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军队党的生活》2010,(2):79-79
新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一句行话叫“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指的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八部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它们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构成了“红色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2.
1975年6月9日(星期一),刚一上班,方毅从他的办公室来到值班室对我说:“小张,你现在就去琉璃厂中国书店买一套《昭明文选》。今天传达毛主席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重要谈话要用。毛主席在谈话中引用了这部书中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收藏和销售古旧书籍,看有没有这套书?”他还问我是否知道《昭明文选》和书店的地址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假设你来自火星,突然被扔到中国,可能被扔到北京,可能被扔到安徽,还可能被扔到西藏。如果让你来设计高考招生制度,会怎么设计? 这种假设,是哲学家罗尔斯的发明。他在《正义论》里提出“无知之幕”的概念——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时,就会尽量把事情处理公平。  相似文献   

4.
《红旗飘飘》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大型红色丛刊,它与之后的《星火燎原》共同形成了郭沫若誉为的“用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记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百集《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首批图书,为全军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党和军队的光荣历史又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这套中国最大规模的党史军史系列连环画,以《星火燎原全集》为基础,以党史军史为遵循,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4):77-79
彼得·巴菲特是何许人也?很多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不过,说起他的父亲“股神”沃伦·巴菲特,恐怕就没几个人不知道了。在2011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沃伦·巴菲特以500亿美元的净资产名列全球第三位。  相似文献   

7.
《军队党的生活》2011,(1):24-27
2010年12月14日,解放军出版社在北京召开纪念《星火燎原》丛书出版发行50周年座谈会。《星火燎原》部分作者子女及军内外著名军吏专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参加了座谈讨论。现将部分与会代表发言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结海 《奋斗》2006,(7):60-62
一部电影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看了《罗马假日》你还无法回答,因为罗马本来就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是奥地利毗邻德国边境的小城、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则主要是因为《音乐之声》而出名的。至少在中国,知道《音乐之声》的人远远多于知道萨尔斯堡的人。  相似文献   

9.
于明宏 《新长征》2006,(7):64-64
眼下,写诗的人少了,用诗写故事的人就更为罕见。而能以诗的语言和形式写出1000多个故事则颇有点开文学创作先河的味道。以往,看过邢万生写过的许多书,眼前这套《天下故事诗写成》则更加让人爱不释手。品读之后,感慨良多,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0.
柯云  湘斌 《党史纵横》2010,(7):19-21
古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今人贺龙巧施空城计,一举歼灭两个旅。熟知贺龙的人知道,贺龙军长肚子里的墨水虽然不多,但是他十分勤奋、好学。在行军作战中,他常常是《水浒》、《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书籍不离手,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将书中的作战精髓提炼出来,运用在实际的指挥作战中。  相似文献   

11.
我是伴着《星火燎原》这部书长大的。记得上小学时有个同学从家里带来一本破了皮的《星火燎原》,同学们都围着他,一人读,大家听。书中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一直刻印在脑海中。当兵了,在全国闻名的"铁军"部队,从连史馆、团史馆、师史馆,我一遍遍温  相似文献   

12.
文坛伉俪     
《新湘评论》2012,(16):63-63
记得《白毛女》,会哼《南泥湾》,能够朗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样两个名字: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13.
文坛伉俪     
《学习导报》2012,(16):63-63
记得《白毛女》,会哼《南泥湾》,能够朗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样两个名字: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14.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王树增 《学习导报》2010,(22):34-36
我写《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这套书的动因其实很简单。我写的最早的一部书是《朝鲜战争》。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广州工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我身边有许多人都在倒腾东西。谁迅速地积累财富,谁就是社会英雄,人们很浮躁。我在广州的宿舍面对着一条繁华的街道,一到晚上我都要拉上窗帘,否则,外面的霓虹灯会把屋里照得通亮。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廉政瞭望》2006,(7):27-27
有吃有穿不求你,不批不斗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臭骂你,你来硬的要告你。(《中国改革》陈文胜《农村“三难”》中对乡镇干部难做人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文豪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百多年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励志畅销书阅读的时代。每年都有几本畅销书在读者嘴边流传,相信很多人读过《把信送给加西亚》、《邮差弗里德》。总之,这样100来页,定价在20元以内的书有很多。有这样一个感觉,这样的书看得越多,越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其实读书后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正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哀。  相似文献   

18.
卢玲 《学习月刊》2010,(14):94-94
两千多年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政治体制构建的主要理论依据。但由于历史原因,《五经》研究与翻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还不高.而且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应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译本。  相似文献   

19.
我们目前见到的《毛选》五卷本是建国后编辑出版的,直到1977年才出版了第五卷。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44年的晋察冀边区,中国的第一套《毛选》五卷本就已经面世,这也是毛泽东的著作首次以《毛泽东选集》命名。编选印刷这套书的3个负责人分别是邓拓、张春桥、翟来清。  相似文献   

20.
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却可能熟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苏联歌曲,熟知《友谊地久天长》、《草帽歌》等韵律悠扬的外国电影插曲,熟知《手拉手》、《说你说我》等音调优美的现代歌曲。尤其是那些优美的苏联歌曲,过去我们的父辈唱过,今天我们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