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法典草案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众所周知,新中国较系统的国际私法立法开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出台,该草案第九编以“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为标题,全面系统地对国际私法加以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分为8章,共94条。涉及国际私法的总则规定和分则规定。全编内容完整、结构系统化,较之原《民法通则》第八章仅有的9条规定,是国际私法立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近16年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从本编反映出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价值取向及其立法模式、立法技术等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系统化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国际私法)立法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法制现代化的产物。在中国现代立法史上,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向来深受外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学说的影响。北洋政府于1918年8月5日公布并施行的《法律适用条例》是在这一陈  相似文献   

3.
日本关于法律适用的最新制定法。即2006年6月21日的第78号法律——《关于法律适用的通则法》已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在此之前施行了108年之久的《法例》。这是日本立法者在该国立法史上进行的最大一次国际私法改革。有若干新情况值得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理论和实务界人士加以关注。本文拟就这次日本国际私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突出特点作出评介,以期对我国未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之争历来已久,是用专章专门立法,还是走法典化的道路,学者们各执一词。随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争议本应尘埃落定,由于该法的颁布并未能解决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所有问题,从而引起更多争议。根据各大法系的国际私法立法实践和该法颁布后所引发的法律适用的困境以及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应当是采取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评析2008年通过的关于合同之债准据法的《罗马Ⅰ规则》的主要内容,探讨欧共体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指出《罗马Ⅰ规则》的可取之处主要在于增加了在确定合同之债准据法方面的安定性和可预见性,并在立法技术上顺应了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对于正在进行的中国国际私法典编纂而言,《罗马Ⅰ规则》在关于合同事项的冲突规则方面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日本的最新国际私法立法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合同、侵权行为、债权转让等诸多方面。日本的《法律适用通则法》是在法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制定出来的一部当代最新的国际私法立法,了解该法有利于我们认识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向,对于我国完善国际私法立法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国华 《当代审判》2003,(10):2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中,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作为一编,对涉外民事关系的基本制度和法律适用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充实、完善了《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从而使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综观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国际私法的立法体系和我国《民法典》(草案)的相关规定,我们不  相似文献   

8.
传统冲突法建立在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学说基础之上,其哲学基础是19世纪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冲突法理论不考虑各国法律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实现了冲突法的非政治性。随着冷战的结束,新自由主义复兴。中国国际私法在近年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立法上长期受自由主义范式影响,尤其是在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和惯常居所原则的扩大化为标志,绝对的自由主义范式主导了立法思维。中国国际私法必须破除绝对自由主义范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并结合当代中国冲突法实践,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冲突法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一、利益法学在国际私法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国际私法是一门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主要任务的部门法,其最早的理论基因渊源于古罗马的“万民法”。经过对各时期国际私法学说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说与法理学思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上,其理论学说曾经产生过两次质变性飞跃,从而促使国际私法形成为一个逻辑缜密、体系完整的部门法:公元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确立了近代国际私法的基本雏形,公元19世纪创立于德国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则奠定了现代国际私法的理论基石。早期古典自然法学说为14…  相似文献   

10.
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是国际私法中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律适用方法。单边主义的法律适用方法在法则区别说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随着法则区别说被推翻和法律关系本座说与既得权说的盛行,欧美国际私法更多地采用多边主义的法律适用方法,单边主义法律适用方法被忽视。到20世纪初,特别是在“二战”之后,随着国家对国际商事关系干预的强化,单边主义的国际私法方法分别在欧美的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中得以复兴。重新认识单边主义的国际私法方法,借鉴欧美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我国国际私法研究深度广度继续拓展,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立法工作上均取得一定成果. 1.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国际私法论文120余篇,出版国际私法著作8部.其中论文集2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第五卷)于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设计思路及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涉外民商事交往促进了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规范涉外民商事活动的《民法通则》第8章,已难以应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变革。综观30年来国际私法的发展,我国应当制定法律适用法,在理论上坚持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并对传统规范体系予以修正与补充,在原则上秉承私人利益保护原则,在价值规范上对国际私法进行定位,在立法规范选取上注重内容为导向,以构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双元 《时代法学》2012,10(3):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经数年努力,期间立法机关与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包括本文作者在内,曾分别提出过几份建议文稿1],也召开过多次学术讨论会,并从2010年6月以后,进入到正式审议阶段,终于在同年10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颁布,并于2011年4月1日生效实施。这无疑是我国涉外立法方面的一个新的成就,并在国际私法学界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台湾地区国际私法学述评金彭年在国际私法学领域,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批孜孜不倦、学有所成的学者,写出了一批国际私法著作。自1953年台湾地区发布的涉外民事法规以来,台湾出版的国际私法著作大致有:洪应灶(力生)著《国际私法》,何适著《国际私法》、《国际...  相似文献   

15.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对21世纪国际私法新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卫佐 《法学》2007,(11):92-100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一个以"逐渐统一国际私法规则"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自1893年问世以来,它对国际私法的理论学说、立法实践和司法判例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的国际私法发展同样离不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贡献,比如它制定了一些新的统一国际私法规则,吸收了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为成员,并对晚近各国的国际私法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未来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也将从海牙国际私法公约中获取养分和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向在胜 《时代法学》2009,7(1):112-118
《法律适用通则法》是日本为实现其国际私法立法现代化的目标而对《法例》进行修订的结果。《通则法》对《法例》的修订,不仅体现在立法名称和法律语言的现代化上,更体现在法律适用规则的现代化上。在法律适用方面,《通则法》主要对行为能力、后见开始的审判、失踪宣告、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益以及债权转让等领域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完善。《通则法》的制定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完善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初探肖永平自13世纪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以来,国际私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形态,受到了各国法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民商事流动的加速发展,国际私法更是得到飞速发展,其...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学说的发展历史值得借鉴,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整个国际社会的国际私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国际私法未来发展,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学,制定颁布中国的国际私法法典,使二十一世纪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之国际私法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20世纪国际私法发展历史之简单回顾 上个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若以阶段论,可以分为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至70年代;70年代至世纪末三个小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国际私法之发展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迅速,其成果卓著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 1、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国际私法的理论发展十分丰富的阶段,孟西尼、戴西、柯里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由于面临新世纪,国际私法学者们怀着无限的应憬将统一国际私法工作做得很大.如布斯塔曼特法典的出现。由于缺乏经济实践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私法的实质主义法律选择方法注重相关实体法的具体内容,而不像形式主义法律选择方法那样强调立法管辖权的选择。12世纪意大利后注释法学派代表人物阿尔德里克的"结果选择理论"是实质主义法律选择方法的早期形式,20世纪美国著名冲突法学者利弗拉尔的"较好法律说"则是实质主义法律选择理论的典型代表。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法律选择方法的对立的实质在于法的确定性与公平性之间的矛盾。在调和两种价值追求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德国1999年《民法施行法》修正案与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相比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