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反映了传统经济体制在新体制的胚胎中的延续。由于股权分置中国股票市场投机盛行,中小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上市公司治理混乱,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一年半以来,在恢复投资者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股改还存在信息披露不够透明,部分上市公司股改停滞,股权稀释带来内外资“控制权”之争等问题。后股权分置改革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家学 《工会论坛》2006,12(2):63-64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要遵循积极、稳妥和有序的原则,推出和实施公平合理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从而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全部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不仅危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实现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应以对价理论为依据,考虑各方利益,制定出统一、合理的对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4年到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有效性。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批逐步推进特性,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公司绩效,总资产收益率提高了2.19%,并且股改具有一定的持续效应,股改当年总资产收益率提高了1.14%,股改后第一年进一步提高1.69%,但第二年开始股改政策效应减弱,在第三年甚至变为显著为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及其长期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从湖南电广传媒以股抵债的金融创新到现在正在实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介绍我国股市改革进程不断加速,最终解决非流通股的上市问题.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2004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重新分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政府观念转变及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对此,应遵循公平和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既要遵循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又要公正稳妥地推出和实施各方都能接受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讲,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从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通过检验股改后的三因子模型,可以从实证角度证实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市从2001年以来连年阴跌,中小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消除股市的积弊,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对不合理的股权结构的改革。股权结构变化后,公司治理结构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着重体现了尊重中小投资者的精神,但要落实到实践中,只有降低市场的系统风险,才能从总体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源于所有制的差异,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制度安排的股权二元结构.这种安排与资本市场固有的属性是不相容的,它背离了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亦与公司法关于股东共益权的平等理念相去甚远.由此引起中国上市公司为解决股权分置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股权分置的局面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治理中的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对股权平等原则的滥用等.解决股权分置,则能较好地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在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仍应关注包括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二级市场的操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的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国沪市A股和中国深市A股IPO市场新上市的186只新股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并未对新股收益产生显著的影响,造成中国股市IPO抑价率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市场的现状和发行股票公司的本身有关,又与IPO定价和发行方式有关。为了降低IPO初始收益率,我国IPO的发行机制必须进一步改革,文章最后根据前文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步伐的加快,流通股本扩张所带来的市场扩容需求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在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能促使各项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良性内外环境,拓宽现有资金渠道,增强各类投资者信心,开启股市增量资金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霍德发 《理论前沿》2005,(24):16-18
股权分置实质是国有股与非国有股的"利益分置".解决股权分置不是消除国有股.国有股流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非流通股进入流通,必须进行"一级市场"补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方式以及对价比例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对价支付的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水平与股权集中程度以及股权性质无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的结论,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与国有产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权分置改革事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推进,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此处仅从国有产权管理的角度,谈谈个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的理解。一、股权分置改革实质上是公司回归、市场还原、国资调整的过程,传统的产权管理将随之趋于市场化、法律化。1.从公司层面分析,股权分置改革是国有上市公司回归股份公司本质的过程。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允许设立的两种基本公司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公司,都是以含权的资本单位为基础,构成公司权利计算和行使的前提。这一点表现在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整个…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及其造成的一系列体制性障碍长期困扰着资本市场,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市场的操作将会出现深刻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7.
"大小非"解禁实现全流通,对股市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大小非"之所以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症结在于,一是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认识不足,未能相应形成价值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二是管理部门未及时因应全流通的特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造成管理相对落后.解决存在问题, 要重在教育引导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 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实行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组织各类公益基金入市承接估值严重低估的绩优蓝筹股,这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下"大小非"对市场冲击的十分必要的多赢举措.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股市即将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计原则应包括但不限于效率、公平、透明和可监控。其基本要素应包括授予对象范围与授予时机、授予的考核标准与授予数量、行权价格、股票来源、所授予的有效期限、行权办法。  相似文献   

19.
乐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国有资产监管的方针政策,以“项目年”工作为依托,积极履行出资人职责,在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加强企业监管。制定了《乐山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完成了《市属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实行了国资委领导挂联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加强了国有产权登记和企业财务快报工作,通过多方努力,2006年上半年,市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不少企业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强力推进目企改革。蛾眉半导体材料厂(所)是乐山市唯一一户尚未改制的重点优势企业,其生产的硅材料系列产品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企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按照中共乐山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国资委牵头多方进行考察和多次艰苦谈判,最终与位于四川德阳市的东方汽轮机厂达成合作协议,到6月底,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已累计签约项目资金1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年”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努力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川南林业局管理体制调整及资源整合大会方案》,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帮助几户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配合市财政局进一步做好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积极争取省国资委和省证管局的支持,确定了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四川省8户股权分置改革重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过努力,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已于5月25日完成,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改进入启动阶段。完成金顶公司国有股权转让。通过乐山市政府  相似文献   

20.
股权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分散化所带来的公司治理困境。我国继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股权激励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之间以及它们同《公司法》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了实践的中的混乱和困惑。股权激励制度能在我国走多远,并成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助推器”,将首先依赖于其制度本身的规范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