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 奇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兵 法大全的话,那么,《水浒》无疑称得是上一部用人宝典。纵观《水浒》用人的宝贵之处,可概括一个“巧”。梁山一百零八人,个个是人才,但又非全才,但却一个个被用得“活龙活现”。如“神行太保”专事送信、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3.
王淑君 《各界》2006,(12):79
文言虚词“焉”在新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也较难掌握。现整理出来,供学习者参考。1作代词包括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它”等。例如:(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他们)(张溥《五人墓碑记》) (2)谨食之,时而献焉。(它)(柳宗元《捕蛇者说》)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作宾语,可译为“这”、“那”等。例如:(3)然力足以至焉。(那里,那个地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主要青少年研究刊物上的有关“青少年与媒体”的文章的分析 ,考察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的状况并且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清 人沈起凤的《谐铎》中有则《一钱落职》的故事 ,说的是南昌某生 ,随父任在京。一天在书肆中见一少年买《吕氏春秋》时 ,无意将一枚钱落于地上。某生就用足踏着 ,待少年走后 ,拾起了这枚钱。旁边一老翁看到 ,叩问了姓名 ,冷笑而去。后某生得常熟县尉 ,投刺拜谒上台汤公 ,十谒不得一见 ,巡捕传汤公命 :“令某不得赴任 ,名已挂弹章矣!”某问 :“何事弹劾?”汤公回答说 :“贪。”某自思尚末思职、何得有贪?复传汤公命曰 :“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 ,能不为纱帽下窃贼乎?”《鹤林玉露》中还有一则《一钱斩吏》的故事 …  相似文献   

6.
夏威 《侨园》2005,(1):3
2004年8月15日,《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实施,不少在华的老外都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有关人士还是提醒那些计划长住内地的外籍人士,取得“中国绿卡”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北京正式受理“中国绿卡”业务一个月后,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8月23日开始正式受理“中国绿卡”业务以来,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7.
陈伟 《学理论》2009,(9):132-132
《庄子·逍遥游》:“是其言也,犹时女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注:“是其两句:时,同‘是’。女,同‘汝’。这两句意思是说,上面所说的这些话,指的就是你啊!”考察古注,朱本的注释有误,“时女”中的“时”应是“待”的假借字,“女”是女子之义,“时女”应解释为“处女”。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一是民为邦本。《尚书》中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二是民贵君轻。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荀子进而以舟水相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三是安民利民。西周初期,周公采取“崇德,尚礼,利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实行“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左传》昭公26 年)。孔子效法周公,也提出“足食、足兵…  相似文献   

9.
孙信成 《党政论坛》2001,(10):28-29
“干部年轻化”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1979年7月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 ,”“我们的人才是有的 ,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 ,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 ,邓小平同志又说 :“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 ,再过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 ,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郊区党委在南汇区下沙镇开展村党(总)支部班子换届选举“两推一选”试点的经验,去年郊区所属五个区县的1176个村党(总)支部换届普遍推行了“两推一选”,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程序,选出新一届村党(总)支  相似文献   

11.
孙铭 《党政论坛》2003,(9):45-45
“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消”,消减、衰退之意;“息”,滋息、生长之意。谓根据时势,决定生灭、盛衰、进退。这是古人由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感悟出的人生哲理。古人认为,人世间的事情也像日月的运行盈亏,四时的消长变化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丛大川 《理论探讨》2005,1(1):42-45
最近我重新研读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资本论手稿》,这是我十几年来提出“实践人道主义”所依据的主要文本,也是我同时提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轴心的信息·生态·人道新文明观的主要哲学思想来源。同时,我又重新研读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这也是我新文明观创意的思想来源之一。比较马克思和佩鲁,我认为,二者极为相通。本文拟从七个方面漫谈佩鲁新发展观的哲学思想。  一、佩鲁新发展观的新研究方法———以人的“自由个性”和人的“丰富潜能”为中心的国际人道主义的“新人文方法”  对人类和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为全党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深入学习《纲要》,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敏 《党政论坛》2006,(10):38-40
中国古先贤老子,其代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道德经”。“道经”讲的是宇宙观,“德经”讲的是道德观。老子认为“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为官从政的领导者要顺乎天道,要修养道德,特别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上善即最善,指最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及市委、市公安局有关精神,公安普陀分局以上海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探索实践科教强警战略为动力,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目标,坚持改革、锐意创新,扎实构筑“五大体系”,全面推进普陀区“平安建设”。一、构筑集成的指挥巡逻体系。普陀分局大力秉承连续多年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形成的“屯兵街面”、“弹性勤务”的优势,依托初步建成的“集聚、辐射、联动”的信息化指挥调度系统,努力实现从指挥、巡逻“两张皮”向实时互动一…  相似文献   

16.
黄进 《党政论坛》2003,(9):41-42
“惟楚有才”和“楚材晋用”是两则成语典故。一曰楚国地灵、人才济济;二曰楚国人才、尽为晋用。两个成语串连起来理解,虽有明抬暗贬之意,但于历史上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公子归生访晋归国,令尹(楚相之称谓)子木向他了解晋  相似文献   

17.
陈斌华 《侨园》2002,(2):12-13
幽灵,一个“台湾独立”的幽灵,正在台湾岛内游荡。“台独”最早的历史渊源还应该追溯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1895年被迫到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神圣领土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中国将依据《开罗宣言》光复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在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策动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和收买下的台籍汉奸分子,在台湾建立起密谋“台湾独立”的地下组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退踞台湾。美国、日本一方面与做着“光复大陆”迷梦的台湾当局继续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并把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把台湾作为对新中国形成包围圈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又扶持台湾士绅廖文毅等人搞“台独”活动。1950年廖文毅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所谓“台湾民主独立党”,公开树起“台独”旗帜,开始了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这一事件被视为“台独”这一历史“怪胎”的呱呱落地。 1951年“旧金山和约”在海峡两岸均未参加的情况下,违背  相似文献   

18.
意忘形”一词源于《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高兴得忘乎所以,失去常态。推及“得志忘形”就是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自以为“高人一等”,“老子天下第一”,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什么坏事都敢干。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应了颠得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其实,“得志”后是否“忘形”也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有言道:小人得志太猖狂,就表明了人们对得意忘形者的人格鄙视。所以,我们每一个“得志”者,都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不“忘形”的人。摆正个人与党的关系,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胡舒 《各界》2007,(6):9-10
该文不欲探讨《论语》中治国治世这方面的论述,而是力求围绕人之“仁”,从人心最初开始,寻找孔子论“仁”的思路,即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逻辑和推演方法,从而获得对今世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十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是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定。两个“决定”一脉相承,相互呼应,都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为配合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本期特约请深圳的理论专家余文烈教授撰写了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余文烈:《从“建立”到“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梯》——该文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勒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路线图,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决定》在完善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举措,对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国企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