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俏到 《廉政瞭望》2012,(23):69-69
造反派与女人的关系。似乎自然而然。阿Q做梦都在造反,因为在他概念里,造反的好处之一就是女人。阿Q一辈子没沾过女人,只在梦里,因为造反,结果不但有女人,还有挑选的余地哦。“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归结到最后,还是他念念不忘的吴妈,但也嫌她脚大。由此推断过去的常识,女人多半是造反的目标或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原本是“正人”,对女人“怒目而视”,时常掷小石块“惩治”女人。可是,当他看到和尚对小尼姑动于动脚,心里却痒痒起来,也动手摸小尼姑,拧一把小尼姑。恼羞成怒的小尼姑骂他“断子绝孙”。阿Q忿忿不平,找出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理由:“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似乎前有车后有辙,动之有理。 阿Q染病变坏,贼心发作,显然“病”是从眼入的,进而由眼入心,产生了“和  相似文献   

3.
当官者应警惕更应杜绝“阿Q”式的心智模式,因为“阿Q”式的心智模式是多数为官者走向贪官之路的根源。心智模式是心理学术语,简单讲就是指人的心理定势或习惯,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那么“阿Q”有怎样的心智模式呢?看过鲁迅先生《阿QA传》的人都知道,阿Q思考问题时,极力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自认为是维护中华文化的卫道士,对于剪辫子的“假洋鬼子”之流违背祖宗之行为是深  相似文献   

4.
不要做看客     
吃过晚饭,坐到电视机前。电视里正在转播话剧《阿Q正传》。阿Q的悲剧,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演出。从赵太爷不许阿Q姓赵到恋爱的悲剧,又从中兴到假洋鬼子不许阿Q革命,到最后的大团圆。阿Q的“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在我心中引起了深沉的感慨,这是不用说的了。而同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令人感慨的,却是那些站在一旁观看阿Q悲剧的看客。他们站在一旁看阿Q的被杀,或者高  相似文献   

5.
说“贵”姓     
两人打交道,不知姓名,于是握手寒喧,要问一声“贵姓”。这“贵”字是敬辞,并不是说姓有贵贱之分,但也有“并非如此”的时候。读鲁迅《阿Q正传》,在介绍阿Q的姓氏时,就写道:“有一回,他(阿Q)似乎是姓赵。赵太爷儿子进秀才,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其时几个旁听的人倒也肃然有些起敬了。”听赵而起敬,这“赵”姓自然是真正的“贵”姓了。读到后来,这印象越发被证实了:第二天,赵太爷一见阿Q便满脸怒气,甚至给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  相似文献   

6.
提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提起阿Q的逻辑,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色迷心窍的阿Q调戏尼姑庵的小尼姑,在大街上伸手去摸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当遭到小尼姑拒绝时,阿Q一边扭着小尼姑的面颊,一边振振有词:"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在阿Q的心目中,既然和尚能对小尼姑动手动脚,我阿Q就有理由对小尼姑摸摸捏捏.这就是阿Q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刘诚龙 《唯实》2007,(8):191-191
阿Q一生最大的“文化活动”是画圆圈。阿Q稀里糊涂当上了造反派,将被押上刑场明正典刑,还有一个手续有待完成,就是签字画押,“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所以阿Q“高度重视”,“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结果呢,“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往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相似文献   

8.
刘诚龙 《唯实》2007,(9):191
阿Q一生最大的“文化活动“是画圆圈.阿Q稀里糊涂当上了造反派,将被押上刑场明正典刑,还有一个手续有待完成,就是签字画押,“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所以阿Q“高度重视“,“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结果呢,“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往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相似文献   

9.
阿Q典型浅论     
阿Q是什么典型,阿Q“精神胜利法”的阶级属性及阿Q性格的悲剧与喜剧,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不已。本文也想就此发表一些浅见,以便就教于广大读者。阿Q是个什么典型、阿O是个什么典型?从《阿Q正传,发表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依据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说:"阿O该是三十岁  相似文献   

10.
蒋逢轩 《奋斗》2001,(3):56-56
“阿Q精神”,差不多都知道。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世风那有目共睹、无睹也能意会的原因,导致的一些人心不顺气不畅,“阿Q精神”的上嘴率就尤其高了。在一些人心目中,仿佛阿Q精神就是自我安慰,自我平衡,自我解嘲的代名词。然,阿Q到底是什么精神?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中国可以说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次,阿Q用手去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回答说:“和尚动得,我怎么动不得。”这句话,活脱脱地道出了阿Q的处世原则。本来,阿Q“动”得并非有理,但既然和尚先“动”了,那么他也就可以动一动,无理便成为有理,而且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2.
读不透的阿Q     
在我读过的书中,读的遍数最多而又始终感到读不透的就是《阿Q正传》。我第一次读《阿Q正传》是在淮安上师范学校的时候。那时只觉得阿Q这个人物苦得可怜又滑稽可笑。后来,看了相关的书籍,听鲁迅先生说,他写《阿Q正传》,“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见《致王乔南信》),而是在试着“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希望“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这样,我对阿Q的认识才深入了一层,不过越读越感到这个“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见《寄〈戏〉周刊编者信》),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那个历史大环境里的落后农民,是一个很难读透的人物,以后,也就没有再去细读他。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所喊出的这两句口号,既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对革命的追求。吴晗先生曾说,朱元璋革命就是为了要“过当皇帝的瘾”。这是一个最好的注脚:“阿Q革命”者,“过革命的瘾”而已矣!虽然这一切不过是阿Q在土谷祠里的“南柯一梦”,而且很快他也就“大团圆”了,但是现实中此类思维  相似文献   

14.
精神胜利法,是阿Q相的主要的一方面。它是一面镜子,可以时时照见我们的尊容,促我们反思,催我们奋发。但是,我们不应忽视阿Q相的另一面,就是自轻自贱。我们也要用这面镜子,时时照照我们的尊容。  相似文献   

15.
齐夫 《前线》2012,(9):51-5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建文化强国,须有伟大作品问世,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伟大作品有什么标准,如何创作出伟大作品?依笔者管见,伟大作品,至少应满足以下3个标准:一是影响大。像鲁迅的《阿Q正传》,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其人物阿Q成了文学长廊里的一个“精神胜利法”的鲜活标本。  相似文献   

16.
“Q”,英文Quotient的缩写,是汉语“商”或“商数”的意思,只是算术中除法运算的得数,跟人扯不上关系。然而,由于鲁迅先生的幽默笔调,梳短辫的阿Q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劣根的代言人,“Q”成为“精神胜利法”的标志。于是乎,“Q”好象跟人扯上了点关系。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1,(9)
正阿Q、闰土、祥林嫂这些受屈辱、受压迫的人物,在红色土地上站立起来了……1932年夏秋之间,陈赓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秘密前往上海治伤,受鲁迅的邀请,在鲁迅家里与鲁迅畅谈了一个下午。鲁迅最关心苏区的群众生活,当陈赓谈到苏区某些房子在四面开了窗户以便通风时,鲁迅说,这是因为人民生活好了,已经知道注意居住的卫生条件,这是一个进步。鲁迅感叹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阿Q、闰土、祥林嫂们,真正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恺  李菁  李铖 《廉政瞭望》2005,(7):24-26
从拆房起家的女人 杨秀珠是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人,早 年曾为饮食店开票员,文革中靠造反起 家,从此青云直上。温州市政府的一位官 员说,杨秀珠当了副市长后,当年的恶劣 脾气不改,有时就因为开会迟到的小事, 对她的“马仔”破口大骂。这位官员就亲 耳听见杨秀珠骂她提拔起来的规划局 长,“短命鬼,老娘到了你还敢迟到”。 另一方面,她又简直就是大姐大:凡 是她亲近的下属碰到问题,无论是子女 上学、亲友就业,还是在温州越来越关键 的住房问题,她全部都能帮助解决。所 以,在温州盛传杨对其“马仔”的好。按照 她的精心策划,她的“马仔”几乎散布于 城建的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阿瓦妮莎·阿布拉,三师伽师总场八连职工群众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个能干的让人尊重的维吾尔族女人。"阿瓦妮莎·阿布拉今年46岁,初中毕业,有3个儿女,现在大儿子开车拉货,小儿子在总场十一连当政工员,女儿在乌鲁木齐上大学,家中有2辆货车,在总场有两处住房,今年又在总场巴扎附近投资16万元购买了一间90平米门面房。阿瓦妮莎·阿布拉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相似文献   

20.
对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可谓研究者甚众,论述颇多。然而,研究者们多是论说它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以及创作方法手法的运用等等;至于把它当作一部典范的中篇小说,从体裁特征上去加以讨论,据我所知,仅有孙犁一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孙犁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这篇作品,不只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成为永不磨灭的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中篇小说创作的最好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