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春海  王力 《前沿》2013,(1):7-9
智库发展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起主导作用。论文对中美两国智库发展的社会环境、政治体制和决策咨询市场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智库都兴起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面临转型的特殊时期,但美国的社会富裕程度超过中国,美国智库可以获得来自基金会的大量捐款;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使得智库承担的职能有所不同,美国智库在外交决策、政治游说方面的职能更强,中国智库则为政府部门直接服务的任务更重;政府职能和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差异使得美国决策咨询市场开放程度超过中国,民间智库比中国更加活跃。针对中国特有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大力发展半官方智库,鼓励民间智库和大学智库作为重要补充,向全社会开放决策咨询市场。  相似文献   

2.
美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保守派智库与美国共和党政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哈德逊研究所为代表的保守派智库强势崛起,基于长期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决策服务机制,深度参与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制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保守派智库影响特朗普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智库的作用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源流,从而更好的作出战略判断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王敏 《岭南学刊》2016,(4):45-51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局势的日趋复杂化,智库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美国已经成为智库发展水平居首的国家之一。由于中国智库发展的起步时间较晚、经验不足、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通过对中美智库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沈昕 《友声》2005,(5):7-8
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徐匡迪于6月1至9日以中美友协会长身份访问美国。在美期间,徐匡迪副主席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多位美国联邦参众议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地区事务主任格林、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及众多美国商界领袖、智库研究人员和其他各界人士,与他们就当前中美关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友好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并就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民间交往进行了商讨。此外,徐匡迪副主席还应邀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办的晚宴和美中贸…  相似文献   

5.
韦磊  刘颖 《理论月刊》2012,(5):182-184
近年来,当代中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焦点。这体现在: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大量涌现;研究成果、活动形式多样化;既全面关注当代中国,同时又重点突出;设立中国研究机构或中国研究项目、专题;形成了一批较稳定的中国研究专家队伍;不仅如此,美国智库还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其当代中国研究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必须重视对其研究的追踪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美全球战略关系与两岸关系的提升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学界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研究.近年来,包括智库在内的美国学界出现了一股声势不小的所谓新“弃台论”思潮,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但新“弃台论”思潮遭到了美国传统亲台和保守派学者们的口诛笔伐.从当前美国学界出现的这些新的研究动向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及趋势,尽管这些驱动不足以改变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实质性变化,但探讨并运用好这些新的舆论导向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澜:智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智库必须关注的核心。赵弘:就民办智库本身,还是应当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服务于政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叶檀:如果真的让中国的智库产生影响,还是应该为研究机构"松绑",为智库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经济民主问题一直是影响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重要因素.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国内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议以及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中美WTO谈判,乃至当前美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认为中国"经济民主化水平"不达标.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民主问题的实质及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走向,就美国对华经贸政策与中国经济民主进程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中国新时期经济民主建设进程中如何应对美国的挑战提出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辛旗 《台声》1997,(12)
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中美两国自1989年以来重新恢复正常的大国关系的历史性标志。访问中,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率而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建立了中美元首定期会晤和热线联系、两国外长和其他官员的会晤磋商机制;签定了涉及经济贸易、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平利用核能、法律、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的一系列协议;确定了努力建立面对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将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等问…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从对立状态转为现在的状态,是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两国关系中的大事。总的来说,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是正常的,发展比较平稳,在一些领域的合作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两国关系中也有过风波。中美两国关系中主要的问题仍是台湾问题。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解放台湾问题主要靠中国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方面应该认真履行一九八二年“八·一七”公报,在中国和平统一的问题上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了,中美两国关系就可以在各个领域顺利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关注朝鲜核问题与中国台湾“公投”问题的明眼人不难体会出中美两国的微妙关系,中美在相互“借牌”,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打中国牌”;在中国台湾“公投”问题上,中国“借美国牌”。从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布什的通话中也可见一斑,布什总统高度评价中国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而胡锦涛主席赞赏布什最近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反对台湾当局旨在改变台湾地位的言行。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与中国由于地域关系,加上美国已在朝鲜战争中领教过中国人的顽强,因此中美战争的可能性极小,美国已确认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台湾问题不会妨碍中美的关系。但美国有三个方面绝对领先于中国。一是美国大量投资于高科技与信息高速公路,称信息时代为第三次经济革命;二是美国大力引进各国优秀人才,自1980年以来,成为美国历史上引进人才最多的时期;三是美国有大量的投资基金,汇成巨额投资的动力,并推进生产力发展。此次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各国和地区打击沉重,15年来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消失了,仅泰国失业人口高达300万人。亚…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一、迅速发展的中美贸易二、关于中美贸易平衡的统计问题三、按原产地统计难以真实反映中美贸易平衡状况四、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是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障碍五、中美经济贸易合作有着广阔前景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呈现出比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也不时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当前,美国方面所过分强调甚至渲染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经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引起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基于发展中美关系和推动两国贸易的愿望,我们认为有必要就这一问题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一、迅速发展的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14.
中美能源关系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欣 《长江论坛》2008,(2):49-52
作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何处理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的中美两国间的能源关系问题对世界能源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美能源消费现状入手,通过博弈分析,认为中美双方最终将会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两国在能源消费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5,(9)
<正>自威尔逊总统开辟了向智库咨询的传统以来,此后几乎历届美国总统都要借助智库的创新思想来打造美国未来蓝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美国智库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国家方方面面发挥了巨大舆论影响力十几年前,随着美剧《白宫前街(K Street)》在中国国内一部分学者精英群体中的流行,那条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与白宫之间,由西向东、横贯城市北部名叫"K街(K Street)"的街道被赋予了全新意义,那里成为包括智库、律所、咨询公司等在内,围绕政策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13)
<正>时至今日,智库体系进入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智库面临官办智库大而不强、高校智库曲高和寡、民间智库弱而无力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摆在民间智库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智库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016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总量已达到近7000家,涵盖国内经济政策、教育政策、能源政策、卫生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中美青年对美国大选的关注反映了中美青年对两国关系的政治认知。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竞选人通过抛出强硬的中国话题论调来吸引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关注,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制造焦点来增加政治吸引力,美国青年群体对中国话题呈现出分化状态,对于中国青年群体,应当树立美国大选中国话题的科学的政治认知。  相似文献   

18.
<正>新能源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关全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由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苏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美绿色能源市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关注新型智库研究的同时,我们也需从历史的角度关注当代中国智库发展的萌芽形态及其实践对于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推进作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智库的萌芽形态主要体现在延安时期开始的调查研究机构和院校智库萌芽、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主党派智库萌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政咨询机构智库萌芽,它们在培养干部、调查国情、集思广益的初衷下开始了智库建设的萌芽探索,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国外媒体将他称为"中国知名智囊人士"、"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观察家";国内舆论也称他是"钻进白宫心脏的中国行者"。他就是王缉思:中美关系的使者;汉语言学家王力的儿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今年3月,王缉思与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侃如联合完成《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的报告发表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