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在全国整体优化配置的一项大型调水工程。中线工程水资源涵养保护区由汉江、丹江两江流域构成,涉及陕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的49个县(区)市,面积9.52万平方公里。经过两江流域人民多年的艰苦努力,初步改善了两江流域生态环境,保证了两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实现了为华北人民涵养和送一江清水的目标。但是,为两江水源保护涵养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两江流域地区及人民,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经济补偿,反而因水源的保护和涵养背上了巨大的债…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补贴的理论与现实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补贴政策是国家重要的惠农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构成及目标,即初步形成了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性生产补贴和最低价收购政策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接着认真总结了粮食补贴的基础理论,如粮食产业的基础地位论、粮食产业的弱质论、粮食产业的正外部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补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业补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调节,可以从利益的视角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剖析,揭示其存在的本源性问题,以建构良性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4.
赵际红 《理论探索》2011,(5):103-105
构建资源型地区环境补偿机制作为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从全局发展看,还是从局部发展看,都非常重要和紧迫。但目前在环境补偿机制中,还存在社会各界参与以煤补农活动的热情不高,对能源企业缺乏互惠互利的鼓励措施,资金分散及投入不到位等问题。构建资源型地区环境补偿机制,要全方位启动环境补偿机制的推动力量,健全环境补偿机制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合理规划利用环境补偿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认同是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与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关键环节。以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着力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形成价值观认同、务实自觉认同的物质基础、约束价值观分化。  相似文献   

6.
发展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的水稻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在东北水稻种植区,黑龙江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多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和成本变化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因素,从而提出发展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粮食主产区省份,黑龙江省自1998年至今,始终执行国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粮改"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杜绝了屡禁不止的打白条现象,遏制了国有粮企大幅度亏损的局面。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对我省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使我省"粮改"在国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框架的约束下举步维艰,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省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因此,我省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表达是公民的一种政治参与行为。建立和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塑造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必须构建人民利益表达的实现机制,必须构建利益表达的引导机制,必须构建利益表达的规范机制,依法保障和规范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行为。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作为代理人的政策执行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利用作为委托人的政策制定者的信息劣势、监管漏洞以及风险的分担机制,通过不作为、虚假执行和歪曲执行等方式,致使政策执行偏离预先设计的轨道,进而造成政策目标的落空或扭曲.本文将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的概念和理论引入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研究,以中央政府作为委托人,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将地方政府虚假执行政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称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均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基于自身利益而选择的博弈策略.央地之间的博弈具有"斗鸡博弈"的特征,具有层级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符合"智猪博弈"的特点,而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则属于典型的"囚徒困境".笔者在对上述主体之间的博弈策略分别予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利益整合"理念为主线的规避政策执行中道德风险现象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它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利益协调机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旨在形成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社会状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北粮南运替代了南粮北调。黑龙江农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了黑龙江农垦各分局粮食补贴效率,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提出提高粮食补贴效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构建完善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利益表达主体缺乏利益表达意识、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构建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意识,形成合理化的弱势利益表达渠道和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方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化和法律化,才能够实现环境正义的价值目标,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和谐社会的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定义是为缓和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干扰并使之可持续发展,国家、社会、生态效益受益人及其他组织以资金方式给予对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者、在生态破坏中的受损者和减少生态破坏者适当的经济补偿,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自然资源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加强自然资源自我调节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主要是由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造成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问题,建立起对公共政策负外部性的防范和应对机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为继续深化改革排除障碍,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04年起,我国全面推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且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做法。总的来说,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好的,但存在着与WTO规则不符、不同地域间补贴标准不尽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农民积极性等问题。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粮食补贴政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补贴方式,构建农业收入支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玲利 《理论导刊》2005,(11):47-49
社会和谐,核心在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之一,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益表达机制是人们追求自我价值、捍卫自身利益的社会表征性路径和平台。完善和畅通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环境和谐友好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体制性内在要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利益表达主体、建构和畅通利益表达双向互动机制,有利于化解利益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党的执政基础与利益整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利益整合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本质要求,执政党要清醒地把握我国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及其后果,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创新利益整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台湾房屋拆迁的立法、补偿与冲突解决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屋拆迁问题在我国当前受到特别关注,如何从法律上进行科学的制度建设也曾引起广泛的讨论.为加强与完善我国拆迁立法,本文集中分析了台湾地区拆迁的做法.台湾房屋拆迁法制立足于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即补偿费的多寡和未来商业利益的分配.台湾以地权保护为核心,严格核定地价,区分私有与公用土地;将房屋拆迁补偿的预期商业利益充分考虑,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房屋拆迁中的纷争.  相似文献   

20.
在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化情况下,执政党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渠道,让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能有效地表达利益诉求,才能及时化解利益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