在大批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从各种角度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新资料不断被搜集、发现。其中来自西方人士的见证资料,作为第三方证据,更是得到  相似文献   

2.
经姗姗  经盛鸿 《唯实》2022,(3):89-92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中国妇女是受害最严重的群体;她们对日军暴行的反抗,也最刚烈,最感人. 一、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 对中国妇女的性暴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对中国军民实施40多天的血腥屠杀、抢劫与焚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妇女大规模、持续多日、毫无掩饰与毫无节制的疯狂强奸、轮奸和奸后摧残...  相似文献   

3.
章开沅先生以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而蜚声海内外。然而,18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他意外发现美国耶鲁神学院图书馆保存着贝德士博士(Dr·MinersearleBates)的个人专档,其中存有一大批“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档案,此乃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最宝贵的原始资料。以此为契机,章开沅开始了对南京大屠杀和侵华日军暴行史的研究,先后撰著、编译3部以档案文献为主的专著,弥补了南京大屠杀证据链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他还积极投身于南京大屠杀的取证和揭露真相活动,与国外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并带动一批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  相似文献   

4.
经盛鸿 《唯实》2018,(1):84-88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对放下武器的中国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平民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随后,日军在南京建立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扶植了汪伪政府。南京成为侵华日军在中国的大本营与巢穴。面对着日军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中共中央对南京地区与苏南敌后广大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了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派遣新四军在江南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5.
品读     
《先锋队》2015,(1):50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置历史事实于不顾,百般抵赖当年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甚至日军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一些政要也态度暖昧,或明或暗地附和这股逆流,激起世人愤慨。 东史郎日记诉讼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良知未泯的日记 东史郎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郡丹后町。1937年8月,时年25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系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20联队上等兵,曾参加侵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9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在上海向中…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曾因参加南京大屠杀有"功"而每人获得一枚"勋章"的吉田大队,号称侵华日军的王牌大队。他们在冀中平原上不可一世,无恶不作,但最终全军覆灭,成了贺龙所率八路军一二〇师的枪下鬼。庆祝大会变成战斗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9,(2)
正厂窖位于南县西南边境。1943年5月9日至12日,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江南,出动三千余日军,汽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从水、陆、空合围我县厂窖垸,以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这就是制造了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制造的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也是二战时期法西斯日平  相似文献   

9.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前后,对外严密封锁消息,而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通过其驻南京记者、援引其他媒体的消息等多种方式对日军南京暴行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量报道。这些相关报道记录和证实了日军大规模轰炸平民和民用设施、屠杀中国军民、使用毒气、强奸中国妇女、抢劫等多种令人发指的残暴罪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宣传和舆论作用,而且在证实南京大屠杀暴行,驳斥日本右翼长期以来否认和歪曲历史事实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前后,对外严密封锁消息,而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通过其驻南京记者、援引其他媒体的消息等多种方式对日军南京暴行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量报道。这些相关报道记录和证实了日军大规模轰炸平民和民用设施、屠杀中国军民、使用毒气、强奸中国妇女、抢劫等多种令人发指的残暴罪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宣传和舆论作用,而且在证实南京大屠杀暴行,驳斥日本右翼长期以来否认和歪曲历史事实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此时此刻,抚今追昔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幕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人心目中,日本老人东史郎的形象,定格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灰色巨型石碑前、"遇难者300000"黑色大字下,这位黑衣老人双手合十,长跪不起。白发随风舞动,轻拂微闭的双目。他面容低垂而悲戚,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几十年前随军攻占南京并参与南京大屠杀惨烈场景的一幕幕……东史郎和他的"阵中日记"1937年11月下旬,侵华日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杀向南京。六朝古都、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南京很快就暴露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之下。12月12日傍晚,南京古都上空  相似文献   

13.
视野     
《红岩春秋》2014,(1):5-6
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在旧金山举行南京祭活动 近日,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和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行“南京祭”活动,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受难的同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李培龙、韩裔旧金山市议员金贞妍、库柏蒂诺市议员张昭富、《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的父母、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日军在南京城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披露:南京沦陷后的6个星期内,当地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19万多人,零散被杀仅收理的尸体就有15万多具,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野蛮暴行之一。抗战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国耻岂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简介@王琳  相似文献   

15.
经盛鸿 《党史博览》2012,(12):10-15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却传出日本一些政客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消息。例如,在2月20日,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与到访的南京市政府官员举行会谈,在提及南京大屠杀时,竟说:"的确存在一般性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河村隆之的话,严重歪曲和抹杀了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真实的历史,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南京市政府深感震惊,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尊严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说,我们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数字把大屠杀给抽象掉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我们不再记得住:大屠杀不是六百万,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1937年12月间,侵华日军在江东门集体屠杀了1万多名中国战俘及平民,遇难者尸体被慈善团体就地掩埋于"两个水塘和一条壕沟内"。1983年、1998年和  相似文献   

18.
《红岩春秋》2008,(1):8-9
2008年1月12日,纪念《新华日报》创刊70周年暨在南京出版59周年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汇》2005,(5):9-13
5南京大屠杀真相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过程中,最沉重、也是最震撼人们心灵的一幕发生在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审理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对中国南京发动了凶猛的包抄与进攻;接着,在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40余天,杀害中国军民约30万人。消息传出,引起中国人民愤怒的声讨与世界舆论严厉的谴责。这些事件成为当时中华民族与中国新闻传媒共同关注的时事焦点。它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关注与报道评论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创办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