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壮族和老挝的佬族是同根生民族。壮族和佬族不仅在语言、习俗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而且在文学方面,特别是民间文学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其中有反映壮佬原始宗教信仰的关于“图额”(壮族、佬族地区流传的一种像蛇的动物)娶人间女子为妻的故事;有流传久远的人熊故事,壮族叫《垭歪》,佬族叫《垭弯》的故事;还有相当多的动物故事;以及大量的机智人物故事等等。通过对壮佬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不但可以了解壮佬两族当时社会状况的异同及其产生异同的原因,而且还可以为“壮族和佬族是同根生民族”这个观点提供论据。壮族机智人物故事中的…  相似文献   

2.
“哎捞”国     
在一般的泰族和佬族史籍中,都把在秦汉时期出现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地方政权“哎捞”(即哀牢)国看作是泰族或佬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素察·蒲媚波里叻从事学习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二十余年,他以缜密的态度对中国史籍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说,“哎捞”不是泰族或佬族建立的国家,而是作为白族先民的哀牢族建立的。现将刊载在泰国曼谷为人生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的泰文《探索泰族的历史》一书中的这篇文章,全部译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3)
东南亚泰佬族系诸民族包括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和越南的傣族,是中南半岛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族系。关于泰佬族系民族的族源问题,是国际民族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言之,有以下几种观点:(1)泰族发源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此说为英国人拉古伯里首创。(2)泰族起源于中国西北部与苏联接壤的阿尔泰山脉,以后“受中国人的压迫而被驱赶南迁”,从阿尔泰山迁入四川,从四川  相似文献   

4.
老挝的宗教     
老挝是一个有68个部族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老挝自古以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佛教(小乘教)虽然在老挝有很大的影响,但信奉佛教的,只有佬族人民当中的85%左右,这与一般人认为老挝各族人民中绝大多数信奉佛教的看法有很大的出入。其实,在老挝68个部族中,其中67个部族的绝大多数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特别是老厅族中各部族的绝大多数,老松族中的孟(苗)、瑶族的各部族以及老龙族中的泰族,大都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就是佬族中,信奉鬼神的也占15%以上。老挝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现实有其历史根源。首先,老挝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译自泰国学者乌泰·贴拉西塔著的《泰佬的由来》一书中的首章首节。作者在叙述泰佬族的渊源时,是含有鼓吹大泰族主义的倾向,其观点也有谬误,但鉴于作者在描述该民族的起源时,仍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和分析的史料,因此,谨译出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6.
“末伦”是流传于中国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壮族的一种民间曲艺,Mawlum是流传于老挝、泰国佬族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二者读音相近,意义相异.通过分别考察它们与本国民间宗教“末”和Maw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的内在关联.“末伦”和Mawlum的称谓很可能在壮、佬民族分化之前就已存在,是用于指称壮泰族群共有的歌唱传统的.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记载,中国明朝时已有华侨居住在老挝,由于时间久远,有的又与佬族通婚,老挝称他们为胡族。中国云南省的傣族迁入老挝,称之为占族。此外,苗族、瑶族也是从中国迁居老挝的。但人们并不把他们视为华侨或华人。人们所指的华人或华侨是近代从中国迁移去的华人。在老挝华人中,祖籍是广东省的占90%,其中以潮州人居多;其次是客家人、东  相似文献   

8.
老挝佬泰族群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厄”眼ngeak演的神话传说。在传说中,他们把蛇当作氏族的祖先、主管雨水的神灵和凶恶的神灵。这实际上就是该族对蛇崇拜在宗教文化上的一种反映。我国壮族民间也同样流传着关于“额”眼ngeak演的神话传说,而且在主题、内容上,与老挝佬—傣民间  相似文献   

9.
琅勃拉邦位于老挝上寮琅勃拉邦省南堪河和湄公河汇流处。市区呈L字形,面积大约二平方公里,四面群山环抱,东有普沧山、普爽山(或称普掌、普壮)西有普陶山、普娘山,城中央矗立着景色秀丽的普西山,山高157公尺,是琅勃拉邦城的象征。全城人口约六万(1957),居民大多数是佬族,其中离城区东北三公里处,有两个傣族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同名是共同族群认知某种植物的结果,是辨别民族起源是否同源的一个参考因素。壮泰族群对蕹菜、白菜、芋头等等本地植物的同样命名,是他们为"同根生民族"的又一证据。他们对烟草、玉米、红薯等外来植物的异样命名,说明他们由同源而分化了。泰族、佬族对白菜与芥菜的不区分,说明他们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离开了中国的岭南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潮剧在泰国本土化的两种形态——酬神潮剧和泰语潮剧为研究对象,探讨泰国华族与佬族是怎样在泰国潮剧这一场域中实现国家与社会地位关系的转变的,进而尝试分析潮剧如何超越国界与族群社区,在泰国多元文化结构中获得特殊的社会意义,同时揭示体现在泰国潮剧发展形态中的艺术与社会政治、不同文化、不同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俄都是拥有众多穆斯林居民的国家,特别是俄罗斯拥有庞大的穆斯林群体,其大小穆斯林民族40余个,仅在北高加索达吉斯坦共和国就有30多个。主要穆斯林民族有:鞑靼族、车臣族、巴什基尔族、印古什族、卡巴尔达族、巴尔卡尔族、卡拉恰耶夫族、契尔克斯族等。据报道,...  相似文献   

13.
传说有一个英国商人娶了一个曼谷女人为妻,这个英国佬是花花货色,婚后几年在外面寻花不断,问柳不绝.可妻子却睁只眼,闭只眼,从不与之论理.做鬼做久了,英国佬暗自心虚,忍不住向妻子坦白隐情,并询问妻子为什么不生气.妻子手捻佛珠,微笑着告诉他:“佛曰:这可是大欢喜.”这个英国佬先是一头雾水,后来若有所悟,跪倒在妻子面前赔礼道歉,乞求宽宥,从此浪子回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中、老交往的史料非常丰富,中、老交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琅勃拉邦古代称芒耍,原是老挝北方比较强盛的成邦国家、中国古籍所记载的“挝国”可能指的就是芒耍。在法昂统一老挝前,在老挝存在几个城邦,而这些城邦都自称是佬人,中国与芒耍(琅勃拉邦)的交往应该比在中国古籍中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厄”(“额”)神话中所描述的蛇化作翩翩公子迎娶人间女子为妻,或蛇为孤寡老人尽孝;蛇变法降雨,淹没村庄等的情节描写,在现代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这是蒙昧时代原始人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将蛇人格化、神化的结果,体现着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先民对蛇的心理认识和信奉。下面,笔者就对“厄”(“额”)神话中所蕴含的宗教内涵进行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越南岱依族、侬族的宗教信仰与越南周边国家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基本相同之处 ,只是在形式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由于岱依族和侬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 ,所以宗教信仰更为相近。区别在于一方与越族相互影响 ,另一方直接受中国南方宗教信仰的影响。越南岱依族、侬族宗教信仰在教义、仪式上都受到孔教、佛教、道教的影响。但也只能使这一稻作民族原本长期已有的传统的宗教仪式更丰富和多样化而已 ,仍无法消除万物有灵、拜物、巫术、图腾崇拜等形式下的原始信仰 ,而且还要借助于这些仪式来维持。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说的宗教意识很难与庙会分开…  相似文献   

17.
(一)柬埔寨的民族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约有20多个民族,以高棉族为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境内主要少数民族有占、卜侬、老、泰等,人口约20余万人。此外,还有柬籍越裔和柬籍华裔,以及越侨、华侨等。柬埔寨各族从语言上分,可以归为三个语族和外侨外裔。1.孟—高棉语族。高棉人属孟—高棉语族。“高棉”,我国古书称吉蔑,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人口有600万以上,占全国人口大多数.所以,人们都习惯称自己的国家为高棉、自称高棉人.孟—高棉语族在公元前从北方沿湄公河向南迁移,在蒙河与湄公河的交汇处停留.而后分两支再向外移动,一支向东南沿湄公河下游流移,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而成为今天柬埔寨的高棉族.高棉族就是创造吴哥文明遗裔.高棉文化源远流长,高棉语文全国通用。吴哥石窟、柏威夏古寺等都是高棉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古迹。今天出土碑铭、遗留下来的文学、诗歌,保留下来的寺院及其  相似文献   

18.
布娄族又称布劳族,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越南中部的高原上,喜欢把寨子建在山坡上.德都县波依乡就是布娄族的一个聚居区.据说,这里的布娄族是100多年前由老挝迁徙而来的.他们习惯结寨而居,寨门大多用树枝树叶加以装饰,两旁则布以尖竹桩,其目的是驱鬼和防范坏人进寨.每个布娄族寨子的中央,都要建一座公房,专供村民集会和娱乐.村民的私人房屋——高脚屋,必须有一堵山墙向着公房,以示“向心”,即团结的象证.山墙上的饰物也十分讲究,大都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鸟头、竹篮、扇骨等.每个村寨不论大小,都有明显的阶级划分,一般分为三个阶层,即“波女克拉”——富贵户;“波女德抹”——小康户;“克多”——富贵户的家奴.  相似文献   

19.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7,(12):47-49
越南北方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红河三角洲以北的山区,又可细分为我国广西当面的越北地区和我国云南当面的越西北地区。大约有10多个民族,基本上都属于汉藏语系。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岱族、侬族、泰族、瑶族、蒙族、苗族,其他的民族人数都很少。  相似文献   

20.
越南岱族人在择儿媳方面精挑细选出了名。正因为这样,在越南岱族共同体里.各辈做父母的都潜意识地教育其女儿该怎样为人处世.使地将来到夫家能做个贤妻良母。从开始到夫家之日起.越南岱族媳妇谈吐、举止都要精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