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奇王书忠     
梁西征 《人民公安》2011,(13):34-35
他是一名入党30年的老党员,他是从事反扒工作20年的高手,在沿线小站的工作依然充满激情,他管辖的车站和9公里的线路安全而稳定,他的故事传奇而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人人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规在,一个叫王煊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煊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潮流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3.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3):27-28
“如果与他并排而行,手里没有握着他的手,今天我还是会不习惯。”这是金梅央在和他的丈夫杨进发结婚16年后,仍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很多人看来,两岸咖啡背后的故事,比这个品牌更加让人感动,这里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情”字。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他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现在,一个叫王暄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暄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时尚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5.
刘欢的居所暖融融的,装饰和摆设都极富情调。谈到公共安全,他说对这方面没有研究,知之不多。但他相信音乐的普及肯定会对公共安全大有裨益。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补上“音乐课”,学的当然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他说,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  相似文献   

6.
一个很平常的人,但却是我多年写作生涯中,一个让我越写越感动的人。他的事儿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而正是从这平凡和普通里,表现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他的故事每天仍在发生。他是一位纪检监察干部。  相似文献   

7.
生命延续     
之所以记得王建毅,是因为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我选择禁毒专业,是想延续我爸的事业!”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一个男孩,在他11岁时遭遇父亲为缉毒而献出生命之后,20岁的他,高考后毅然选择了警官学院,并且选择了禁毒专业!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每想起那个长得黑俊的大眼睛男孩时,一种透彻心底的感动就会涌向心头,久久弥散不去。今年是建毅的父亲王世洲离开人世的第十年,清明时节,天空一如以往清明般飞起了绵绵细雨,于是,我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下这份感动,写下这段关于生命、理想以及禁绝毒品志愿的延续的故事。离别!离别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8.
张旭 《时事报告》2012,(3):43-43
王腊旭的故事,无论编成小说还是拍电视剧,都过于平凡,却让人感动,原因何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07,(8):48-49
浙江电视台《亚妮专访》栏目是最早报道左权盲艺人的电视媒体。主持人亚妮几度深入太行山采访,为盲艺人的音乐与人生所感动。她说一定要让这群盲艺人的故事传遍世界,于是她自己抵押房子贷款,投资我国第一部盲人电影——音乐故事片《桃花红杏花白》。  相似文献   

10.
非处方漫画     
新华 《今日广西》2013,(6):44-44
非处方漫画是一档心灵鸡汤漫画,简单的文字配以漫画,以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人生道理或感悟,它让我们学会去疼爱他人,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在我们面临挫折和失意时,它会使我们得到鼓励和慰藉;在我们面临成功时,它又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它会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思!它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永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1.
王国强是《中国残疾人》杂志1998年第1期报道过的人物,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从小喜爱音乐,在小提琴上更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然而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系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者,而是退居幕后,在湖南岳阳开办了自己的小提琴培训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来超越自己。对王国强来说,事业的成功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让他人一同分享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感动     
刘大愚,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却以他不平凡的行动感动了大家。而上海则以那广博的爱心感动了他。感动者被感动,其中有着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姓名是上天恩赐的印记,冥冥之中拨奏着人生的韵律和格调。我不是星象家,无心去探求姓名背后的奥秘,但初见管宝龙,就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一种感叹:“真人中之龙也”!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有些故事的。一阵寒暄之后,管宝龙讲起了他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14.
陈慧玲 《今日广西》2010,(18):15-17
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山村教师,17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义务摆渡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百姓,也感动了中国。当选为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候选人物,没有让他自喜,而是让他更加自律。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为山村教育事业奉献青春,是他的初衷,也是他一生的心愿——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延续30余年的人间真情故事。“文革”中,一名23岁的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当有人对病人下毒手时,他不顾一切奋力抢救,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后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学会感动     
什么是感动?词典上说,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感情体验,是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憾,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英雄关键时刻的壮举,先进人物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可以使人心潮澎湃,激情难抑;磅礴激昂的音乐旋律,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可以使人豪情满怀,热血沸腾;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一段入脑入耳的亲切话语,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精神轻松;  相似文献   

17.
职业精神过时了吗? 这个时代的职场充斥着竞争、成功学、名利、多元化、个性各种符号,职业精神这一符号似乎已经渐渐被冲淡,31.75%的被调查者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职业精神这一话题,48.25%的被调查者感觉最近一年自己都没有碰到过让人感动的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但从另一组调查数据中却可以看到,透过职场的浮躁表象,职业精神被再次证明是不会消失的职业指针——68.25%的被调查者在最近关注过职业精神,51.75%的人在最近一年内被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所感动过,62.28%的人认为现在谈职业精神并不过时(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曾听说过一个有关乞讨者尊严的故事。讲的是有位年迈的老乞丐在向一位年轻人乞讨时,只见这位年轻人轻蔑地瞥了老人一眼,掏出一元硬币,丢入旁边的臭水沟,傲慢地说:“喂,老鬼,还不快去捡起它?”老乞丐平静地说道:“先生,虽然我不过是一个乞丐,但请你明白,乞丐也有他的尊严。”听完这个小故事后,我不禁为之感动,为尊严而感动。不错,人应该都是有尊严的,而这尊严,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就算你的地位再卑微,就算你不过是个乞丐,但是如果你维护了自己的尊严,那么,你也是一个大写的人。每次在电视里看到西方国家街头的那些拉小提琴的流浪者时,心中…  相似文献   

19.
我看潘堃     
■“死者长已矣。”潘堃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一个坦荡无忌的英雄,一个淡泊名利的英雄,一个荣辱不惊的英雄,一个舍生取义的英雄。   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也试图凭着阅历去诠释“英雄”这两个字的含义。我觉得,英雄,应该是令一个时代骄傲的亮点,应该是亘于天地的一条血脉。   潘堃的意义,于我来说,是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它没有终点,是追逐信仰的一个方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平庸和怯懦,更见到了自己前进的路。我感谢他给了我感动,更点燃了我渴望成为英雄的理想的火种。   ■面对英雄的伟岸,我们是否更…  相似文献   

20.
娄新艺 《前沿》2013,(2):167-168
格里格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为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他独具风格的音乐带给世人,让人感受他对祖国极大的热爱之情,对复兴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能让人们从他的音乐中去幻想和感受他的国家的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