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蠲免。 蠲免是指对灾民及其他贫困人口减免赋税和徭役。对残疾人来讲,主要体现就是减、缓、免。《尚书·大诰》指出:“民若有疾,宗曷敢不于前宁人,受休毕。”这一思想发源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时期,以后历代思想家对此加以继承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蠲免政策和法律是我国历代统治阶级经常推行和运用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工具,它包括蠲赋和免役两部分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历代王朝设立了名目繁多的贡税和徭役,然而,在普遍征收赋税和强制服役之外,历代统治者也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实施蠲免政策和法律,利用这一手段,恢复发展农业经济,维护一  相似文献   

3.
吏役以"准正式结构"的名义成为清代地方行政的主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地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上级衙门吏役对下级衙门的牵制和对地方社会的骚扰、吏役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要挟本衙门官长或消极怠工甚至罢工,以及因吏役有犯而使官长受到牵连等,是"吏役病官"的主要表现形式. "吏役"病"官"现象的发生与前者处于行政权力的前沿直接相关,加重了清代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清代实行严格的盐区专卖制度,盐税收入成为清代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两淮是最重要的盐区,收入几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一半。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两淮盐政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周天爵和袁甲三都曾试办"以盐济饷",但因利益关系而遭到以两江总督怡良为代表的两淮盐政当局的强烈反对。后经曾国藩的强势介入,"以盐济饷"得以大规模推行。两淮盐税被大量充作军饷,充分显示清廷在财政上的窘迫,同时也说明清代的财政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在继承前代经验的基础上,对残疾人实行的蠲免政策法律等日益完善。 唐代对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赋役减免作了明确的规定。“京城内鳏寡癃残无告不能自存者,委京兆尹量事济恤,具数以闻”。唐代在授田时也注意到残疾人和老年人,“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  相似文献   

7.
略论清代前期西北边疆的"因俗而治"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在西北边疆地区所实行的"因俗而治"政策,实际上是根据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情况、风俗习惯等所制定的、目的在于加强对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实现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治边政策.  相似文献   

8.
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清代台湾土地开发完全是依靠民间的力量,政府和官员的态度是消极的,不仅未给予支持协助,反而多方留难限制.然而,这种情形并非自始至终一成不变.从近年来新发掘的分廵台湾道张嗣昌所撰<廵台录>中对大甲西社"番"变事件善后的处理和官方劝垦"番"地的记载,以及减轻台湾田园赋税和开放移民搬眷入台的种种措施,可以看出雍正年间政府对台湾的土地开垦政策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雍正皇帝重视农本,奖励垦荒政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宋代政府对买扑课额的征收、蠲免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扑对宋代财政的收支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宋代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加剧的时候.能否对买扑课额实行有效管理是积极发挥买扑财政功能的关键.宋代买扑课额的征收形式有金属货币和实物,实物征收的课额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还成为主要形式.宋代政府主要出于灾伤、政治原因和无法收回3种情况对民间买扑课额进行蠲免.役法、营利性开支和军费是宋代买扑课额的主要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胡湘闽  黄娟 《传承》2011,(31):72-73
清代"改土归流"后,永顺府的林业获得较大的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发展中,永顺府林业形成了以油料树种的种植为主导、林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重视对山地及墙边园角等各类土地的综合利用等特点。而清代永顺府林业的发展历史,无疑对于今天湘西地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嘉戎藏族的土屯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年间,清王朝对川西北嘉戎藏族的杂谷土司和大、小金川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在今理县、金川县和小金县改置和汉族地区相同的地方行政机构——直隶厅,直隶厅之下的乡级基层政权实行土屯制度,以嘉戎藏族头人充任土守备等土弁。这种土屯制是一般的屯田制?还是以屯田为名的土司制?学术界迄今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我认为它是清代一种独特形式的土司制。现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不当之处,清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方政府应如何加大机构整合力度,进行行政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后的行政构架配置,必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改革的方向,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制定总体规划和配套措施,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结合本地方实际,把职能相近、业务性质类同的政府部门合并重构整合,构建新的行政结构体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23)
正环保垂直管理,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保执法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实行环境保护属地管理,管理体制必然有地方性:官员由地方任命,财政由地方承担。在国情、文化和发展阶段背景下,现行管理体制难免保护地方利益,也难以监督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央政府推动、地方环保部门翘盼的垂直管理"靴子"终于"落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4)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接受前朝更迭短命的教训,下决心改革吏治,采取一系列改革与改良措施,又较好地实行了均田制和减轻赋税、徭役等措施,裁减机构,合并郡县。因而,政权得到巩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然而,自隋炀帝执政后,政治上开始走向腐败,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极力榨取民脂民膏以供其奢侈挥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阶级矛盾又日益激化起来。他修运河、筑长城,先后征调民夫数百万  相似文献   

15.
一、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财政原因 1.财政体制原因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呈现出某些差异,而其中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为显著.从1980年开始,为提高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央对地方实行了以"分灶吃饭"为基本特征的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并于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此后便形成了现行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遵循风俗习惯、整饬人伦风化的情理要求,是清代官员"听讼"的根本主旨。对情理的重视贯穿于清代婚姻家庭诉讼的全过程。在婚姻家庭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地方官员并未严格依照法律进行裁决,而是依据情理确定案情并得出判决。  相似文献   

17.
根据碑刻史料的记载,清代行会规约内容丰富,包含行会财务、行会同业救济等诸多方面。自愿原则既是商人们制定行会规约的准则,也是官府审批行会与行规的依据。律典中为数不多的几条律例以及地方官府判决是清代行规制定的基础,但同时也给商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立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体制的重构是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的制度保障。地方政府体制既包括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和权责体系的重构。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实行大部制、实行三分制、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主要通过调整和理顺政府间以及政府与外部间的关系体现出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上下级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收藏滇夷图册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云南民族图册的出现远早于"黔苗图",具有独特的绘制风格,以"苗蛮图"、"苗图"指称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是一种谬误,应当重新正名."滇夷图"是与"苗蛮图"并行的清代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滇夷图说>、<滇省迤西迤南夷人图说>、<云南营制苗蛮图册>、<滇省夷人图说>是4部成书年代清楚、今仍存世的重要夷图,"滇夷图"独具特色,比之贵州的"苗蛮图",其历史民族学史料价值更胜一筹.清末来华西洋人留下的"西式滇夷图"也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22)
正"不见面审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当前行政审批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行政审批部门大胆尝试、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取得明显成效,赢得群众称赞。许多新生事物会有一个不断调整、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笔者近期在苏、皖一些地方农业、国土、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考察调研情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大部分行政审批部门实行"不见面审批"模式的总体情况向好,但也有一些行政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