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哈吉塔等国基于各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但获取经济利益或确保经济安全是当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任何一个区域化组织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合作动力基础,便不会有持久和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加强政府扶持的,以各国市场机制和规则建设为基础的关税同盟的合作模式的建设,将促进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形成一种商品、资本、技术的良性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挑战,从2003年起气候变化及与之相关的水资源保护、能源转型等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截至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已经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开展气候行动。在以合作促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以气候治理增强和巩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意愿和动力不断增强。但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也面临内外挑战,气候治理能力不足、利益矛盾与博弈不断、自身机制缺陷、外部力量干扰以及现有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不足等对上海合作组织凝聚治理共识、采取有效行动形成制约。这些问题与挑战虽然对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一定冲击,但难以抵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气候合作的步伐。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应多措并举,抓住合作机遇,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注入上合力量。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一直裹足不前。面临挑战,出现了一些所谓逆经济一体化的现象,这主要是指像上海合作组织和欧盟这类国际组织,短期内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出现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需要检验上合组织成员之间是否具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基础,进而,对目前出现的逆经济一体化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为此,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内生性的假定,运用二元响应模型开展研究,回应了学术界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是否需要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其建设目标继续推进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发展战略应作为指引其未来走向的规划,这一规划对于增强其制度引领能力、推进安全与经济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具有关键作用。SWOT模型为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了适宜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可以采取劣势—机会战略,即借助有利的外部环境,弥补自身的劣势,实现组织更为良性的发展。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实现了由传统的陆地型区域组织向海陆兼备型区域组织的转变,这为该地区国家的发展战略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创造了条件。具体而言,中国应借助中俄印三国互动机制,深化能源、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缓解因扩员对上海合作组织造成的冲击;同时,以"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为切入点,将合作成果惠及中亚及周边地区,并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接与合作的中枢。  相似文献   

5.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它的提出标志着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将首次应用于欧亚地区安全合作的实践中。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遵循“信而不同”的模式,成员国相互信任的制度化使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取得初步成效。然而,扩员后新老成员国悬而未决的争端以及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复杂认知,使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难以维持制度化的相互信任,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面临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上海合作组织可以建立争端调解机制,避免争端“冲突化”,使相互信任可持续;深化经济合作,为相互信任赋能;在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特性的同时,通过人文交流使彼此间的信任内化,促进各国对“上海精神”和“新五观”的认同,进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走向成熟,并为全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上合经验”。  相似文献   

6.
十年之前,上海合作组织的横空出世,成为欧亚大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令全球关注的大事.十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经历了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区域跨国交往的扩展和深化,揭开了欧亚地区跨国政治经济与安全合作的历史性篇章. 历史地看,这一组织是在本世纪初欧亚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安全挑战的环境之中形成的,是在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宗教文明、不同国力大小和不同国内体制的复杂背景之下建立起来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这一成长路径一方面表明了这一组织乃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历史性创举,而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组织的发展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7.
2011年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中俄双边关系都是具有丰富纪念意义的年份.在庆祝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的同时,今年又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和“中俄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发表15周年.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已经逐步立稳了根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组织建设和理念构筑而言,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初创阶段业已形成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化各成员国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制定并实施有关的合作规划和具体措施。与此相关,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组织的合作理念、发展目标模式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合理地实现组织的自身整合。  相似文献   

9.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我国构建稳定的中亚地缘政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进程、与其他成员国合作建立区域安全体系,以及利用和开发中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超 《俄罗斯研究》2021,(6):140-164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上合组织在发挥功能合作、增进民心相通、构建集体认同等方面表现出色.相比之下,欧盟在中亚推进的"规范性外交"却遭遇诸多瓶颈.因此,欧盟也在调整其中亚政策.2019年,欧盟启动全新的中亚战略,将"连通"作为核心理念,推动中亚扫清基础设施建设的连通障碍和制度障碍,"涓滴"欧洲化的治理模式.但这一新战略的推进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是缺失地区合作的双赢思维,导致有效多边主义难以实现;二是过分强调地区治理的条件性和规范性,束缚了合作的灵活性;三是集中关注民主和人权议题,引起中亚各国的普遍不安.在国际大变局下,欧盟的中亚治理需摒弃零和思维,将上海合作组织视为伙伴而非对手,才能推进中亚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可以概括为"文化合作论",文化是合作行为发生的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变量.文化合作论通过引入"文化"概念,丰富了国际合作理论,而文化的动态性又为国际体系的和平转换提供了可能.文化合作论的主要缺陷表现在:知识的层次性直接导致解释力下降;文化与合作陷入循环论证,同时又忽视国际政治的权力政治事实,带有理想化特征.文化合作论的价值则在于它给国际关系带来两条伦理原则:其一是平等尊重原则,其二是自我超越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孟中印缅相邻地区经济合作启动几年来,四方在交通、贸易、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了若干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四国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随着中印、中缅、中孟关系的改善,一个新的合作组织有望建立,它不仅会改变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南的开放地位,而且对四国相邻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为解决亚太地区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着重分析了亚太经合组织环境合作的模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论述了日本参与东亚合作的政策,回顾并分析了日本从多边主义向有选择的双边主义的转变过程。日本已制定了通过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介入东亚合作的战略,并正在积极研究和制订“东亚共同体”战略。该战略从客观上看,对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是有利的,但其目的是确保日本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实施时会遇到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区域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和概括了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区域合作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指出面对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的区域合作机制,必须尽早确定一个合理的区域合作战略布局,妥善处理不同层次机制之间的冲突与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认同是东盟合作的基础.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这种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国家应该如何追求安全与财富.东盟国家的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东盟方式的认同,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不干涉内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组织机构的非正式性原则三个方面.东盟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认同,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安全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文化认同是东盟取得重要成就的关键,但在今天却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共同面临着各种危机,双方在国际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共同的利益。本文运用博弈论,对中国与东盟在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SARS危机、禽流感、印度洋海啸等国际危机时进行合作的发展历程作了分析。从合作的广度、深度等看,中国与东盟间的国际危机管理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东亚合作首先要区分东亚、东亚合作以及东亚与东亚合作所确指的行为体三个基本概念。东亚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单一的经济合作进程,在安全合作领域存在严重的不足。其前景大致包括两种,一是既有框架下的东亚合作,二是继续泛化为亚洲合作。在东亚合作的视域下,中韩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不仅有利于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有助于东亚经济合作尤其是安全合作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