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学习、经商、打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亲人或老师照看,这部分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访问中我们看到,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把科学的教育方法传递给监护人及学校,以期对留守的成长给予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进城务工的年轻夫妻由于受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经济水平及工作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多选择把未成年子女委托给年迈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属朋友代为抚养和监护,使这些留守的未成年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父母监护缺位、其他监护人监护不到位,以及社会保障薄弱,留守儿童很容易在生理、心理、学习以及行为举止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出现的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儿童很少受到父母的心灵关爱、生活关照和学习帮助。这种生活状态给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汝南县人大常委会、县总工会采取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及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洋留守华裔"生活、学习在浙江省青田县等侨乡,凸显强化对他们华文教育的迫切性。对"洋留守华裔"开展华文教育,有就近施教的便利,还是联谊海外侨胞的重要渠道。只要围绕华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明确政府、家庭、学校各施教主体的职责,以语言习得为重点,以传统节庆活动为抓手,提升施教的手段方法,完善施教的内容,这定有助于构建对"洋留守华裔"华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发展寄宿制学校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利亚 《求索》2007,(7):151-153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以“留守儿童”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统筹规划,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面纳入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一种具有全局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12)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在身体、学习、心理、道德等方面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可通过强化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落实基层政府、村(居)委会的各项职责,倡导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导向,引导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等途径解决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问卷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定量、个案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结论为:父母打工对其留守子女的学习影响具有一币两面性,留守儿童并不都是"学习问题"学生.这对于克服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歧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虹 《传承》2008,(4):108-109
本文对宁远县1000名留守儿童与1000名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状况进行了比较性的调查,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参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这篇文章包含着马克思对宗教问题比较连贯的思索过程,并分析了对宗教的批判分析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范畴得以建立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试析后现代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自我观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文化,其思想根源是对现代自我观的彻底颠覆。后现代自我观抽掉了现代自我之理性主义和主体性而把自我演变成为无主体性、碎片化、零散化的自我。后现代自我观虽然对当下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刻的洞见,但因其理论上的悖谬,难以应对人类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实践。事实上,现代与后现代自我观的共同缺陷是背离了传统中的神圣性与敬畏感。因而,应该在神圣性与敬畏感的观照下,整合三种类型的自我观,重新确立人对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A staff member of the National Picasso Museum of France checks one of the great Spanish artist Pablo Picasso’s works at the China Pavilion inside the site of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on October 12.Sixty-two priceless paintings and statues selected from the works of the renowned artist have been brought to the pavilion for an upcoming exhibition to premiere on October 18.Besides these representative masterpieces,50 valuable photographs showing the artist’s whole life will also be presented.The exhibition’s estimated value is 678 million euros ($934 million).It will be held until January 10,2012.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介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及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存在不完全性,而且现今混业经营已渐露端倪,并呈必然发展的趋势。由此,从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出发寻求混业经营的合理性,并结合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情况,探索中国应该借鉴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及经济法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警务监控情境下公共领域隐私权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隐私权保护标准从实际的隐私期待发展为合理的隐私期待并最终转为关注公开的透明度和信息的适度收集。传统的公私二分法以"场所"为标志划定隐私权边界,无法解释并满足公共领域生成的隐私权保护需求。面对警务监控情境中对个人隐私权的不当侵袭,可结合语境完整性理论,形成动态的公共领域隐私权概念,并通过对公共领域个人行为的类别化处理,排除、限制或视情境规制警务监控措施,从公民层面采取隐私权保护步骤,从警务层面构建警察权控制模式,辅以适当性规范和传播流动规范,实现对公共领域隐私权的有效保护和对监控权不当侵袭的有力防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袭警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具有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等特点,给国家法律尊严、社会治安稳定和警察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这与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忽视和误解人性化执法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警察在具体执法中应树立人性化理念,同时针对警察在人性化执法中的误区进行反思,对人性化执法进行合理定位,使警察在执法中能有的放矢,从而遏制袭警案件的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国大陆地区《公司法》目前已做出新的修订,但通过与我国台湾地区关联企业立法的比较,发现大陆地区新修订相关立法中仍存在缺漏。针对于此,大陆地区公司法中应借鉴台湾地区立法体例单设“关联企业”专章,并明确界定关联企业,肯定关联企业法律地位及完善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和少数股东利益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2003年春,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组织全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相关的对策措施,以寻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本刊从20余篇调研论文中择出3篇刊登于此.  相似文献   

20.
某一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必须先判断其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并且这一国家规定是指明确此种行为可构成犯罪并需要承担相应刑罚后果的禁止性规定。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仅将发放高利贷作为一般违法行为处理,发放高利贷不符合非法经营罪之“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要件。此外,如果将发放高利贷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将导致其与高利转贷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间在法定刑设置上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