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革命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革命不仅仅使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革 ,更重要的是 ,科技革命同时还造成社会总体结构的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所引发的政党政治抉择取向问题、国家和政府行政的有效性及可持续发展性问题、以及理性推测和把握未来的科技革命造就社会形态发展态势等问题 ,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应该着重把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景岩 《理论前沿》2002,(14):21-23
从科技革命发展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科技革命加剧了资本输出的必然性,科技革命使得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输出的态度变化,科技革命使资本输出的作用日益加大,从科技革命发展和资本输出理论看我国的吸收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科技革命拉开帷幕,打开了世人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扇新的大门。如同历次科技革命一样,本轮科技革命不但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给国际政治环境带来巨大冲击,重塑国际产业分工和政治生态。在此背景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国家安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方面,新兴科技将在安全领域给主导国带来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各国以发展求安全,国家安全成为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本轮科技革命对“安全”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国家安全也是本轮科技革命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些新的现象和新的特点,将极大地考验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特别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科技革命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体现出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其时间和空间大大缩短,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的新特点。但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也容易诱发新的社会矛盾,例如收入差距的贫富分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转型以及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冲击与自身的创新行为等。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至少具有以下意义:建设和谐社会是科技革命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利于避免甚至消除现代科技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科技革命向生产力转化环节中起到润滑剂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在同科技革命互动中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革命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两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两次极大飞跃 ,但战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没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同高科技的联盟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来临的时代机遇 ,开创了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并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技革命与政党政治关系的历史因缘的追溯入手,探讨科技革命对政党的深刻影响及其挑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党建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并结合新的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挑战,进一步探索中国共产党传统党建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勒庞的<革命心理学>虽然揭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各种群体心理的革命行为,但从革命概念、革命领导者、革命受众、革命原因等多方面来看,其论述都是单向度的,可以说是单向度的革命,这与勒庞所处的时代及其对时代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着重探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挑战 ,以及新世纪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党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都能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推进自我革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从严治党,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生革命性变革,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标明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党进行自我革命是为了提高引领社会革命的能力。能否引领社会革命,是衡量党的自我革命质量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者在解读《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时认为,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暴力革命思想,转而坚持合法斗争策略,转变成民主社会主义者。事实上,晚年恩格斯在阐发合法斗争策略时,曾特别强调和平过渡的附带条件,并着重指出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革命这一基本的历史权利。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议会道路,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夺取政权。从单一的暴力模式到合法斗争、和平过渡,不放弃革命权,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策略的丰富和完善,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革命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在内的全球问题,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剖析目前关于现代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之间关系的各种观点,辩证看待二者关系,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对促进科技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林 《工会论坛》2010,16(4):96-97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本质上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发展低碳经济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支撑、法规体系支持、打造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实质论"即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是其新民主主义革命观中一独具特色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也是其对传统农民革命的继承和发展.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与旧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联系与区别是:首先发生在原因上,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反剥削、反压迫;不同的是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除了反封建主义之外,还要反帝国主义的压迫.此外,阶级阵营不同;理论武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了"文革"前中国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以"两弹一星"为标致的科技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时期。虽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对中国后来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之春"既有颜色革命的部分特征,但又不等同于颜色革命。它指的是发端于突尼斯继而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为推动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乃至要求推翻本国专制政体的自发的、内生性的街头运动。阿拉伯世界政局动荡的内部原因是其各自国内积重难返的政治、经济问题,外部原因在于美西方十几年来不断在该地区进行的"民主"渗透。美西方在阿拉伯世界强推西式民主,在经济、政治、安全三方面酿成一系列的苦果并形成恶性循环,客观上使阿拉伯民众对西方"民主""自由"的幻想趋于破灭,将使中东地区在很长时期内都难有宁日。  相似文献   

16.
能源革命缘起美国页岩气革命、能源独立、能源优势及化石能源使用年限、环境承受能力极限、能源通道安全保障局限等。能源革命的兴起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足量稳定供给、切实做好节能、增强科技实力、深化内部改革、营造发展环境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对能源革命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利用Nvivo软件对新时代以来包含“自我革命”关键词的重要文献进行文本计量和话语分析,厘清“为何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三重逻辑。新时代建构自我革命话语是恪守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属性、创新党的革命话语体系及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础之逻辑使然。词频与词汇的分布、关联反映出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聚焦于价值立场、鲜明标识、发展导向和实践空间等维度。在建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引经据典、概念隐喻与修辞是提升建构效应与实践价值的有效策略。三重逻辑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铸就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样貌,映射出中国共产党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行动转向的变更。  相似文献   

18.
科技革命通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变革,从而对社会的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大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生产机构,与信息业、科技业一起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知识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产品的大学,新时期的使命显得尤为艰巨.  相似文献   

19.
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技革命起源于20世纪70、8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发展为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而且为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科技革命的引导下,要想在21世纪全面坚持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引进和吸收先进文化成果,勇于创新,更新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以来发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科技革命,是诸多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了政府的主动性、进程的持续性、发展的加速性、内容的综合性、活动的国际性等特点,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暴露出它必然具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