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年"文革"是一场灾难和浩劫."历史的灾难通常会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文革"对历史的最大补偿,是为"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对"文革"的反思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越南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措施主要有七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是惟一选择"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制度依托;构建"越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理论基础;"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建设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政治基础;建设"先进的、具有浓厚民族本色的文化"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文化精神基础;实行"独立、开放、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政策"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国际条件;搞好"党的建设"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自身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乃至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立场和历史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结合与统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阶段性质变",开始进入制度完善和内涵提高的新境界;从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正在"触底反弹"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空中加油";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极格局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运动,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度,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防御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西化"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新的历史阶段,研究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防御功能,对于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的图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历史进程。从低潮走向复兴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呈现的新特征、新态势,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已经进入继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深刻考察并追问世界社会主义第四大发展阶段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标志,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理论积淀与理论系统创新角度明晰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从运动叠加与实践纵横拓展的视域考察世界社会主义的运动与发展,从危机深化与“两制”力量消长层面分析世界社会主义的制度发展,从动力集聚与科技深刻变革维度审视世界社会主义的形态发展,进而在全面性、系统性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对世界社会主义第四大飞跃性发展阶段的辩证把握与实践确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及失败,各国共产党根据新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不断革新党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获得了新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各种不列于共产党发展的环境和因素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能迅速走出低潮。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国外共产党不但可以借助反全球化运动和反自由主义运动的平台,继续拓展生存和活动空间,而且将促进共产党与其他进步力量的合作与借重,为自身的发展壮大乃至实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和聚新的力量,点燃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尽管新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的亮点 ,但是局部的高涨并没有成为运动发展的主导方面 ,2 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在低潮之中。由于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前所未有的沉重 ,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共产党正处在战略策略调整和自我变革的过程之中 ,因此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 ,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却具有新的特点 ,孕育着积极的变革因素 ,这正是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性及其国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包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前人探索的继承、对时代变化的观察,更多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创新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产生着榜样效应,同时也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理念。  相似文献   

12.
和平演变战略是国际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军事包围遭到失败以后,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为主要形式,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综合性战略。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剖析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思想的由来和发展,洞悉其各种手段,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和平演变的原因,对于挫败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百科要览》于1993年5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又是一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著。全书465万字,分三册,共八编(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处和斗争、苏联及东欧八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蒙、越、朝、老和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总体状况大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复苏,在某些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其基本特点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正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全球化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舞台;多样性和多元化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常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议题;实现现代化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孙作用 《工会博览》2009,(2):133-133
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观念保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及全局看,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课题。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演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路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社会主义史论》一书由黄宗良、孔寒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4年 2月出版 ,共 60余万字。该书从思潮、流派、运动和制度等几个层次 ,系统地描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写至 2 0世纪末 2 1世纪初。本书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国际工产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原因 ,史论结合 ,以史明理 ,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和教训。《世界社会主义史论》一书出版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我国民营经济不是传统的私营经济,而是建设现代化、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经济体;它具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它与国有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包括发展民营经济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转折点,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篇章,结束了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个领导中心"、一个社会模式的局面。随后,苏东国家的诸多改革虽未成功,但却留下了宝贵遗产。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用人类文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道路及其历史使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攻克难关,奋力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在社会主义改革6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黄宗良教授和项佐涛副教授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巴这个西半球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美国长期的封锁和打压下 ,在苏联东欧剧变的严重冲击下 ,仍坚持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古巴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特殊环境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近十年来又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古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及其经验 ,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对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 ,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著名专家肖枫先生与曾在中国驻古巴使馆工作过的王志先参赞合作完成了《古巴社会主义》一书。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古巴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古巴驻华大使阿鲁菲为该书题词 ,使馆还为该书的首发举行了招待会。为进一步加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本刊记者特采访了肖枫教授 ,就古巴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