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胡潇文 《东南亚》2012,(3):18-24
从2007年越南和印度签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越南利用大国平衡战略,积极发展与印度政治军事关系,制衡中国的意图日益凸显,但越印目前的合作方式具有时效性和局限性,将不会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长远模式,也不会改变中国在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莫迪执政时期,为进一步推动印度与越南关系的深化,两国构建了更深层次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印度与越南持续推进战略对话及经贸、防务、能源、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合作。印度与越南地缘政治诉求、经贸合作需求、企图利用南海问题制衡中国等因素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与此同时,印度与越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仍存在诸多局限:两国仍缺乏稳定的双边合作机制;印度外交战略的核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而非越南等东盟国家;两国关系受大国关系制约等。因此,印度与越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仍然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印度与阿富汗两国领导人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标志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下,印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密切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升,这将对地区经济与安全等产生复杂影响。印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4月中国与印尼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方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两国贸易快速增长,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增加,并采取并购、BOT、投资设厂等对外投资方式。本文就中国对印尼的投资状况、投资领域和方式,以及中国在印尼投资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国家问关系。中国和巴西具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意愿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潜力。1993年中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尤其令人瞩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一系列合作的先例。由于两国的具体利益和对战略伙伴关系的期许存在差异,双方的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然而,只要两国的整体优先目标保持一致,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继续向前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并于2012年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墨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阔的发展前景。不断丰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南南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墨建交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全方位、迅速的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科技合作卓有成效,文化交流异彩纷呈。但是,中墨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墨贸易中,墨西哥逆差较大;反倾销问题;非法贸易和非法移民问题;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力度不够大。为进一步充实和深化中墨战略伙伴关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双方共同努力,减少贸易的不平衡,积极考虑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将墨西哥列为"走出去"战略的重点,等等。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印度和越南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密切,两国经济合作保持快速增长,两国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在彼此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是,两国商品贸易不平衡,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及发展援助不多,两国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贸易关系。印度与越南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印度的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及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尚不成熟,迄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未来,澳印关系,特别是安全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从而对亚太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越南发动侵柬战争以来,为了在政治上、经济上寻求印度的支持,其领导人积极与印度发展两国关系。印度前总理英·甘地政府与越关系较为密切。拉·甘地上台后,两国仍保持较友好的关系。应黎笋邀请,拉·甘地于1986年11月27至28日正式访问了越南,这是自1954年尼赫鲁访越以来,印度总理第一次访越。现将两国关系及趋势简述如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与南非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交十余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不断发展。在国际多边场合,两国是密切配合并探索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尽管印度与南非关系的深入发展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但在历史文化联系、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以及地缘关系等因素的推动下,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2月,中国与老挝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2009年9月19日,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年来,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第158位成员。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进行回顾,论述柬埔寨与中国的关系及两国经贸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韩建交15周年双边关系盘点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韩自1992年建交至今走过了15周年的历程。其间,经贸往来互利互惠,政治合作共识增多,文化交流日益扩展。相对中韩各自对外关系的发展均展现出如下三个典范:一是速度之快的典范,二是领域之广的典范,三是共识之多的典范。当然在中韩关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问题,包括经济摩擦,司法问题和历史认识差异等。不过经综合评价,认为态势基本健康,问题尚处发展中。因而展望中韩关系发展前景有望再上新台阶,即有必要把目前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定位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据在于中韩关系发展日益呈现出经济合作密切化,战略意义明显化,人文交流深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及发展空间,印度很重视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而印度作为一个发展潜力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极为丰富,欧盟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目前双方的贸易关系进展平稳,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挑战,特别是欧盟东扩后,双边贸易关系的前景面临着更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为加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妥善解决中俄经贸面临的问题,对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双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中朝经贸关系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其中的重要转变是从过去以战略安全为主导的经贸关系逐步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经贸关系,这一转变预示朝鲜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始阶段。而在中朝经贸关系持续发展过程中,中国和朝鲜各自存在的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着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超越障碍、抓住朝鲜亟须外部支持之时机,中国有必要从重新确定双边经贸关系战略地位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中朝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20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格局变化。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正确的历史选择。感情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充实和深化这一关系的两个基本支柱。扩大人文交流增强双方信任度,加大双边经贸和科技合作力度、促进共同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必将有利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As the U.S.-led security order in Asia gradually comes under stress, regional powers such as India and Japan are formulat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to hedge against the vulnerabilities accruing out of the unfolding power transition in Asia. China’s unprecedented economic and military rise coupled with America’s perceived relative decline is drawing New Delhi and Tokyo into a strategic embrace. To insure their interests in this era of great power transition, New Delhi and Tokyo are keen to hedge against America’s possible failure in containing China’s growing assertiveness in Asia. This hedging strategy is evident in their grow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which consists of a triple hedge: increasing bilateral defense partnership against fears of American retrenchment; economic engagement against an over-dependence on China; and a multilateral hedge against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s. However, for Asia’s two prominent middle powers, transforming these nascent attempts into an effective strategic response to Asia’s current power transition would also require cooperation in the nuclear domain, an area where their policies continue to diverge.  相似文献   

20.
面对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构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较多地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经贸合作是个薄弱领域。普京执政后。对华关系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考虑到普京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方面。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迫切感.因此、他的对华政策将具有务实性和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特点。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和削弱中俄政治关系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中俄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俄经济的复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为把中俄经贸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应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一)要统一认识.即认识到中俄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鉴于此.才需要我们将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水平;(二)要有一个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长期战略规划;(三)要上大项目:(四)加强对俄高科技合作.如在哈尔滨市与俄共建“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中心”; (五)大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鼓励并推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合作。如吸引俄资本与技术参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应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特别应指出的是:没有我方与俄远东地区融洽的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