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莎  张辉 《法庭内外》2010,(1):61-61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因把醉酒的同伴置于室外导致其被冻死的过失致人死亡案件。 2009年3月12日23时许.被告人张某、王某与被害人宋某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小吃店内就餐并大量饮酒。次日凌晨结账时,宋某已喝得人事不省,张某、王某将醉酒的宋某带离饭店,将宋某拖至张某租住的东城区钱粮胡同一未完工的改建房内,后离开。次日7时许,宋某被发现已死亡。经法医鉴定宋某符合酒精中毒后冻死。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张某诉王某离婚一案,法院判决张某每月可探视儿子一次,定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由张某接送。由于王某阻扰张某行使探望权,张某申请法院执行。对此案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张某的探望权法院已作出判决,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应依法对王某强制执行,并要求王某所在单位协助执行,经教育王某仍不履行法律文书确认的义务,可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王某进行民事制裁。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王某离婚后因探望儿子之事经常争吵、辱骂,甚至威胁,不利于儿子的身心…  相似文献   

3.
张某曾向王某借款。法院于1993年3月4日调解张某归还王某人民币2.5万元,限于3个月内付清。张某为逃避债务于1993年4月8日与其妻李某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的内容是:夫妻共同财产平分。张某应得的份额赠予李某,所欠债务均由张某承担。张某因无力偿还,遂在履行期满后外出不归。王某为主张债权以张某与李某曾是夫妻关系为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李某的财产以偿还债务。在查处过程中,对此案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应根据民诉法第108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李某不是王某诉张某借款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与王某无债权债务关系。无…  相似文献   

4.
雷洁 《法庭内外》2011,(4):61-61
27岁的河北人王某伙同赵某、丁某利用POS机进行虚假交易,为他人套取现金,收取弓续费获利,累计套取现金金额达240余万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5.
被告人王某是某单位收款员。被告人张某无业。1991年初一天,张某找到王某,说自己正在做生意,缺少一笔流动资金,请王某帮忙解决。王某碍于朋友情面,就从自己保管的公款中拿出1万余元挪借给张,言明你挣了钱赶快还我。张某拿到这笔钱后就没了踪影。王某被以挪用公款罪依法逮捕后,在侦查终结前,因找不到张,又还不上这笔公款,被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定罪判刑。后参与共同挪用公款的张某因其它犯罪被逮捕。其交待了曾伙同王某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在被起诉前,张某家属代为退赔了全部挪用款及利息。法院在审理了张某的案件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与王某系内外勾结共同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被害人张某与其公爹赵某在清理房屋排水沟时,与邻居被告人李某发生争执并互殴,李某将张某头部打伤,后报案。张某的伤经309医院诊断为:头皮性挫裂伤,神经性耳聋,右侧肢体麻木。经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张某身体的损伤属于轻伤。派出所民警对现场勘查和调查后,告知被害人张某到法院进行自诉。法院受理此案后,作出如下判决:1.被告人李某犯有故意伤害罪,免予刑事处罚;2.被告人李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因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民币14668.64元。张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被驳回后,张某以原判决对李…  相似文献   

7.
自诉人张某系退休女工,被告王某系个体户。1990年4月,自诉人张某在被告王某经营的摊位前购物时,双方为质量问题发生争执,被告王某猛力将自诉人张某推倒,致张某胯骨骨折,住院治疗一个月,回家后经法医鉴定属轻伤。为此,张某向法院刑事自诉,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但在法院立案后开庭前,张某患脑溢血于同年6月死亡。张某的亲属和邻居坚决要求追究被告王某的刑事责任。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此案在如何处理的问题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挪用的公款用于还赌债了.我一直想把输掉的钱赢回来,把账填平,我对不起校领导和家人,我知道自己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法庭上被告人史利民在最后陈述中十分懊悔。现年47岁的史利民原是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出纳员,因涉嫌使用单位支票提取现金和截留单位收入不入账的方式,侵吞公款260余万元,被公诉机关批准逮捕。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9.
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当事人对房屋门牌号产生重大误解引发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王某与张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王某将位于密云县花园小区57号楼4单元302室房屋出售给张某。张某入住后办理电表时发现门牌号是301而非302。王某称,房产登记时301室登记在其父亲的名下,302室登记在自己的名下,但由于门牌号标志不清,造成其错误认为301室是自己的房屋。由于卖房时发生重大误解,王某现起诉要求撤销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14日,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于某非法行医一案。公诉机关指控称,被告人于某是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瓦窑村平安寺住持,他于2011年4月至同年7月2日间,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瓦窑村平安寺内,在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为张某自制含有乌头属植物成份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张某服药后出现中毒现象,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  相似文献   

11.
孟斌  许婧 《法庭内外》2010,(12):6-7
2009年7月底,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赖琪办理了大兴区法院移送上诉的被告人刘某等三人犯抢劫罪一案。被告人刘某是个16岁的男中学生。2008年10月间,他们在大兴区西红门镇附近.抢劫作案3起,抢劫手机等物品价值人民币786元。大兴区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4年。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被告人王某和张某系夫妻关系,开了一家个体旅馆,多次介绍、容留他人卖淫。此案在侦查阶段,公安部门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七条,作出对该旅馆行政罚款15000元的决定,后追究王某和张某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分别判处王某和张某有期徒刑七年、五年,并处罚金v000元、s000元。访问,公安部门作出的行政罚款决定是否正确?王芳王芳同志:我们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罚款决定属于适用法律不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七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郭宗奎等四被告人涉嫌贩卖毒品案件,并根据被告人提供的非法取证的线索与材料,当庭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此案也被业内称为"新刑诉法预热第一案"。来自最高法院、北京市法院的多名法官、最高检察院及30多个省市的检察官等130多人对庭审过程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北京市法院审理了多起备受瞩目的醉驾案。 5月9日,房山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北京市首例“醉驾入刑”案,并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郭某拘役4个月。此案因此成为京城首例宣判的“醉驾入刑”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案情 2003年5月份被告人张某与王某在一起同居并合伙经营,后王某提出分手。因分手问题及合伙经营期间的经济问题,二人发生争执,被告人张某不满,遂生报复之念。2006年夏季,被告人张某先后找到被告人马某、孙某等人,策划由被告人马某负责寻找艾滋病人,抽取艾滋病人的血液,由被告人孙某、朱某负责找人给王某注射艾滋病人的血液。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法庭内外》2010,(3):63-63
在无法满足自己日常“开销”的情况下,出于对金钱的“渴望”,几个年轻人在预谋后实施了抢劫。在抢劫过程中,他们将一对同样年轻的情侣残忍杀害。2009年12月7日上午,这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大学在校生被杀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一审数罪并罚判处此案中唯一一名成年被告人滕显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令其赔偿两名被害人亲属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0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8.
一、案惰简要 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7月30日下午2点30分钟左右,博厚镇政府干部王某、张某根据镇政府的安排到博厚镇武新村征收农业税(指公购粮税,于2005年1月份取消征收),王某、张某到被告人李某家对李某(1969年出生)所欠农业税款之事进行教育和催缴。李某不肯交纳税款,反而殴打王某,并持钩刀要追砍王某,因其家人和村干部的劝阻。王某才得以离开现场,致使王某、张某无法收取税款。公诉机关以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于2006年3月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李某,男,34岁,农民。因涉嫌犯投毒罪,于1996年6月4日被逮捕。被告人孙某,男,26岁,农民。因涉嫌犯投毒罪,于1996年6月4日被逮捕。被告人张某,男,47岁,农民。因涉嫌犯投毒罪,于1996年6月4日被逮捕。被告人王某,男,37岁,农民。因涉嫌犯投毒罪,于1996年6月4日被逮捕。1996年8月24日,某省人民检察院某分院以被告人李某、孙某、张某、王某犯投毒罪向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某省人民检察院某分院指控:被告人李某、孙某勾结被告人张某、王某于1993年冬至1996年2月期间,采取白天踩点、夜间潜入村民住处投放灭…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4日,北京市大兴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气站恢复输气致使村民中毒身亡的赔偿案件。原告诉称,北京市大兴区某村由村委会组建气站,铺设输气管道入户,为村民提供秸秆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