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33名90后在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程度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各种应激状况,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
自我一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研究界的热点,对自我的探寻是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关于自我的理论层出不穷,而对中国人的自我的探索也有相当成果。自我和谐建立在对自我的了解之上,是一个统一的状态,并且是否具有该状态对个人和社会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实现自我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析领导干部自我和谐的概念基础上,首先对领导干部自我和谐的外在表现与素质结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对领导干部自我和谐发展进行测评的实践做了探讨,最后,对实现领导干部自我和谐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张希 《学理论》2009,(11):213-213
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悦纳自我,和谐发展心理、精神和品格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现实意义、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阐述“自我和谐”的内涵和外廷,彰显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盛明明  李可钰 《学理论》2013,(16):113-114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140名,以UCLA孤独量表、岳冬梅改编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王登峰(1994)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有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程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2)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在自我和谐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再考察两者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8)
本文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提出加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的实施途径,即加强单亲家长自身教育的素养;加强学习教育对单亲子女的影响;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担任培养祖国花朵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本文从自我和谐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以310名浙江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影响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方面显示差异显著;年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影响不显著.但在人际信任、社交焦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笔者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菊云 《学理论》2010,(7):80-81,91
体验人人皆有,但并非所有的体验都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而和谐体验能让个体获得完整和谐的领悟和感受,体验到事物诸种关系的整合,领悟到生命作为社会整体中的要素存在的意义,对于德育而言,意义重大。它可以化解过往体验中的挫伤,获得道德提升;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境体验,促进道德成长;打破自我狭隘的体验视角,发展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1.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和谐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霖  王亚慧  李良中  曾祥义 《学理论》2009,(19):198-199
通过对乐山市三所高校的教师成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自身环境上,教师充分肯定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有迫切的学习需求;教师的人际关系基本和谐;部分教师学习时间相对匮乏。在外部环境上,组织制度建设有待干完善。主要表现为:奖惩制度科学程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不强,需要加以完善;教师课程教学存在不稳定现象;后勤保障体系服务有待于提高;教师培训体系依然不够完善。因而,促进教师成长,教师环境建设需要加以改善,尤其是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0)
和谐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生活、成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与现今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和谐的生命观包括自我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融洽,人与社会、自然的有机联系三个层面。追古溯今,引用论证、剖析现状,力图挖掘当前大学生和谐生命教育的主要方略,通过方向指引、情感疏导、深层解忧等办法为大学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课堂作为社会的一角也应该是和谐的.和谐课堂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呢?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和谐原本是中外美学思想巾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和谐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属于美学范畴,和谐之美历来与对一个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和谐社会的由衷向往相依相连,形成了东西方根深蒂固的崇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能否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既是考验广大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时刻,又是提升自我的难得机遇,也是成长进步的有利时机。广大组工干部要切实把握机遇,带头创先争优,力行“三个三”,努力在履行职责、推进工作、为人处事等方面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协调劳资关系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新加坡工会在和谐劳资关系助推经济成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我们当前工会工作有很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部成长是干部本质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干部以人民利益为本,围绕为民干事实践,伴随党的事业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与时俱进,最终实现干部本质和自我价值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是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干部成长的活动。干部成长和干部教育培训都是系统运动,有其自身规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遵循干部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葛茜 《学理论》2013,(12):89-90
员工成长需要企业在了解员工成长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制定成熟有效的成长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有效发挥需要一种健康、和谐的组织氛围。从管理体系和组织氛围两方面为切入点,总结员工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合理管理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良好组织氛围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氛围的营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和谐原本是中外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和谐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属于美学范畴,和谐之美历来与对一个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和谐社会的由衷向往相依相连,形成了东西方根深蒂固的崇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乔博 《学理论》2013,(8):203-204
人生每一阶段的成长都会伴随着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就会不断形成健全的人格。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阶段成长的危机主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这一危机的化解,有利于增强自我力量,而且对人生下一阶段危机的解决提供正面能量,进而实现更高的蜕变。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帮助学生化解危机,形成健全人格。辅导员在危机教育中所应采取的措施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融入环境;加强目标教育;加强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