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且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为了更全面地、更完整地把握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这里笔者试图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制与放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构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析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完成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问题之文章的“前后篇”。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这一“前篇”告一段落。作为“后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系统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①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要包含关于联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必然性、任务、纲领、前途等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纪咏梅 《世纪桥》2004,(3):13-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后。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自然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上来。然而,建国仅三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便在中国中断了,中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本文试分析其中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半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相结合而提出的,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但由于过早放弃,未能获得在实践中充分发育的机会,从其放弃的各种原因,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政党。长期以来,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概念、新语言。如毛泽东等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四个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6.
1940年 1月 ,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把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无疑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 ,这一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颇为重要的不明确之处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多长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衔接 ?正是这些不周全之处成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本文从新民主主义宪政实施的条件、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内容和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本文从新民主主义宪政实施的条件、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内容和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一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向全党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模式的伟大纲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的重大体现,它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研究并制定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略,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中国革命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即把原先"将来"过渡的设想,调整为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种观点。本文试就这些观点作一综述,并相应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